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大蒜用土怎么种

关于种植大蒜的一些问题:

大蒜用土怎么种

选择土壤:

大蒜一年四季市场上都有供应,需求量大。种植大蒜要选择合适的土壤,最好选择土地肥沃、土壤疏松、空气流通、排水畅通的地方。种植大蒜一般选择8月到9月种植,因为这时候的气温和空气湿度正好适合大蒜的种植,播种前要施 一次基肥。

种植大蒜:

种植大蒜前应该选好种子,尽量选择个头大、颗粒饱满的蒜苗。种大蒜前要疏松土壤,然后用锄头沿着田里的行轻轻地挖出一个小沟,接着把大蒜摆在小沟一侧,记住蒜苗尖尖的一头朝上,最后挖下一条沟将蒜苗覆盖,一直这样重复下去直到把整块地种完。

蒜苗施肥:

种植大蒜每个蒜苗尖尖一头都朝上,因为那是出芽的地方,而且用土壤覆盖蒜苗时不能覆盖太严实,否则不利于蒜苗生长。蒜苗种好之后应该施肥,主要给大蒜施氮肥,施磷肥和钾肥可以平衡氮肥的吸收利用。大蒜越冬前施一次肥、返青施一次肥。

收获大蒜:

大蒜的收获时间因各地气候条件有差异,收获大蒜时先收获蒜苔,蒜苔一般用工具采摘比较方便。蒜苔可以清炒也可以和肉混在一起炒,味道清香可口。蒜苔收获完了,就可以收获大蒜苗,将蒜苗切好,放在通风地方晾晒,等到第二年做种子。

提示:大蒜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但以肥沃的土壤最好,疏松透气,保水排水性能好,若土壤质地差,可以在栽种之前先施入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撒入施必丰@微妙军团,不仅对土壤杀菌消毒,而且可以改善土壤结构,疏松土壤,增加土壤透气性。

大蒜种植要需要注意什么

大蒜喜好冷凉的环境条件,其生长适宜温度为12~25℃。蒜瓣萌芽的最低温度为3~5℃,12℃以上发芽迅速加快,20℃左右为发芽最适温度。幼苗生长的适温为14~20℃,幼苗具有4~5叶时,能耐~16℃以上的低温,蒜苔伸长期的适宜温度为15~20℃,鳞茎膨大期适温为20~25℃,如果温度过高,鳞茎停止生长,转入休眠状态。

供你参考!

1、密植:种植大蒜要合理密植,一般是株距在10-12公分之间,行距在15-20公分之间,深度在6公分左右,这样有利于出芽以及大蒜生长。在大蒜出苗后要适时喷洒叶面肥和杀菌剂,在防止大蒜出现病虫害的同时还可提高产量。

2、浇水:在大蒜出苗以后再次浇水,并结合锄地可促进大蒜根系生长。在小雪节气到来之前一般会浇水2-3次并结合锄地,并撒上麦糠可保护大蒜安全越冬。

3、灌水:在第二年惊蛰前后地面温度和地下温度回升,这个时候便可清除麦糠进行追肥灌水,可促进大蒜生长。大蒜喜水,一般地表有干土时就要结合锄地浇水,并随着大蒜的生长逐渐增大浇水量并追肥。

4、追肥灌水:在大蒜长出蒜薹时,这个时候需水和需肥量增多,这个时候要结合追肥灌水,但是在采收蒜薹的三天前要停止灌水方便抽苔工作。在抽苔工作结束后,可根据土壤的含水量进行灌水,但是要在抽苔12天以后停止浇水,这个时候停止浇水可以使大蒜长的更加紧凑,品质也会提高。

5、病虫害预防:大蒜在种植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以外,也要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常见的病虫害有叶枯病、灰霉病、蛴螬等,要做到预防为主防止结合。

扩展资料:

大蒜的病害防治方法

1、大蒜软腐病

(1)发病特征: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低温高湿有利于发病。大蒜染病后,先从叶缘或中脉发病,沿叶缘或中脉形成黄白色条斑,可贯穿整个叶片,湿度大时,病部呈黄褐色软腐状。一般脚叶先发病,后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致全株枯黄或死亡。

治虫防病,因为害虫在大蒜上造成伤口,利于软腐病菌侵入,有的害虫体内外携带病菌,直接传播病害。所以防治害虫对软腐病的防治很重要。早期应注意防治金针虫、蝼蛄等地下害虫,从幼苗期开始就应防治黄.曲条跳甲、地蛆等害虫。

(2)药剂防治: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可用72%农用链霉素 3000~4000倍液或47%加瑞农WP750倍液、50%代森铵1 000倍液、新植霉素3000—4000倍液,隔5~7d喷药1次,视病情连续防治2—3次。应以轻病株及其周围的植株为重点,注意喷在接近地表的植株茎基部。

2、紫斑病

(1)发病特征:田间发病多始于叶尖或花梗中部,几天后蔓延至下部,初呈稍凹陷白色小斑点,中央微紫色,扩大后呈黄褐色纺锤形或椭圆形病斑,湿度大时,病部产出黑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斑多具同心轮纹,易从病部折断。贮藏期染病的鳞茎颈部变为深**或红褐色软腐状。

(2)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大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均有较好的效果。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大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02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