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果梨树生物学特性
1、特点
该梨以其色泽鲜艳、果肉非常细腻、爽口多汁、南国梨熟透的时候,吃起来果肉稍有一点弹性,味道里带着淡淡白酒的香气,(现也在生产南国梨酒)。风味香浓而深受国内外友人赞誉,素有“梨中皇后”美称,是不可多得的能与新疆库尔勒香梨、山西以及原产于日本的水晶梨等诸多梨中珍品相媲美的稀有梨种。南果梨果实呈圆形或扁圆形,外形美观,平均单果重58克。果皮绿**,成熟后底色变**,阳面有鲜红色晕。果梗粗短。萼片残存或脱落。刚采收的果实脆而硬;经l0~15天后,果肉变黄白色,肉质绵软,易溶于口,十分甜滑,香溢满口,回昧久久。属于北方水果。
南果梨最大的特点是,不管闻着还是吃着,都能感受到浓浓的酒香,这是因为南果梨成熟时,果肉会自然发酵,也只有发酵后的南果梨才最好吃。待到可以在果实表面按出一点浅浅的指印时,便到了南果梨最好吃的时候。这时不仅能感受到这南果梨的美味甘甜,更有如饮了醉人的美酒。而这一特点在其它的水果中还没有发现。梨子亮**的外及形上面的红晕,恰似一位美丽的妙龄少女偷偷的喝了酒而在脸上起了绯红。
2、形态特征
南果梨幼树枝干呈暗黄褐色,皮孔较稀疏。成年树树皮呈灰褐色,光亮,皮孔长圆形,中大,灰白色,分布不均。
芽早熟,叶芽细长,圆锥形,锐尖,有的芽可萌发2—3片簇状副梢。先端芽多贴附着生,下部芽褥凸起,侧芽为明显离生。
叶片呈倒卵形或椭圆形,叶端急尖,中大,叶面平整,叶缘具刺毛状齿,较规则;叶色暗绿,光滑,有光泽;叶柄长5—6厘米,微带紫红色,托叶早落。
花芽为混合芽,属伞房花序。顶花芽每朵花序多为8朵,少数为6—7朵;腋花芽每花序多为7朵。花冠较小,为三角形,外翻呈浅绿色。花瓣近椭圆形,边缘比较整齐,蕾期为淡红色,初开为粉红色,盛开时为白色。雄蕊20—25枚,呈两轮着生在粤筒内沿。外轮花丝比内轮花丝略长,花药较小,呈桃红色。花粉稍多。雄蕊柱头3—5枚,一般为4枚,花柱茎部分离,长短不一。
果实扁圆形到近球形。一般纵径为4.7—5.2厘米,横径为5.5—5.8厘米。平均单果重50—75克左右,最大单果重可达170克。果皮中厚,较韧,表面不很光亮,底色多为黄绿色,阳面带有红晕,色泽鲜艳美观。果点较大,近圆形,分布不均。梗洼较小,近于平坦,有沟纹;梗洼较深,比较整齐,花萼多数脱落,少数宿存。果梗短粗,果心较小,果肉乳白色。果实采收后,果肉稍硬,甜脆可食,经10—15天后熟,果肉变黄白色,肉质细,柔软多汁,石细胞少;果皮薄,甜酸适度,芳香浓厚,易溶于口,品质极上。果实耐运输贮藏,在气调冷藏条科下,可贮藏5一7个月。
物候期
南果梨在鞍山地区的物候期为:花芽萌动期4月上旬,初花期4月下旬,盛花期4月末至5月初。落花期5月上旬。落果期5月中旬至6月上旬。叶芽萌动期待月上、中旬,展叶期为5月上旬。新消生长始期为4月下旬,新消旺盛生长期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新梢停止生长期为6月上旬。6月中旬开始花芽分化。果实采收期为9月上、中旬。落叶期为10月中旬。[2]
3、生长环境
南果梨南果梨对气候、土壤、光照、纬度等诸多生长条件要求苛刻。
果树长势中庸,萌芽率高,成枝力强;以短果枝结果为主,腋花芽结果能力强。鞍山、辽阳地区9月上中旬成熟。可选用秋白梨、洋红梨、慈梨、巴梨、苹果梨、锦丰等品种作授粉树。适应性广,抗寒性强,抗黑星病。
在南果梨中选出了大南果梨和红南果梨。大南果梨是在鞍山七岭子牧场22年生南果梨树上发现的大果芽变,1990年8月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正式命名。大南果梨果实扁圆形,平均单果重125克。果面常有纵棱沟,抗寒性、品质较南果梨稍差,其他性状类似.
南果梨树的树体健壮,具有较强的抗风、抗旱、抗病、抗虫、特别是抗寒能力.在一35℃
的寒冷情况下不受冻害。不仅抗逆性较强,而且适应性较广,适于冷凉地区栽植,在我国“三北”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栽植面积呈现日趋扩大之势。生长结果习性
树势较强壮、幼树树姿直立,枝条分布较密。成年树树体高大,生长健壮,树冠开张,枝条稀疏,披散下垂。定植后一般2年左右开花。3—4年开始结果,10年以后进入大量结果期。寿命长,易丰产。一般寿命在80—120年左右。
南果梨结果树的树冠呈自然开心形,在管理较好的条件下,新梢年生长量可达3厘米左右。在自然生长条件一下,20年生树高达5米,树冠枝展达6—7米;60年生以上的大树最高可达8米,树冠枝展在10米以上。
芽萌发力强,发枝力与树龄、树势及修剪因素有关。幼龄树发枝力很强,每枝可萌发新梢4一7个;初结果树每枝可萌发新梢3一4个;大量结果后,每枝可萌发新梢2—5个。以短果枝和短果枝群结果为主,中长果枝结果为附,多在3—5年生枝上结果。腋花芽结果能力强,一般生长健壮的植株,腋花芽结实力高达30—40%。短果枝寿命较长,一般达10年以上。坐果能力较高。大部分花序均能坐果,一般每个花序平均可坐2—4个果。南果梨自花结实率低,建园时要选择亲和力较高的品种(如花盖梨、白小梨、尖把梨等)做为授粉树。现在都采用人工授粉了。
4、营养成分
果中含可溶性固形物14.4%~15.5%,含酸量0.41%。品质极上,可称之为
梨中之绝。经农业部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测定,南果梨含有的各种微量元素达到37种之多。其中锌、铁、钾、钙、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赖氨酸、可溶性糖的含量均高于其它水果,并且有延年益寿、美容之功效,无怪乎人们把它称为梨中皇后、果中佳果。花色素苷是南果梨果实色素的主要成分,其成分与含量不仅决定南果梨是否有红色和商品价值,同时也影响南果梨的营养价值和风味。花色素苷不仅使果实色彩鲜艳,而且具有抗氧化、防治心血管疾病等重要功能。果实在室温下能存放近1个月。在现代保鲜气调库存储条件下,可存放到翌年春季。
南果梨的介绍
南果梨属辽南特产,主产地为辽宁省的海城市地区。该梨以其色泽鲜艳、果肉细腻、爽口多汁、风味香浓而深受国内外友人赞誉,素有“梨中之王”美称。是不可多得的能与新疆库尔勒香梨、山西贡梨以及原产于日本的水晶梨等诸多梨中珍品相媲美的稀有梨种。
南果梨属秋子梨,故其采摘期在每年的九月初,此时果实一般纵径为4.7~5.2厘米,横径为5.5~5.8厘米。平均单果重50~75克左右,最大单果重可达170克。刚采摘下的果实需经一至两周时间的后贮,方能把果实的色泽、口感、气味充分显露出来。而此时又正处于中国三农历大节日之一的中秋节前夕,市场前景广阔。
南果梨对气候、土壤、光照、纬度等诸多生长条件要求苛刻,而在辽东半岛广泛的土地上最符合其生长条件的就是国家农业部设立的优质南果梨生产基础——海城市大屯镇。
大屯镇,地理位置优越,南邻海城(约22公里),北邻鞍山(约15公里)。总面积90.6平方公里,长大铁路、哈大公路和汤析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该镇是著名的南果梨之乡,共有南果梨树近百万株,面积四万余亩,年产量为2000多万公斤,全镇约有2000户农民从事南果梨生产。这里生产的“英不落”牌南果梨远近驰名,曾获1994年北京亚运会名特产展销银奖、1996年辽宁省优质果鉴评会金奖。1998年大屯镇被国家农业部定为优质南果梨生产基地。
传说一:
古时候,在海城东部的一个山村里,住着父女俩。父亲南老汉放羊采药,女儿南果姑娘养蚕织绸,生活虽然清苦倒也其乐融融。
一天清晨,南果姑娘走出家门,一路歌声来到蚕场,看到柞树叶上蚕宝宝个个吃得圆圆胖胖,心里别提多高兴了。突然一声刺耳的鸟鸣声从不远处传来,南果姑娘寻声找去,看到一只受伤的小雄鹰正在和一条大毒蛇搏斗,眼看小雄鹰体力不支,大毒蛇占了上风。南果姑娘顺手折下一根树枝,奋不顾身扑向毒蛇,毒蛇被打死了,小雄鹰得救了,但南果姑娘却因在搏斗中被毒蛇咬伤,慢慢闭上了美丽的眼睛。
晚上,南老汉放羊回来不见女儿,心急如焚,找到蚕场,抱起死去的女儿,痛不欲生。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南老汉安葬了女儿,将小雄鹰抱回家中,精心给它治伤,不久就把伤治好了。这一天南老汉捧起小雄鹰对它说:“你的伤好了,以后不管什么样的毒蛇都不是你的对手。”小雄鹰似乎听懂了南老汉的话,向南老汉点了点头,一声长鸣展翅腾空飞向远方。
第二年春天,人们看到了一只雄鹰在南果姑娘坟地上空盘旋了九天九夜。待第十天飞走后,坟旁长出了一颗梨树。南老汉把这棵梨树当成自己的女儿,精心照料。小梨树一天天长大了,枝繁叶茂,到了秋天,果实累累。南老汉将采摘下的梨分送给乡亲们,有的把梨装在篮子里,挂在房梁上;有的把梨放在掏空的干葫芦头里。没过几天全村家家户户飘出了浓烈的清香,大家寻来找去,发现是篮子里和葫芦头里的梨发出来的香味,大家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看、这么好吃、香味这么浓的水果,而且吃在口中神清气爽,有的病人吃梨后身体很快恢复了健康。乡亲们为了纪念南果姑娘,便把梨称做“南果梨”,这个小山村从此叫做“鹰不落”村。
南果梨好吃,能健身去病的消息,很快传到知府的耳朵里,他派人把南果梨树抢了回来,栽到自家的花园里,还把南老汉抓来侍弄南果梨树。到了秋天,知府看到满树的果实,心想要是把南果梨进贡给皇上,皇上一高兴自己准会飞黄腾达。他命令南老汉把梨采摘下来,装到筐里准备进京献给皇上。几天过去了,梨一点香气也没有,知府拿起一个梨咬一口又酸又硬,一气之下派人砍倒了梨树,将南老汉痛打一顿放走了。南老汉揣着藏在怀里的几枚南果梨回到家中,将梨籽种在南果姑娘坟地周围的山坡上,很快梨籽发了芽,长成一株株小梨树。到了第三年秋天,树上又挂满了梨,而且梨还是原来那样好看、好吃,香气浓郁,“南果梨”就这样成了海城特产。
传说二:
鞍山地区特产一种梨,叫南果梨。吃起这种梨,那梨汁儿真是又甜又香,要多可口有多可口,有的外国人吃了这梨后,都赞不绝口,说这是世上稀有的好梨;有的人还把梨籽带回去,想在他们的国土上培育出这种梨来。可见南果梨是多么受欢迎。这种梨就生长在东北鞍山地区,为什么又叫南果梨呢?这得从这种梨的来由说起。
传说,千山在一千多年前,常有从南方—飞来的大雁落在老龙潭一带歇着。有一年春天,有一只象天鹅似的紫褐色大雁从南方飞来,在千山的九百九十九座山峰中间飞来飞去,一个劲儿地打旋儿,它把在南方叼回来的一颗梨籽,吐出口来,梨籽落在西南沟的向阳坡上了。这梨籽一落到地上就入了土,立刻发了芽,抽了枝,眼瞅着长成了一棵带刺儿的野梨树。正好,这一切,被一个采野果的老道看见了。他感到很新奇,便常常到这里看望这棵野梨树。不久这棵树开了花,结了果。这梨,开始是青色的,个头不大,有点发涩,不好吃。后采,这老道用山丁子树与它嫁接,再结果时,梨的个头比原来大了,梨色也由青色变成金黄,还有点桔红,咬一口,哈,好吃极了!因为人们从老道那里知道这是那只大雁从南方叼来的种子种下的梨树,于是就把这种梨起名为南国梨了。古时候称南方也叫南国。后来这南国梨叫白了,人们就叫成为南果梨。这以后,移植这种梨树的越来越多,如今南果梨树已遍及鞍山地区的所有山区和半山区。
每年当梨花盛开的时候,南来的紫褐色的大雁就在南果梨树的上空飞来飞去,一个劲儿地打旋儿,好像在向人们夸耀自己,多亏它才有这么多这么好的南果梨树呢。
南果梨属辽南特产,主产地为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岫岩县)以及辽阳、锦州(北镇、义县)地区,该果以其发源地鞍山市千山区大孤山镇对桩石产区最为著名和正宗,以岫岩、海城市产量居高,属华夏果中之桂冠。该梨以其色泽鲜艳、果肉细腻、爽口多汁、风味香浓而深受国内外友人赞誉,素有“梨中之王”美誉。是不可多得的能与新疆库尔勒香梨、山西贡梨以及原产于日本的水晶梨等诸多梨中珍品相媲美的稀有梨种。南果梨属秋子梨,故其采摘期在每年的九月初,此时果实一般纵径为4.7~5.2厘米,横径为5.5~5.8厘米。平均单果重50~75克左右,最大单果重可达170克。刚采摘下的果实需经一至两周时间的后贮,方能把果实的色泽、口感、气味充分显露出来。南果梨是世界梨果中的珍稀品种,在《中国果树志第三卷》介绍的梨果中,南果梨名列首位。它以其独特的香气被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对全国517个梨种评定品质极上的四个梨种之一。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02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