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装袋苗怎麽培育好啊

造林技术

装袋苗怎麽培育好啊

西南桦造林地的选择应结合树种本身的生态学特性,按适地适树的原则进行选择。西南桦喜温、喜湿,是阳性树。选择造林地应符合以下条件:年平均温16—21℃ ,≥10℃ 的积温6 500—7 500℃ ,年降雨量1 000ram以上,干燥度1.5以下的湿润、半湿润地区最适宜。赤红壤、红壤、黄红壤、黄壤、黄棕壤等pH值4.2—6.0的酸性土壤都适宜生长。山地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和思茅松林区的采伐迹地、荒山荒地皆可作为西南桦造林地。造林地海拔高度,滇东部地区控制在500—1 500 m,西部控制在800—1 800 m,南部控制在800— 1 600 m。热带山地及南亚热带气候区是西南桦造林的最适生区和丰产区,其次为中亚热带气候区。造

2.2.1 造林地整理在造林前2—3个月全面清山炼山,坡地和陡坡地尽量不炼山,采用沿等高线开挖台地种植,台面宽0.5—1 m,带间距依坡度而定。整地工作要在造林前1个月完成,以利于熟化土壤、增加土壤温度和拦截早期雨水冲来的地表肥土及有机质,增加土壤肥力。植穴规格可采用40 cmX40 cm×40 cm或40 cmX40 cmX 30 cm。

2.2.2 造林季节西南桦造林季节一般为6 9月,以雨水初期6月造林效果最好,造林后正逢高温雨水季节,生长期长,当年可获得较大的树高、地径生长量。过早造林,雨水不稳定,造林后成活率低;过迟造林,苗木当年生长量小,增加了抚育管理的难度。掌握好育苗造林的最佳节令,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3 造林密度 采用2 m×2 m、2 m×3 m、3 m×3 m的株行距。中下等立地条件造林地,栽植密度宜大,选用2 m×2 m株行距,每667 m2定植167株;中等立地条件的造林地,定植株行距选用2 m ×3 m,每667 m2定植111株;深厚肥沃的上等立地造林地,定植株行距可选用3 m ×3 m,每667 m2定植74株。西南桦树冠小、侧枝细、叶片稀疏,造林后郁闭相对较慢、难压杂草,按立地质量的高低来选择造林密度,有利于林分的生长和郁闭。

2.2.4 苗木质量 苗木质量直接影响到造林成活率,西南桦裸根苗造林成活率较低,必须用袋苗。质量指标:苗高15~25 em,地径0.2~0.4 em,具多节侧枝,地下部分根系发达。

2.2.5 定植方法造林定植时,每穴可施入钙镁磷肥0.2~0.5 kg,回填表土与肥拌匀,将袋苗上的塑料膜撕除,将带土球的苗木放置穴中,扶正培土并踩实。培土后塘穴上部呈龟背状,防止积水根腐。定植后1个月及时检查造林成活率,并及时做好补植工作。

3 丰产管理技术 评价答案 您已经评价过!好:0 您已经评价过!一般:0 您已经评价过!不好:0 您已经评价过!原创:0 您已经评价过!非原创:0 ˊ/yl.' 2008-05-23 02:05 满意答案好评率:0% 1 育苗技术

西南桦种子极细小,成熟后极易脱落。平均千粒重0.082 g,变动范围在0.066—0.099之间。种子采集后常温保存易丧失发芽率,做好种子的采收、存贮是育苗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采种母树应选择15—20年生以上生长健壮、树干通直、侧枝细、分枝角小、无病虫害的优良大树。采种期一般为2月下旬至5月初,受所处气候环境和海拔差异的影响,各地采种期不全相同,但在同一地点,种子成熟期基本一致。成熟后的种子,挂种期仅在1O一15 d,以后随即大量脱落,果序也从枝上迅速脱落。因此要注意观察其花期和果期,果序由绿色变为淡**时,证明种子已开始成熟。成熟的西南桦种子,种粒为黄白色带翅的小坚果,种胚略为突出,挤压有油迹点。未成熟的种子,种粒为绿色,胚不明显,挤压后没有油迹出现。采种要及时,不宜过早或过晚,否则影响种子质量或成熟后种子脱落飞散。采种时将带有果序的小枝剪下,收集后放置于水泥地板上短时间弱光照晒2— 4 h(忌强光长时间曝晒。果序膨松后用手轻轻搓揉,种子即可大量脱出)再将果枝、果序轴等杂物除去。采收后的西南桦种子可直接用于播种,暂不播的种子,可贮藏备用。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条件下常温存放,西南桦种子的有效保存期为3 4个月;在低温(4—5℃)条件下贮藏,有效保存期可长达2年左右。低温贮藏方法能较好地解决采种期与育苗造林期不一致的矛盾,及时提供育苗所需种子。

1.2 育 苗

土壤消毒到播种都需严格进行。西南桦苗期生长极为缓慢,采用两段式育苗方法效果较好。大田育苗应

采用客土(黄心土或森林土)铺垫,具体方法如下。

1.2.1 作床与播种播种床采用地床或箱床,苗木需求量大时采用地床育苗,需求量少采用箱床育苗。箱床,即用厚2—3 cm的木板钉成长、宽、高1.2 nl x0.6m×0.1 rn的木箱,然后填充客土。无论是地床育苗或箱床育苗,铺垫的客土皆用黄心土或森林土,做到平整细致,不含土块。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0.2% 的高锰酸钾液进行土壤消毒,药液喷洒至土层深5—10 cm。也可用0.5% 的福尔马林消毒,但喷液后需用塑料薄膜覆盖,播种前1周将其揭开待药味散失后播种。播种期为12月至翌年1月,播种发芽温度≥12℃ 。为不影响造林时节,播种期气温过低可采用温棚增温,木箱育苗则直接用塑料膜覆盖,增温保湿。播前苗床透浇1次水,待苗床稍干后再播种。西南桦种子约1.2万粒/g,但因种子发芽率低(一般只达5%),损耗系数大,以及受种子质量的影响往往导致单位面积播种量的变动。一般每m2苗床可播种30— 40 g,出苗1万株左右。播种在静风条件下进行,均匀撒播,不覆土。播后日常浇水使用喷雾,切忌喷壶淋洒,否则将冲积或冲起发芽的小苗。

1.2.2 苗期管理及袋苗培育 西南桦苗期管理和移栽是重要的环节之一,要精心管护。

播种后的西南桦,10—15 d开始发芽。先长出一对子叶,胚轴、胚根生长极慢,需充分发育后才伸长。子叶期30 d后,小苗真叶逐渐发育,胚轴开始伸长。45—6o d后长出2—3片真叶,地下部分开始长须根。9o垢有真叶4—5片,苗2.5—4 cm,基茎逐步木质化,地下根系发达。这一阶段的幼苗,浇水采用多次少量喷雾,土壤保持潮润即可,过干或过湿都易导致幼苗死亡。幼苗期每隔7—10 d用50% 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退菌特800—1 000倍液喷雾1次防止病害。

幼苗期防止雨淋和曝晒,雨淋后小苗茎基部易形成“泥脚杆”造成僵苗,影响其正常生长;曝晒后幼苗易萎蔫死亡。幼苗开始木质化后要进行炼苗,先揭开塑料膜,再逐渐揭开部分遮荫网透光,促进木质化。苗高达2.5—4 cml~1]可移植进袋。袋苗培育,营养袋选用直径×高为5 cmX 15 cm规格或长X宽15 cm X 8—12 cm规格的塑料袋。营养土用100:20的森林土和农家肥混合拌匀,装袋填土充分,整齐排列。移苗进袋前,先用喷壶将营养袋浇1次透水,待土壤稍干即可将小苗移人袋中,移植后用细喷壶喷洒浇水,经常保持袋内土壤潮润,忌积水。小苗移植前期要搭盖遮荫网,透光度控制在5o% 左右,苗木生长稳定进入快速生长期后再逐渐揭去遮荫网。袋苗期每月可追施0.3% 的尿素液1—2次,做好松土、除草等日常圃地管理工作,经2.5~3.5个月的袋苗期培育,苗高可达20 cm左右,形成多分枝的锥形苗冠即可出圃。

近年来在西南桦育苗中,探索出快速育苗方法。即在作好的苗床上,于播种前1周内泼1次沼液肥,泼透5 cm以上,之后再播撒种子,其他管理方法同上述育苗方法。移植幼苗的营养土,亦泼入沼液后再将小苗移装进袋。客土与沼液肥的混合,使营养袋中基质肥料充足。从播种到进袋,通过120—140 d的培育,即可培育出20 cm高左右合格的造林苗木。 评价答案 您已经评价过!好:0 您已经评价过!一般:0 您已经评价过!不好:0 您已经评价过!原创:0 您已经评价过!非原创:0 ˊ/yl.' 2008-05-23 02:05 我有更好的回答 收藏 转载到QQ空间 相关内容 核桃苗的培育方法四川花椒苗培育基地怎样培育核桃苗核桃苗培育核桃苗如何培育西瓜苗的培育方法核桃苗培育技术冰糖橙苗培育 其他答案采用塑料大棚(667m^2)育苗方法,用100d/左右的时间,培育出10万株/667m^2符合出圃标准的西南桦优质壮苗,使当年采种、育苗与雨季造林相衔接,减少长时间低温贮藏种子的环节,缩短育苗时间,育苗成本降低28%,育苗效果良好。 __〢S.Jˊ 2008-05-22 17:28 喜温暖湿润,半阴的环境,喜通风,喜松软,潮湿,富有腐殖质的微酸性土,所积水,怕阳光曝晒,怕狂风暴雨。 俱往矣 2008-05-22 18:25 西南桦(Betula alnoides),又叫化桃树、西桦、蒙自桦,系桦木科落叶大乔木,是桦木属中分布最南的一个种。天然分布以云南为中心,广西西部、西南部、四川西南部、浙江、海南尖峰岭有零星分布。与云南邻近的缅甸、越南、老挝、泰国、尼泊尔均有天然分布。滇中高原以南和横断山脉南部地区的5O多个县市均有天然分布,尤以滇东南、滇南、滇西南的南亚热带湿润和半湿润气候区最集中。西南桦为喜温、喜湿的阳性树种,需全光照,不耐荫蔽,冬季落叶,速生长寿。在赤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山地生长正常;而不耐过热(指热带)和半干旱气候。热带、干热河谷、石灰岩山地是其分布的主要限制区。其适生的生态条件范围:年均温1O.5 21℃ ,≥1Occ活动积温5 500—7 500oC,最冷月均温915cc,极端最高气温40.3cc,极端最低气温一5cc;年降雨量800—3 383 mlrt,年相对湿度72% 一93.3% ;对土壤适应性强,肥力要求不严。西南桦树干通直高大,尖削度小,分枝高,干材中无死活节。木材纹理直、结构细致,色泽美观,为红褐色,重量、硬度适中,木材干缩性小,不翘曲变形。易加工,旋切面光滑,油漆及胶粘性良好,具有一定的耐腐性。可用于制造纺织工具、线轴、纱管、文具、家具等,是较好的民用材和胶合板材。由于材质优良,近年来成为木地板条的热门原料。西南桦树皮还可作栲胶原料,含单宁6.96% ,纯度57.66% ,树皮中含有的芳香物质可提取水杨酸纳。可用于医药工业方面。近年来,西南桦正广泛用于云南热区山地造林。营造西南桦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生产投入成本低,经济、生态效益表现良好。西南桦因其分布广、结实丰富、种子繁多,因此有足够的种源满足育苗之需要。可作为热区山地主要用材林基地造林树种之一,也可作为适生区其他人工林的混交树种。在发展热区人工速生丰产林建设中,西南桦具有重要价值。 ˊ/yl.' 2008-05-23 02:04 3 丰产管理技术

3.1 林地及幼林管理

西南桦为阳性树种,不耐荫蔽,造林用苗木高度相对较低,易受杂草或其他灌木遮压,造林当年9~lO月应进行1次铲草抚育,条件许可当年抚育2次。造林后的第2、第3年3~5月和10~12月各进行1次铲草抚育,3年后幼林基本郁闭,改铲草抚育为砍杂灌抚育。幼林期要做好管护工作,防止牲畜践踏,幼树树皮一旦被碰撞擦破,常导致植株死亡。西南桦树皮薄、不抗火,发生火烧后极易引起死亡,要加强和做好防火工作。

3.2 营林及抚育

3.2.1 营林方式根据培育目标选择,一般要兼顾经济、生态两大效益。从商品林基地建设的角度出发,可营建纯林和混交林。西南桦可与山桂花、马占相思、阿丁枫、思茅松、杉木等针叶、阔叶树种混交,也可与其他经济树种混交。与阔叶树混交可用l:l的混交方式;与针叶树混交可选用l:2的混交方式;与经济林木肉桂、咖啡混交采用宽行窄株方式。西南桦与其他经济树种混交,短期内可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幼林的抚育强度和次数也可以得到降低。

3.2.2 抚育管理林分抚育管理主要是指造林郁闭后进行的间伐、疏伐、卫生伐。间伐期受造林密度和造林方式的影响较大,株行距2 m×2 m的人工林,林分郁闭快、分化快,造林后4~5年开始间伐。株行距较大的造林地及混交林地,视林分生长情况和卫生状况进行适度的间伐,间伐原则“砍小留大、。

西南桦为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树种,天然分布的散生木或片状纯林未见有严重的病虫为害。人工林中亦未发现严重的病虫害,幼林期偶见刺蛾幼虫为害幼树,在过密的林分中亦发现部分叶片有煤污病;此外,苗期易发生猝倒病。

3.3.1 西南桦猝倒病属真菌性病害,主要发生在幼苗期,初出土的幼苗柔嫩,感病后幼茎或幼根腐烂,苗木倒伏快、死亡率高。防治方法:育苗时采用客土,播种前做好土壤消毒。于发病前采用l:l:150倍的波尔多液或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10 d喷防1次,可有效预防和控制猝倒病的发生。

3.3.2 煤污病西南桦煤污病偶见小苗期或过密的林分中,感病后嫩枝及叶片上最初有黑色霉斑,以后逐渐形成煤烟状厚层,严重时会影响植株光合作用。防治方法:苗期可用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 800倍液喷雾;幼林期通过抚育间伐调整林分密度来增加透光、透风度,病害随之减轻或减少,不严重时一般不用防治。

3.3.3 刺 蛾刺蛾是近年来发现危害西南桦幼树的一种主要害虫。幼虫沿幼树根基部环状啃食树皮,重者造成幼树死亡。防治方法:易发生刺蛾危害的造林地区,在造林时,沿树干基部环放20~30 g的呋喃丹并覆盖土壤,能取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提要:佛手瓜不会种植?掌握5点种植技术,佛手瓜轻松结满藤

佛手瓜是近些年比较流行的一种瓜类蔬菜,口感清脆,营养丰富,受到不少朋友的喜欢。那么如何种植佛手瓜呢?这里科学兴农就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佛手瓜种植的技术问题。

什么是佛手瓜?

佛手瓜对南方的朋友而言并不陌生,但对于北方的朋友就稍微有些耳生了。佛手瓜属于葫芦科多年生藤本植物,原产在墨西哥、中美洲等地区,多在我国的南方地区种植。佛手瓜的外形上看上去像是一双合十的双手,所以就有了合手瓜、佛手瓜的名字,其中蕴含了一定的吉祥寓意。佛手瓜的味道比较清新,口感爽脆,生吃熟食都可以。佛手瓜的嫩茎蔓、地下的茎块等也都是能够食用的。并且佛手瓜的营养丰富,低脂肪、低钠,属于不可多得的营养蔬菜。

佛手瓜的生长习性如何?

上面提到佛手瓜原产地位于热带地区,其耐热性较好,喜欢温暖湿润的生长环境,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在20度到30度之间,冬季温度过低,夏季温度过高,都会影响到佛手瓜的正常生长。我国南方地区种植,地下根茎冬季不会出现冻死的情况,来年春季还会继续萌发生长,能够连续收获三年以上。但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较低,佛手瓜无法越冬,只能做一年生植物种植。其次佛手瓜较耐阴,但生长环境长期光照不足,会导致佛手瓜出现徒长、纤弱、无法正常生长等问题。再者佛手瓜不耐水涝,不耐干旱,土壤过于潮湿会造成佛手瓜徒长、根茎腐烂等。土壤过于干旱会造成佛手瓜花量少、结果率低等问题。

佛手瓜有哪些品种?

目前种植的佛手瓜主要有两个种类,一种是绿皮佛手瓜,另一种是白皮佛手瓜。绿皮佛手瓜是目前我国主要栽种的品种,果实呈深绿色,植株生长强势,抗性良好,产量高。但绿皮佛手瓜的品质稍差。白皮佛手瓜目前我国的种植量较少,白皮佛手瓜果实为白绿色或淡白色,肉质细腻,果皮较光滑,品质好。但白皮佛手瓜的生长态势较弱,不宜不管理,结果量较少。想要种植佛手瓜的种植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种植。

如何种植佛手瓜?

种瓜选择:佛手瓜和一般的瓜类蔬菜不同,佛手瓜的种子是不能够直接剥离出来的,否者会出现种子失水,无法发芽的情况,也就是说在种植佛手瓜的时候需要将整个瓜种植下去。这样的话就涉及到如何选种和存贮种瓜的问题。种瓜需要选取个头大、没有病害、品质优良的佛手瓜,其次瓜龄要控制在25天到30天左右,避免佛手瓜过老或过嫩,影响发芽。采集好种瓜之后,将种瓜在11月下旬左右进行沙藏,室温控制在5到10度左右。

种植时间:佛手瓜的种植时间需要根据种植方式、种植地区来确定。大棚种植的话,种植时间比价宽泛,可以从11月下旬到3月中旬这段时间进行育苗。如果是露地栽培的话,一般在温度稳定在15到25度左右,春季4月下旬左右开始种植。

苗期管理:苗期管理这部分主要讲一下佛手瓜的催芽、育苗、管理等几项内容。首先是催芽工作,佛手瓜催芽比较简单,在播种前的两周,将沙藏的佛手瓜取出,挑选没有出现病害、没有损伤的佛手瓜进行催芽。将种瓜摆放在室温20度左右的房间,种瓜底部铺上3公分左右的细河沙,保持空气湿润,一般两周左右种瓜就能够白色的须根了,等到种瓜生长出子叶就能够进行育苗了。

佛手瓜一般选用育苗袋进行育苗,将种瓜放入塑料袋中,袋子中加入三分之一的营养土,瓜柄朝下,埋入5公分左右营养土。湿润控制在20到25度左右。如果土壤湿润无需浇水,20天左右种瓜就能发芽。发芽后根据土壤墒情浇水,水量不可过多,避免瓜苗徒长。在瓜苗生长到四到五片真叶的时候,及时进行摘心,保留2到3个健壮侧芽。定植管理:在瓜苗生长到20到30公分的时候就能进行移栽定植工作了。佛手瓜多采用坑栽,移栽前先要进行土壤翻耕施肥工作,坑的宽度和长度在1到1.5米,坑深在80公分左右。每坑需要填入250公斤左右的腐熟有机肥,将肥料和土壤混合,浇透水,在浇水后两天再进行移栽定植。

日常管理:佛手瓜日常管理主要包括搭架子、整枝、水肥管理等工作,这里就详细地做一下讲解。首先是搭架子,佛手瓜的生长速度较快,在瓜苗生长到三十到四十公分的时候就需要进行搭架子了,一般每株搭架的高度在2米作用,棚架面积控制在40平方米左右,棚架表面可以隔成50平方厘米的小方格,方便佛手瓜生长。

其次是整枝工作,在瓜苗保留三个主蔓上架,可以使用塑料绳等将枝蔓固定在藤架上。三个主蔓的生长方向要分散开,避免互相缠绕影响生长。当棚架上的主蔓生长长度在1米后,要及时进行摘心,促进藤蔓生长侧芽,增加结果量。

第三是肥水管理工作,佛手瓜生长前期需水量较少,浇水次数不宜过多,小水浇灌,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在佛手瓜进入结果期后需水量增加,这时候要注意防止土壤出现干旱的情况,保持土壤湿润。佛手瓜追肥数量不需要太多,根据苗情进行追肥。在七八月份可以追肥一次,每株可追施0.3公斤复合肥加0.2公分尿素肥。另外可以结合苗情给佛手瓜喷施叶面肥。

适时采收:佛手瓜结果时间比较集中,需要及时进行采收,避免结果量过多,影响植株后期产量。采瓜可以分批进行,可分3次左右采收,根据佛手瓜的用途确定采收时间。使用瓜在坐果后20天内采摘,留种瓜在坐果后25天到30天内采摘。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08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