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如何进行机采茶园的栽培管理?

国内外目前推广使用的采茶机均采用切割原理,要求茶园树冠平整,发芽能力强,芽叶粗壮整齐一致。园地宜选坡度在10°以下的平地、缓坡地或梯面宽度大于2米的梯地,茶树行距1.5~1.8米,树冠高度控制在70~90厘米之间,冠面具有弧形或水平形的规范化形状。茶树品种应再生力强,发芽整齐,芽叶粗壮,耐剪耐采。

如何进行机采茶园的栽培管理?

目前,四川省种植面积最大的川茶群体种茶园,由于混杂程度高,新梢萌发很不整齐,要实行机采,首先应培育机采树冠,并增肥改土。培育川茶群体种茶园机采树冠的方法为:对树龄较大或长势较差的茶树,在春茶后对茶树进行重修剪(离地50厘米左右),重剪当年,夏留2叶,秋留1叶手工采摘;茶季结束后,在重剪剪口的基础上提高10厘米剪平树冠,翌年即可投入机采。对树龄小于15龄的茶园,一般只需要进行深修剪后就可改为机采。机采茶园需每年轻修剪,时间:秋茶末或早春适量采制名优茶后,深度5厘米左右;每次机采后的7~10天内,应进行一次掸剪(剪去采摘面上突出的枝叶,深度1厘米左右)。除进行轻修剪和掸剪外,机采园一般3~5年进行一次深修剪,10~15年进行一次重修剪。机采茶园全年采摘批次少,但采摘强度大,芽叶损伤多,加之采摘期集中,养分消耗大,应有充足的肥料保证树冠营养,生产上以每采摘100千克鲜叶施4~5千克纯氮的基础上,再施足量的基肥。连续多年机采会使茶树叶层变薄,所以机采茶园应合理留养。留养的方法;一是在秋茶期间,在上季采桩上提高3~5厘米;二是适当留养秋梢。

茶文化历史悠久,它有怎样的栽培技术?

农田种茶技术:

一、种植

1、开定植沟施基肥。种植前应进行土壤深翻、平整、施足基肥。肥料以含有机质的堆厩肥、饼肥和一定数量的磷肥为好。用量依土质而异,一般每亩施堆厩肥30-50担或饼肥50-100㎏,骨粉或过磷酸钾15-25㎏。按茶行设计布局,开定植沟,深宽为20-50厘米,施入肥料后与土充分拌匀,盖土耙平再按株丛距种植。

2、种植方式和造林密度。一般采用单行条栽(高寒山区茶园),为了提高茶叶树群体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以密植密播和培养低矮型的比较合适。行丛距90㎝×20㎝×25㎝,亩栽茶苗4000-5000株。如果是扦插繁殖的茶苗,每穴种植2-4株为定,待茶苗成活后根据茶苗生长情况进行间苗、补植,每穴保留2株即可。栽植完毕即压紧土壤浇定根水。为防止苗木失水,保证成活,种植时茶苗应剪去部分枝叶,必要时在高温的旱季还要适当遮荫、浇水抗旱保苗。

二、、土壤管理

土壤管理是茶叶树栽培技术的中心环节,措施包括中耕除草、施肥、水土保持与灌溉等。茶叶树行间松土可防止表土水分蒸发,使水渗到土中,增加土壤空隙,减少水土流失。一般每年春、夏、秋季各进行一次,深度7-10㎝为宜,茶园“封行”前宜浅耕,“封行”后结合施肥进行。

1、施肥:茶叶树在生长期和多次修剪、采枝叶过程中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养料,因此必须对茶园进行肥料补充,才能获得稳产、高产。施肥量依据树龄树势,采叶量和土壤条件来决定。幼龄茶树春夏季结合抗旱以施水肥为主,秋季施基肥。施肥方法以穴施和沟施为好。采叶茶树所需肥料,应以氮肥为主,磷、钾肥次,一般每50㎏鲜叶施肥量,氮肥2.0-2.5㎏、磷肥0.5-0.7㎏、钾肥0.5-0.8㎏。基肥在秋季结合中耕进行,茶树生长活动期2-9月施肥以叶面喷施为佳。追肥多用速效氮肥,如尿素、硫酸铵等。

2、水土保持。茶园多建在山坡地上,冲刷严重,要建设好排灌系统,间种绿肥、盖草、培土,减少水分蒸发,增加土壤养分,抑制杂草生长,提高茶叶产量。

三、树冠管理

为了增强树势,获得高产稳产和延长茶树的经济年龄,修剪是一项重要措施。经定型修剪能抑制茶苗顶端优势促进其侧枝和腋芽萌发,增加有效分枝,扩大树冠,培养强壮的骨干枝。

1、修剪时期。一般以地上部生长相对停止,根系生育处于旺盛时期进行为宜(秋季9-11月)。

2、修剪程度。两龄茶苗,高度在30㎝以上,开始分枝时,可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把离地面15㎝以上的植株体剪去,三龄苗,进行第二次定型修剪,把离地面30-35㎝以上的植株剪去;四龄苗,进行第三次定型修剪,把离地面40-45㎝的植株体剪去。

3、修剪方法。第一次用整枝剪,第二、三次可用篱剪。每次修剪,切口要平整,便于伤口愈合。剪时尽量留下分枝的外侧芽,以使植株向外侧展。有病害或过于细弱的枝条应当剪去。经三次修剪茶叶树基本骨架已养成,即可轻采养蓬。预计四年成园后每亩产茶叶300-400斤,管理方法得当的,还可逐年提高产量。对树势衰老、萌芽力不强的老茶树,可视树势分别进行重修剪或台刈,重修剪可在茶树高度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处剪去,台刈离地面4-5㎝处全部刈去,时间在春茶前后进行。

四、茶叶树的病虫害防治

茶树病虫对茶叶生产的危害很大,病虫种类很多,目前全国已发现的约400多种。在生产防治工作中大力提倡以栽培技术、人工、物理、生物、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充分利用和保护天敌,以生物防治为主,尽量减少施用农药,特别是高残毒农药和剧毒农药应严禁使用。

1、茶叶病害:茶云纹叶枯病。主要危害老叶、枝和果。

防治方法:⑴清园;⑵增施肥料,恢复树势;⑶喷波尔多液。

2、常见茶叶害虫:根结线虫害、茶尺蠖、茶毛虫、长白蚧、小绿叶蝉、茶叶螨等。

防治方法:根据不同的虫害,采用不同的防治方法,人工、生物、化学防治相结合

五、鲜叶采摘

采摘在茶叶生产过程中,既是收获过程,又是管理措施,也是制茶工艺的开端。合理采摘是实现茶叶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采摘不当会直接影响到茶叶的产量、质量和树势。

1、及时采、标准采。各种茶类对鲜叶原料要求不同,大多红、绿茶的采摘标准是一芽二叶到一芽三叶;高级茶原料要求一芽1-2叶,粗老茶可以一芽4-5叶,采摘时,须根据要求标准及时进行采摘,否则芽叶粗老,同时也影响下轮茶芽的萌发。

2、留叶采。芽叶是茶树主要的营养器官,采茶与茶树生育相矛盾,因此采摘茶叶时应留一片真叶,秋季留鱼叶。生长较差或更新后不久的茶树春夏季各留一片真叶,秋季留鱼叶。茶叶采摘后加工方法不同,可分为全发酵、不发酵、半发酵三种,即为红茶、绿茶、乌龙菜。

茶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伴随着饮茶所衍生出的一系列文化,距今有近5000年的历史了。说起茶文化最重要的还是?茶?,它是茶文化的核心。那么茶有怎样的栽培技术呢?

1.种植地的选择与土壤的管理

其实无论是种植什么,土壤的好坏、水质的优劣、气候的变化,都会影响作物的品质,种植茶树也是这样。因此选择一个好的种植地是种植茶树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如果生长地不合适,就算是名茶也长不出好茶叶,甚至还有可能根本就成活不了。种植茶树的土壤应该倾向于土壤肥厚、偏酸性、腐殖质含量相对较高的,并且在种植前要先翻土壤,去除土壤中的杂物,并保证土壤的透气性。

2.栽种时间

茶树的最佳种植时间是2月份。温度高于10℃的时候,茶叶就开始生长了,但是它最佳的生长温度在20℃-27℃。在2月份开始种植是最佳的时间,可以赶上最佳的生长温度。

3.茶树生长期间的养护

结束了种茶树的工作,我们迎来了最艰辛的养护工作,要确保茶叶的质量,在生长期间的精心照料是必备可少的。首先是施肥,选择合适的肥料为茶树施肥,茶树才可以生长好。其次是病虫害的防治,根据种植地的实际情况,做好土壤的防旱涝的工作,保证含水量在合适的位置。做好对害虫的防治,尽量保护茶树不被害虫破坏。定期的修剪枝叶,对茶树的生长、茶叶的质量数量也是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的。茶叶的修剪可以包括几个环节。确定主干,初次修剪时可以选择3、4个较为良好的枝干作为主干的备选。在随后的修剪中,确定最终的主干。修剪形状,每次修剪的时候都要为茶树修剪好形状。

4.采摘

茶叶根据生长地的不同有着不同的最佳采摘时间。很多名贵的茶在采摘时要求是很苛刻的。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16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