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汗果的栽培技术
罗汉果的主茎基部能分出几条幼苗,待幼苗长到 15 厘米高时,选一壮苗作主蔓,去掉其它幼苗,主蔓上棚前长的侧芽也要去掉。罗汉果以侧蔓结果为主,所以在主蔓上棚后长至 80-100 厘米时,将主蔓头摘去,几天后顶端侧芽猛长,有取代主蔓之势,可再摘去侧蔓的头。
a 施肥方法。罗汉果的块根抗肥力差,所以施肥时不要将肥料淋在块根上,应离块根5-65厘米。
b 施肥次数。罗汉果的主根少而短,因而根系分布不广,吸收力差,罗汉果一般种在坡地,肥水流失严重,所以罗汉果的施肥应以多结果为目的。一般除去在种植前施的基肥外,每年追肥 4-5 次。第一次在苗高 30 厘米时。第二次在初花期,第三、四、五次在结果期,每隔15天施一次。
c 施肥种类。藤蔓上棚前的苗期以施氮肥为主,花期以后以施磷、钾肥为主。
怎样种植罗汉果?
根据罗汉果生长发育对气候、土壤条件的要求,在海拔1000~1200米地区种植宜选择向阳的山坡地,在300~500米地区则宜选择在背阳的北面山坡地。在头年冬季进行犁耙,经冬季风化后,在种植前数天再翻耕1次,使土层松碎。
罗汉果在生产上是采用压蔓繁殖,在每年7~10月间进行。在植株结果盛期,从中选择高产单株,作为压蔓繁殖用的母株,这些单株不让其上棚结果,到9月份选择生长粗壮、节间短且有花蕾的藤蔓进行压蔓,这样取得的种薯可避免无花植株。
压蔓时在其附近地面挖一个深、宽各15~18厘米的穴,把3~5条藤蔓的顶端弯压入穴内,压入土的顶苗约12~14厘米,覆土高出地面8~10厘米。
罗汉果养护方法
1、温度:从它的分布地区主要在南方这点可以看出,它对温度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所以为了让产量更多,可调控温度在合适的范围内。尤其是在冬季的时候,若是温度太低,则可能导致罗汉果大面积被冻伤冻死。
2、光照:它对日照的要求不是特别高,平时稍有散光即可。太强的光反而是不好的,可能会灼伤植株。所以可在日照非常强的时候将它移到阴凉的或者半阴的地方去,有温和的散光时让它接受光照。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罗汉果
罗汉果的栽植宜选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湿润、排水良好、背风向阳、中性到微酸性的壤土,穴深35~40厘米,按行株距2米×1.5米栽植,每穴施入堆厩肥、过磷酸钙10~15千克,并与底土混匀,上覆细土厚10厘米,在清明前后气温稳定在15℃以上的阴天进行,栽时每100株配3~5株雄株,以便人工授粉,然后每穴栽入小块茎2个,芽头向上,稍露出表土,再盖土厚7厘米左右。上盆用20~30厘米圆盆,盆土用园土、堆厩肥、腐叶土按6∶2∶2配合而成,用大块茎催芽苗,每盆1株。栽后在上搭架,架高1~1.5米。地栽在下种后开始搭棚架,架高1.7米,株旁插1根竹竿,以便上爬。块茎出土后苗高30厘米以上时开始绑蔓,将侧蔓摘除,以利主芽迅速生长。罗汉果的施肥应掌握花前少施,花后多施,重施的原则,每年追肥4~5次,每一次在4月中下旬,苗高30~50厘米时,追施速效氮、磷肥,促进幼苗生长健壮,一般每株追稀人畜粪水2~5千克;第二次在上棚摘除侧芽后,每株施入腐熟人畜粪水或饼肥水2千克,促进主蔓生长;第三次在盛花期,每株施腐熟饼肥水1千克,第四、五次在8、9月果实膨大期,每株施稀腐熟人畜粪水6千克,过磷酸钙1千克,草木灰250克。在6~8月,每月用0.3%磷酸二氢钾喷施一次,提高坐果率。主蔓上架后,在夏季开始摘心,促进多发侧蔓开花结果。并剪去弱蔓、枯蔓、病虫蔓,摘除生长过于茂密的叶片,利于开花结果。罗汉果在6~9月,每天早晨把开放的雄花摘下,用竹签刮取雄花粉,用毛笔轻轻地涂在柱头上,1朵雄花可授10~20朵雌花,以上午7~10时授粉效果好。罗汉果怕冻,当温度低于15℃时,植株逐渐枯死,因此,立冬前后,将主蔓离地面30厘米处剪除,并培土厚18~20厘米,上面再覆稻草,以防霜冻。翌年清明后将覆土稻草揭去,日晒3~5天后,使块茎早萌芽,早现开花。罗汉果的病虫害有叶斑病、根结线虫及黄瓜守等。叶斑病下部叶片多受害,先产生枯死斑,后向上蔓延,后生灰绿色霉状物,上散生小黑点。发病初期可喷50%多菌灵800倍或50%托布津1000倍,每7~10天1次,连喷3~4次。根结线虫在整地时每667平方米用3%甲基异硫磷5千克,撒于地面,翻于土中,发现虫瘤,及时摘除。黄瓜守发现时,可喷10%杀灭菊酯2000倍液。罗汉果花果期长达4个月,果实成熟期很不一致,一般授粉后60~75天即能成熟,当果毛变硬、果皮变老青色,果柄枯黄时采收。采时用剪刀将花柱与果柄剪平,晾放于地板上,发汗10~15天,等果皮变黄时,在40~50℃烘2天。当用食指轻弹果皮有响声时,即可,以身干、形圆、个大、坚实、摇摇不响、色黄褐色者为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25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