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绿化养护方案及措施有哪些?

绿化养护方案及措施包括草地的养护管理、园林树木的养护管理、花卉的养护管理和运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

绿化养护方案及措施有哪些?

1、草地的养护管理

草坪植物的修剪次数依不同的草种、不同的管理水平和不同的环境条件来确定:考虑到草种、季节、环境等因素,将草坪高度控制在5cm以下。根据草坪草的生长状况进行适当追肥。草坪适时进行浇灌,每次浇足浇透,浇水深度不低于20cm。

2、园林树木的养护管理

园林树木的养护质量标准是:园林树木树冠基本完整,主侧枝分布均称、数量适宜、修剪合理,内膛不乱,通风透光。花灌木开花及时、正常,花后修剪及时。绿篱、色块枝叶正常,整齐一致,绿地内无死树。园林树木施肥量应根据树木大小、肥料种类及土壤肥力状况而定。

3、花卉的养护管理

园林花卉的养护质量标准是:根据不同花卉植物的生态习性、生物学特性、应用要求和周围环境状况,进行养护管理,使其适时开花,花繁色艳。宿根花卉萌芽前及花谢后及时去除残花、残枝和枯叶,并加强肥水管理。花坛、花径和各种容器栽植花卉应及时灌水。及时中耕除草。

4、运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

目前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在园林中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近几年不论是新材质的应用还是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都给园林绿化事业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采用新的高效低毒农药,既解决目前园林绿化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许多难防治的病虫害,又比较环保,对环境污染小。

园林绿化现存的问题:

1、园林绿化的养护得不到重视

目前环境污染愈加严重,虽然相关部门强化了管控与治理力度,但仍旧是投入大而产出低。绿化则是较为长效的手段,并得到广泛地认可、使用。但部分地区仍旧重视建设而对后期养护较为疏忽,使得养护管理效率和质量都较为低下,很多景观都无法实现预期的绿化效果。

绿化工程想要顺利完工,必须满足相关绿化标准和居民对其具有的宜居性的要求。此外,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虽然重要,但后期养护同样关键。若绿化养护无法落实到位,植物的成活率便很难保证,其生长势较差,形态方面也无法实现造景效果。

2、绿化的养护工作缺乏专业团队

人们对于绿化养护的认知仍旧是简单劳作,认为只要可进行劳动便能胜任,没有必要进行养护培训。该观念严重制约了绿化养护整体水平的提升,使得养护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再加上相关管理规章、制度不够明确,责任不能实现有效落实,使得养护工作变成了无人负责的状态。

3、占绿、毁绿现象仍旧严重

现阶段,园林绿化相关的保护法律仍不完善,绿化相关部门虽有职责,但其管理的权限和执行上受到较多条件限制,因而导致较多占绿、毁绿现象的发生。例如,有人只顾个人利益,为开设店面而毁路伐树;在部分小区内,有人将绿地树木拴上绳子来方便其晒衣物。

还有的人将绿地破坏掉种菜。此外,相关部门并未对古树、名木等进行有力保护等等。这些破坏绿化的现象多而杂,使得养护单位很难进行执法保护,进而导致绿化遭到较大破坏。

绿化施工组织设计 (一) 工程概述 (二) 施工准备工作和工序衔接 (三) 本工程关键部分主要技术措施 1、 施工技术措施 2、 养护技术措施 (四) 施工进度计划 (五) 项目经理部组成及施工业绩 (六) 施工进度及质量保证措施 (七) 现场总平面布置和劳动力计划 (八) 施工机械配置及材料周转安排 (九)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合理化建议 (十) 合理化建议 一、 工 程 概 述 1、工 程 概 述 1. 工程主要工作内容 该工程招标范围为原种绿化苗木迁移、绿化苗木种植。 2. 工程施工条件及要求工程现场已基本具备“三通一平”,建设单位资金已落实,具备开工条件。根据工程招标文件、施工图纸和实际现场踏勘,制定出工程范围内各项目的最佳实施方案,力争在目标工期内完成该工程,同时做到工程安全文明施工。二、 施工准备工作和工序衔接 1、工程准备工作及总进度计划 工程项目施工准备工作按其性质及内容通常包括技术准备、物资准备、劳动组织准备、施工现场准备和施工场外准备。 1.技术准备 技术准备是施工准备的核心。由于任何技术的差错或隐患都可能引起人身安全和质量事故,造成生命、财产和经济的巨大损失。因此必须认真地做好技术准备工作。具体有如下内容: 1.1熟悉、审查施工图纸和有关的设计资料 1)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提供的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园林设计总平面、种植设计和城市规划等相关资料文件。 2)设计、施工验收规范和有关技术规定。 1.2熟悉、审查设计图纸的目的 3)为了能够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顺利地进行施工,生产出符合设计要求的最终园林产品(建筑物、构筑物或绿化),创造出符合设计要求的景观景象。 4)为了能够在拟建工程开工之前,使从事施工技术和经营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分地了解和掌握设计图纸的设计意图、结构与构造特点和技术要求,以及成景的关键部位与景观构成要素。 1.3熟悉、审查设计图纸的内容 5)审查设计图纸是否完整、齐全,以及设计图纸和资料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方面的方针和政策。 6)审查设计图纸与说明书在内容上是否一致,以及设计图纸与其各组成部分之间有无矛盾和错误。 7)审查设备安装图纸与其相配合的土建施工图纸在坐标、标高上是否一致。 8)审查设计图纸中的工程复杂、施工难度大小和管理水平能否满足工期和质量要求并采取可行的技术措施加以保证。 9)工程所用的主要材料尤其是植物材料、设备的数量、规格、来源和供货日期。 10)明确建设、设计和施工等单位之间的协作、配合关系,以及建设单位可以提供的施工条件。 1.4熟悉、审查设计图纸的程序。熟悉、审查设计图纸的程序通常分为自审阶段、会审阶段和现场签证等三个阶段。 11)设计图纸自审阶段。施工单位收到拟建工程的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后。应尽快地组织有关的工程技术人员熟悉和自审图纸,写出自审图纸的记录。自审图纸的记录应包括对设计图纸的疑问和对设计图纸的有关建议。 12)设计图纸的会审阶段。一般由建设单位主持,由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参加,三方进行设计图纸的会审。图纸会审时,首先由设计单位和工程主要设计人向与会者说明拟建工程的设计依据、意图和功能要求,并对特殊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提出设计要求;然后施工单位根据自审记录以及对设计意图的了解,提出对设计图纸的疑问和建议;最后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对所探讨的问题逐一地做好记录,形成“图纸会审纪要”,由建设单位正式行文,参加单位共同会签、盖章,作为与设计文件同时使用的技术文件和指导施工的依据,以及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进行工程结算的依据。 13)设计图纸的现场签证阶段。在拟建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施工的条件与设计图纸的条件不符,或者发现图纸中仍然有错误,或者因为材料的规格、质量不能满足设计,或者因为施工单位提出了合理化建议,需要对设计图纸进行及时修订时,应遵循技术核定和设计变更的签证制度,进行图纸的施工现场签证。如果设计变更的内容对拟建工程的规模、投资影响较大时,要报请项目的原批准单位批准。在施工现场的图纸修改、技术核定和设计变更资料,都要有正式的文字记录,归人拟建工程施工档案,作为指导施工、竣工验收和工程结算的依据。 1.5原始资料的调查分析 为了做好施工准备工作,除了要掌握有关拟建工程的书面资料外,还应该进行拟建工程的实地勘测和调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28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