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蔬菜种质资源研究对世界蔬菜产业发展有什么贡献?
中国是世界上蔬菜的重要起源中心之一,中国起源中心是许多温带和亚热带作物的起源地。主要有大豆、笋用竹、山药、甘露子、东亚大型萝卜、根芥菜、牛蒡、荸荠、莲、茭白、蒲菜、慈姑、菱、芋、百合、白菜、大白菜、芥蓝、乌塌菜、黄花菜、苋菜、韭、葱、蕹菜、莴芛、茼蒿、食用菊花、紫苏等。同时还是豇豆、甜瓜、南瓜等蔬菜的次生起源中心。有如此多的起源于中国的蔬菜,大大丰富了世界蔬菜种质资源宝库中的蔬菜种类及其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这一事实本身就说明了中国丰富多样的蔬菜种质资源对世界蔬菜产业发展的贡献。正如德国人柏勒启奈德(Bretschneider,1892)所指出的:世界各民族所种蔬菜及豆类,种类之多,未有逾于中国农民者。中国蔬菜业者不仅发掘、驯化和改进了起源于中国的蔬菜植物,也先后把其他起源中心传入中国的蔬菜植物进行了驯化和改良(刘红,1990)。
中国蔬菜中的芸薹属白菜类蔬菜对丰富世界蔬菜种类的贡献尤为明显。芸薹是榨油和菜食两用植物,自汉代已传到日本,16世纪传到欧洲。由它演化的白菜和大白菜,现今已为世界很多国家引种栽培,日本和韩国所培育和栽培的不同类型大白菜都源自中国。欧美栽培大白菜的记录见于1800年。据日本学者研究,自唐代开始,陆续传入日本的蔬菜种类有16种之多,除白菜类蔬菜外,还有芜菁、大蒜、苦瓜、大豆、黄瓜、茄子等蔬菜。中国对东南亚蔬菜的开发,早在公元600年左右开始从中国传入韭菜、芹菜等蔬菜(蒋先明,1987)。
自新中国建国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际的蔬菜科技交流大大加强。仅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蔬菜种质资源中期库,1986—1998年向国外124个单位提供或交换种质就有722份次,为生产和科研的需要,进行了有效的交流(李锡香,2002)。
近年,尤其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不少国外种子公司进入中国,除开展种子营销业务外,还在中国购置土地,招聘蔬菜专业技术人员,就地开展育种和良种繁育工作,客观上也起到推动和加速中国蔬菜种质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1.如何推动油菜花产业的发展
油菜花是一种很常见的植物,但是当春天来临时,大面积的油菜花盛开,一朵在黄灿灿,非常壮观美丽,也会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
油菜花是什么意思?
油菜花的花语
1.希望的到来:因为油菜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发芽,在接下来的春天,它会开出美丽的花朵,所以它象征着坚强的性格和春天的到来,这意味着只要我们坚持,生活就会充满希望,美好就会到来。
油菜花是什么意思?
2.正:**油菜花生机勃勃,**也是非常鲜艳的颜色,让人兴奋。所以它的花语也蕴含着积极乐观的精神,寓意着丰收的喜悦和幸福。
油菜花是什么意思?
3.加油鼓励:送油菜花给别人也是给对方加油。希望对方活得像油菜花一样努力。我相信,只要你努力,美好会如约而至。
:2.种植油菜花的经济效益
1.自然因素
农作物的生长很大程度上受自然因素的影响,种植区的土壤条件、天气条件、气候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就油菜而言,自然因素会直接影响油菜的产量。中国的油菜种植面积非常大,很多地区都适合油菜种植。虽然中国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干旱、降水、病虫害对油菜种植的影响和威胁仍然不可避免。比如青海省,属于高原气候,气温凉爽,非常适合油菜种植。油菜一直是青海省大部分地区最适宜种植的作物,在高产、抗灾、栽培等方面优势明显。但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高原气候也出现了较大?在这种情况下,缺水、气候变暖等一系列自然因素发生变化,油菜产量大幅下降,直接影响油菜种植的经济效益。
2.市场因素
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与国际市场的贸易越来越频繁,贸易的比重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油菜市场上,国外低价油菜籽大量涌入,本地油菜籽需求锐减,最终导致油菜籽供求关系发生很大变化。从价格上看,可以实现油菜种植的有效调整。在实际调整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农民的经济收入,保证农民有足够的油菜种植积极性和充足的市场供应。另外,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的经济政策来调控油菜种植,也可以达到非常好的调控效果。中国美国的农业政策一直比较重视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缺乏对油菜等经济作物的重视,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最终影响油菜种植的成效。
3.油菜花产业该怎么发展
甘蓝型油菜是人们经常使用的调节剂,有很好的增产效果。然而,一些农民对油菜素的真实用法有些模糊,导致在使用时产生误解,导致无效果或减产的问题。
甘蓝型油菜广泛应用于大田作物、水果和蔬菜。它能促进细胞分裂,增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提高开花座果率,增加作物产量。很多农民说,既然芸薹属已经广泛推广使用,为什么还有误解?
1.芸苔和叶面肥不一样。
白菜型油菜可用于拌种和叶面喷施。当它作为叶面喷施时,很多农民常将其作为叶面肥,经常使用。我们常用的叶面肥有氨基酸、磷酸二氢钾、硼砂、螯合钙等。主要用于补充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但芸苔素不同于叶面肥,因为它不含营养成分,主要起调节作用。因此,两者可以不要互相替代。但也有农民问,为什么经常和氮磷钾等化肥混在一起,因为不属于叶面肥?
甘蓝型油菜能促进细胞分裂,与叶面肥混合使用,能提高养分吸收,共同促进作物生长。比如花生生长后期,根系吸肥能力弱。喷施油菜素和磷酸二氢钾可以延长上部叶片的功能性,防止早衰,促进荚果成熟。
油菜素和叶面肥的混合物是一种很好的增产配方。此外,芸苔素还可与一些中性或酸性农药混用,如芸苔素加吡唑醚菌酯加磷酸二氢钾,可防病增产。
2.唐不要盲目增加剂量。
很多作物因为生长在逆境下而减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芸苔素可以增加作物的抗性,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如果说作物本身长得比较壮,使用效果不一定能直接看到,农民就会忽略它的作用,开始增加化学药剂的用量和使用次数。当芸苔素使用次数过多或过量时,也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一般在整个生长过程中使用2~3次。
夏天种玉米,有些地块会出现短穗缺粒的情况,主要是因为8月授粉期处于高温。如果种耐热性差的品种,产量会降低。如果在玉米生长前期喷施1-2次芸苔素,会提高玉米的抗逆性,降低温度对玉米授粉的影响。
给作物喷洒甘蓝型油菜是有效果的,但不能夸大其效果。它可以与其他肥料或农药混合使用,以达到良好的效果。使用时也要注意不同作物的用量,避免出现过量的情况。
:12月010-10月10日露天油菜可以种植。
1.浇水抗旱
适时抗旱浇水是保证油菜早栽壮苗的关键措施。在有灌溉条件的田地里,在田地里修建排水缺口,用大水漫灌,直到与畦面平齐,然后将水排出,为移栽和种植创造水分,促进幼苗生长。也可以因地制宜。种植后彻底浇灌种植水,然后每天早晚人工浇灌活油菜树,以后视旱情发展情况隔天浇灌。
结合抗旱性,将30-100倍的中华田阳杨根氨基酸和腐植酸溶液施入油菜根部,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油菜抗逆性。
2.施足基肥。
对前期未施肥或底肥不足的田地,分二三条或撒施44%(19-18-7)的中化动力复合肥25-30公斤/亩。干旱施肥后,畦面一定要浇水透水。
4.油菜花发展现状
油菜花香,天然油菜花粉甜。
花两性,4片花瓣排列成十字形。雄蕊通常有6枚,4枚长,2枚短,通常称为四强雄蕊。雌蕊由两个心皮组成,子房位于上侧。茎圆柱形,多分枝;叶互生,大,深绿色,没有叶柄和托叶;在三月和四月,茎尖上有花,总状花序,四个花萼,黄绿色,四个**花冠,呈十字形。果是长角果。夏天成熟时裂开撒籽,紫黑黄。
油菜花有四片花瓣,整齐地围绕着雄蕊,个性简单。花瓣非常精致,线条细腻,没有熟练的雕塑家能雕刻出来。中间的雄蕊弯在一起,好像在窃窃私语。它的根很坚韧,叶子很厚,和种植它们的农民一样简单粗糙。
扩展数据
中国油菜产业的发展油菜是中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其种子含油量为33%~50%。1995年以来,年种植面积1亿亩,油菜籽年产量近1000万吨,占油料作物(不含大豆)总产量的40%~45%;同时还生产600万吨左右的菜籽粕。蛋糕的蛋白质含量高达40%。菜籽蛋白氨基酸组成合理,赖氨酸含量与大豆相当,而赖氨酸、蛋氨酸等含硫氨基酸含量高于大豆蛋白。是国内最大的待开发利用的优质饲料蛋白源。
油菜可以用来提取食用油和饲料,在食品工业中还可以用来制作人造黄油和人造蛋白。还广泛应用于冶金、机械、橡胶、化工、油漆、纺织、制皂、造纸、皮革、医药等行业,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5.如何推动油菜花产业的发展和发展
(1)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大对“三农”的投入,重点抓好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合理配置,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尽快改变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局面;通过优化结构增加收入,继续抓好农产品优势区域的布局规划和建设,加大支持粮食生产发展的力度,促进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形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性互动格局收入。
(2)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一是发挥区域优势,做大做强特色农业。要分类施策,重点推进,扩大观光农业、设施农业、品牌农业等新兴产业发展。从而形成规模发展效益。以重点优质商品粮和特色农产品建设为突破口,着力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升级。二是着眼全市农业生产区域布局,立足优势,加快农业产业带建设,实施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三是发展壮大一批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四是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提高效益为落脚点,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全面提高农业整体素质。
(3)规范农资市场管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各种补贴和粮食价格上涨给农民带来的好处。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对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和流通环节的监管,进一步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降低生产成本,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业生产资料的行为,严格控制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成本和市场定价,真正让利于农民,保护农民利益。有关部门要全面规范监管机制,规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价格和质量的监管,减少农民经营风险和生产成本,引导农民多施农家肥。
(4)继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和对农民的补贴,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按照严格的政策法规。两项补贴quo
6.如何推动油菜花产业的健康发展
年200亩油菜的成本大概是购买油菜种子、化肥、租地、野化的成本,一年大概2万左右。200亩平均亩产800-1000斤左右。按照市场价三块钱一斤计算,种植200亩油菜的种子收入约为24-30万元。除去资本,这200亩地只能赚15-2亿。
7.油菜花种植效益
甘肃青海的油菜籽最好!
我国春播油菜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等西北省份。秋冬油菜播种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江西、湖南、重庆等省。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江苏、浙江、上海等地盛产油菜籽。由于各地气候和土壤的差异,油菜每年的收获时间也不同。一般长江上游比中游早15天左右。
8.如何推动油菜花产地的油菜花产业的健康发展
中国种植业现状与展望。谈三个方面。
一、中国种植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政府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规划和“三农”政策。用更少给予更多,给予更多,并出台了一系列直接有力的支农惠农政策,包括取消农业税、特产税和牧业税,实施粮食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农民,这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生产。在这些方针政策的指导下,我国种植业的发展应运而生。
历史上难得的好形势。概括起来,主要有六个方面的成就:
一是粮食生产实现恢复性发展。2004年以来,粮食生产保持了持续增长的良好势头,扭转了前五年持续下降的局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粮食播种面积稳步增加。2006年达到15.82亿亩,2004-2006年累计增加9119万亩。二是单位收益率创历史新高。2006年亩产达到314.4公斤,三年增加了25.6公斤。三是总产量快速增长。2006年达到9950亿斤,三年共增加1337亿斤。今年有望。
连续四年增产,粮食产量有望突破1万亿斤。
二是经济作物持续稳定增长。2006年棉花产量达到675万吨,糖产量达到1.1亿吨,均为历史最高水平。出油率连续三年突破历史。同时,蔬菜、水果、茶叶、蚕茧等经济作物产量提高,总产量增加,质量优化,出口稳步增长。
很长。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保持协调发展,这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三是区域生产格局初步形成。优势产品生产在空间上日益集聚,涌现出一批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专业化生产区。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分别占全国86%、92%、62%、53%的九大优势产业带初步形成。棉花形成了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三大棉区,占全国的98的总面积;长江流域油菜产业带面积占全国的85%;广西中南部、云南西南部、广东西部三个甘蔗产业带,面积占全国的89%。渤海湾和西北黄土高原两大苹果产业带面积占全国88%。长江中上游加工三大柑橘产业:赣南-湖南南部-广西北部的甜橙、鲜脐橙和浙江南部-福建西部-广东东部的宽皮橙。
占全国的49%。
第四,园艺产品的竞争力不断增强。中国园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自中国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五是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新进展。通过积极推进资源密集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发展,种植业发展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一是优良品种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四大粮食品种综合优质率达到61%;抗虫棉推广面积占棉花总面积的70%;双高甘蔗和双低油菜籽分别达到90%和80%。二是农业投入品利用率进一步提高。高效施肥、高效施药和农田节水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不仅有效促进了节本增效,也对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主的高效施肥技术应用面积已达6.4亿亩,相当于我国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三是鲜活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通过不断完善常规监测、动态管理、产品认证和质量追溯体系,蔬菜、水果、茶叶等食用园艺产品
农药残留得到有效控制。
第六,种植功能日益拓展。一方面,种植业作为农业的基础产业,保障有效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功能进一步增强收入。另一方面,种植在生态保护、观光休闲等方面的功能日益显现。在一些大中城市的郊区,种植已经成为一个绿色的城市。
色障和观光农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增长点收入。
二、中国种植业面临的突出问题
虽然中国我国种植业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总体上仍处于传统种植业向现代种植业转变的阶段,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不可忽视。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首先,资源约束日益收紧。资源短缺是中国的基本国情。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与此同时,耕地与水资源的矛盾更加突出,成为制约种植业发展的突出问题。耕地的主要矛盾是总量不足和质量下降。中国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为1.39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而且还在逐年减少。现有耕地中有三分之二是中低产田,存在养分失衡、肥效下降、退化严重等问题。水资源的主要矛盾是总量不足、分布不均、利用率低。中国美国人均水资源不足20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夏季年降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淮河以北耕地面积占全国近2/3,水资源量却不到全国的1/5。同时,由于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农业灌溉用水平均每立方米、每亩每毫米产出1公斤粮食。
0.5公斤粮食是靠降水生产的,只有发达国家水平的一半。
二是农业灾害威胁加剧。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受全球变暖影响,气象灾害和病虫害发生严重,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气象灾害方面,每年农作物受灾面积7亿多亩,约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3,成灾率50%左右。因干旱、洪涝、台风、低温冻害等气象灾害造成粮食损失约1000亿斤,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元。据我部统计,2004年我国因气象灾害损失粮食610亿斤,2005年达到690亿斤,2006年增加到894亿斤。从今年1月到9月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36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