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灾后恢复生产技术要点有哪些?应采取哪些有效救灾措施
一、补救措施
(一)清沟排水。受淹田块退水后,要开田块四周围沟和纵横向腰沟,对大田块要增加腰沟密度,缩短蔬菜作物受水淹的时间,防止沤根烂根。尤其是大棚四周要深开排水沟,防止棚内积水,并及时加固、修复受损设施和棚膜。
(二)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田间残留的杂物;对沾染泥污的植株可用清水小心洗除;对倒伏的植株要及时扶苗固定;对于已经感病的植株及时清除。同时,要做好植株调整工作,及时疏除过密的枝蔓、老叶、枯叶、病叶、病果等,以加大通风量,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三)追施肥料。长时间的雨水冲刷,土壤肥料流失较多,要抢有利天气进行补施薄肥。但蔬菜恢复正常生长之前,不能施速效化肥,可结合防病,喷施2-3次磷酸二氢钾叶面肥,待蔬菜恢复正常生长后,及时中耕追肥,宜采用少吃多餐的施肥方法,施肥量由少到多,由淡到浓。大棚内补充肥水,最好采用滴灌,不可大水漫灌。
(四)耕地晒垡。雨后土壤易板结,应在土壤利水后及时进行浅中耕晒垡,以促使土壤熟化疏松、改善结构,促进根系恢复生理功能,提高吸水吸肥保墒能力。夏季土壤晒垡时间以15天以上效果较好。
(五)防治病虫害。暴雨灾后易导致蔬菜物理性损伤,加上田间湿度较大,伤口极易感染病菌,易造成病害流行。要抢晴及时用药,有针对性地进行一次疫病、霜霉病、软腐病、根腐病、白粉病、叶霉病、蔓枯病、炭疽病等易发病害的防治,所用农药宜选择内吸性或速效性的品种。如芋头的疫病、西瓜的炭疽病、茄子的褐纹病、淮山的褐斑病,应及时对症下药,喷杀菌剂2-3次防治病害。
二、补(改)种措施
(一)补种速生蔬菜。洪涝灾害过后,易引起田间蔬菜瓜果的腐烂,对仍有商品价值的蔬菜(尤其是瓜果类),要及时采收上市,减少损失。灾后被毁绝收田块要及早安排下茬蔬菜生产,尽快抢种补播,可根据市场行情,因地制宜抢播速生叶菜,争取尽快上市,保障蔬菜供应。
(二)改种秋冬蔬菜。对受到洪水浸泡时间过长,不能恢复正常生长,已失去管护价值的蔬菜,洪水退后,应抢晴天及时清理菜地,并亩撒生石灰300-400斤杀菌消毒,抓紧时间改种经济效益高的蔬菜,如番茄、茄子、芥菜、夏萝卜、瓜类、豆类。8月至9月正值我市秋冬蔬菜大秋播季节,可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大白菜、甘蓝、萝卜、莴笋等大宗蔬菜品种排开安排生产。
一、选用无病床土
苗床选择在背风向阳、地势高燥的地方。床土最好使用比较肥沃的、连续5年未种过茄果类、瓜类及十字花科蔬菜的大田土,土质以沙壤为好,并且要注意选择l3~l7公分以内的表层土。忌用园土作床土。为防止土壤带菌传病,可对床土进行消毒处理,其消毒处理方法很多,常用的有:
l.多菌灵消毒 每l000千克床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30克,处理时,先把多菌灵配成水溶液,接着喷酒在床土上,拌匀后用塑料薄膜严密覆盖,一般经2~3天即可杀死土壤中的枯萎病等多种病原菌。
2.福尔马林消毒 先将福尔马林、水、床土按l:l00:4000~5000的比例喷拌均匀,然后堆起,上面覆盖塑料薄膜,闷2~3天后再把薄膜揭开,促进药气散发。这样,经1~2周即可使用。另外,为防止种子带菌传病,可用50%多菌灵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3%。
二、浸种、催芽
用55℃温水浸种l5分钟,不断搅拌,至水温降到30℃左右为止,然后在室温下浸种、催芽。不同蔬菜浸种、催芽的时间有所不同。在适宜的条件下,黄瓜需36一48小时、白菜及甘蓝36小时左右、茄子6一7天、辣椒5一6天、番茄2一4天、西葫芦6一8天。催芽时,十字花科蔬菜(如甘蓝、白菜、萝卜等)种子小,以胚根突破种皮为宜,茄果类蔬菜(如茄子、辣椒、番茄等)以不超过种子长度为宜。瓜类(如黄瓜、苦瓜、冬瓜等)种子可催短芽,也可催长芽l一2公分 。
三、苗床管理
播种前浇透底墒水,撒种均匀,见露籽再撒些药土,然后覆盖遮阳网或稻草保湿促全苗,最后盖上薄膜闷几天,直至秧苗露芽。播种后、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温度控制在20一35℃,空气相对湿度保持85一90%。出苗时出现戴帽苗,可先喷水,待种壳吸湿后,用毛刷轻轻将种壳刷掉。整个苗床期都适当控制浇水,土壤表土发白很干燥时,可一次性浇透水。平时尽量减少浇水次数,以免秧苗徒长。合理增施磷肥,提高秧苗的抗寒能力。注意通风换气,防止苗床内空气湿度过大和有害气体危害蔬菜秧苗。在保证苗床温度的情况下,尽量增加光照,使秧苗生长健壮。适时早分苗,防止分苗过晚造成伤根死苗。对老化苗,每平方米苗床喷施0.2%喷施宝或300一500倍磷酸二氢钾,以刺激秧苗生长。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36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