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2014年渔业科技示范户技术指导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统改革与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水平,完善以“包村联户”为主要形式的工作机制,推动科技入户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建立技术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塘、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长效机制,提高科技示范户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池塘增产、渔民增收。现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年度技术指导方案。

2014年渔业科技示范户技术指导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育科技示范户建设为核心,构建我市渔业科技能力的示范体系,提升水产养殖户的科学种养水平,全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构建新型农业科技体系,保障主要水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径。

二、目标任务 

1.本人共负责联系**办事处、**镇、**镇等10户水产养殖户,开展水产技术指导工作,及时将新技术、新品种送到农户手中,提高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

2. 加大宣传培训。根据联系户对水产技术的需求,负责组织本人联系的养殖户参加单位集中举办的培训班,发放技术材料,把技术、政策、信息传授给联系户和示范户。

3.通过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养殖户科技水平,促进渔业科技的应用,不断提升渔业生产养殖的科技含量,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发展目标。

4、全年进村入户指导次数不少于10次,并积极撰写上报信息,与科技示范户签协议书,并把各项物化补贴及时兑现到示范户手中,落实好惠民政策。

三、推广主导品种

渔业主导品种:四大家鱼等优质高产品种、光倒刺鲃、光唇鱼、河蟹、南美白对虾、翘嘴红鲌、牛蛙。

四、主推技术

(1)淡水池塘健康养殖技术。(2)大中型水面移植增殖技术(山区水库高效养殖技术)。(3)休闲垂钓鱼塘经营管理。

五、工作指导

1、按照示范户建设内容,制定示范户技术指导工作方案。

2、做好苗种投放。投放鱼种前,修整加固塘埂堤坝,清除过多淤泥,清塘消毒(每亩75公斤生石灰全池泼洒),池底暴晒冻融。鱼种放养时间宜早不宜迟,选择气温较低的晴天,挑选优质大规格鱼种,放养品种搭配比例合理,投放数量根据水源条件、增氧设备、养殖技术等综合考虑。投放鱼种时做好鱼体消毒。

3、科学投饲,饲料投放采取“四定”(定时、定量、定质、定位)投饵原则。

4、加强日常管理,坚持巡塘,做好水质调节,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避免造成损失。做好池塘日志,对养殖生产及饲料、药品等投入品使用进行记录,并归档保存,便于积累经验,完善养殖技术,提高管理水平。

5、做好病害防治。坚持健康养殖模式,做好鱼病预防工作,特别是夏季高温季节定期池水消毒,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

6、休闲垂钓鱼塘管理要注重做好病害防治,定期消毒,根据池塘存鱼情况定期补充适钓商品鱼。指导大鲵等特种水产品养殖做好繁殖、度夏越冬等关键技术环节有关措施。

六、总结验收。

对全年技术指导工作进行总结,把联系户和示范户实施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形成总结材料,等待上级验收。 

鳗鱼养殖管理和疾病防控问题一直困扰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而工厂化健康鳗鱼养殖是采用现代工业技术、生物技术等的无公害健康鳗鱼养殖生产模式。采用半自动或全自动系统进行健康鳗鱼的高密度养殖,全程实行半封闭式或全封闭式管理。鳗池的选择。选择通风、阳光充足、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交通便利的养殖场。鳗池采用水泥池和温室结构养殖。鳗池消毒。鳗鱼苗下池前用过磷酸钙对新水泥池进行消毒,存满水后按每立方米水1kg的比例加入过磷酸钙,在池中浸泡1~2天,放出旧水,注入新水,然后放苗。

鳗鱼苗体质娇弱,在收获、暂养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因磨损而感染和诱发细菌性疾病。因此,放养时必须进行消毒,以增强鳗鱼苗的抗病能力。消毒方法采用碘制剂或食盐在整个池塘中喷洒药浴,消毒时间在鳗鱼苗下池后当天晚上进行。流水水泥池养殖自然条件较好,鳗鱼苗放养密度为900~1000g/m2,低密度放养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但在放养鳗鱼苗前,需要将尼龙袋放入池塘,当袋温接近池水温度时,再将袋取出放入池塘,以加强鳗鱼苗对环境的适应。养鳗初期,全池均匀投喂红虫,开始一天四次,后逐渐改为早晚各一次,日投喂量为鱼重的5%左右。

在养殖过程中,应训练鳗鱼苗。通过在鳗池附近搭建饲料台,训练鳗苗从分散到集中、从夜晚到白天、从天然活饵到人工配合饲料的进食。由于鳗鲡苗的生长发育速度不同,每50天左右分离一次鳗鲡苗,即挑出个体小鳗鲡苗,分等级饲养,以保证鳗鲡苗具有相对整齐的规格。对所辖区域内的鳗鱼养殖进行普查,调查掌握青塘污水的数量、面积、品种、方式、日常管理、排放周期和流向,并做好动态管理登记。通过政策引导和项目资金支持,引导农民提高健康养殖水平,增强水产养殖尾水处理能力,实现生产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实施鳗池标准化改造,提高循环水利用率和取排水处理设施,支持生态沟、生态池等尾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推进智慧养殖,引导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鳗鱼养殖生产深度融合,开展数字渔业示范。

养鳗企业应当配备与养殖水体和生产能力相适应的水质在线监测、水生生物检测等水处理设施和相应的基础仪器设备;应建立水产养殖生产档案,填写《水产养殖生产记录》,记录水产养殖品种、种子来源和生长、饲料来源和投喂、水质变化、疾病发生、主要症状、用药名称、时间和剂量等。《水产养殖生产记录》应当在水产品全部售出后保存2年以上。加快水产养殖节水减排工作,鳗鱼企业水产养殖用水应使用天然水,不得乱采地下水。水产养殖尾水处理应采取进排水改造、生物净化、人工湿地、种植水生蔬菜和花卉等技术措施,促进水产养殖尾水资源化利用或达标排放。建立健全水产养殖投入品备案制度,加强水产养殖用药指导,严格执行兽药安全使用规定、兽药处方和饲料使用管理制度,加强水产养殖投入品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非法使用药物、非法使用其他投入品、向水产养殖水域投放生产和生活垃圾、不合理处理污染或含病原体水体和水产养殖死亡生物等行为。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38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