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棉花苗期管理技术

棉花苗期管理技术

答案:

棉花苗期管理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土壤准备:在棉花苗期前,应该进行适当的土壤处理,如耕翻、松土、施肥等,以保证棉花苗期的健康生长。

2. 控制温度和湿度:棉花苗期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温度应该在20℃~30℃之间,湿度应该保持在60%~70%之间。

3. 控制灌溉量:在棉花苗期,应该适当控制灌溉量,避免过度灌溉造成土壤积水、根系窒息等问题,同时也要保证棉花苗期的水分供应。

4. 防治病虫害:在棉花苗期,应该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病虫害对棉花苗期的危害。

解释:

棉花苗期是棉花生长的关键时期,也是棉花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对棉花苗期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对于保证棉花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棉花苗期的管理中,需要充分考虑棉花的生长特点和环境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适当施肥、控制灌水量、防治病虫害等,以保证棉花苗期的健康生长。

拓展内容:

棉花苗期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在棉花苗期管理中,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选用健康的种子:棉花苗期的健康生长需要选用健康的种子,以保证棉花苗期的正常生长。

2. 适当施肥:在棉花苗期,应该适当施肥,以供应棉花的营养需求,但施肥要适量,避免过度施肥,造成土壤肥力过高,影响棉花生长。

3. 做好灌溉管理:棉花苗期需要适量的水分供应,但是灌溉过度会导致根系窒息,影响棉花的生长。

4. 做好病虫害防治:棉花苗期易受病虫害的危害,需要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避免病虫害对棉花苗期的危害。

5. 控制温度和湿度:棉花苗期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保证棉花苗期的健康生长。

需要及时打尖和折棉花根底下的枝叶,这项管理十分重要的,也是需要经验的,棉花丰收就需要有经验遗传,才能开出又白又大的棉花,就能激起人们的积极性。

一般播后5~7天出苗,当出苗率达到八、九成,子叶平展后,晴天可在10时以后于床两端揭膜散湿降温。当日最高气温在24℃以上时,中午应揭膜降温防灼苗。

棉苗在子叶至真叶期时,揭开苗床两头薄膜通风散湿。对苗势较旺的苗床要抢晴天晒床2~3天,昼揭夜盖,以晒床至表土发白,苗茎1/3变红为宜。此后,晴天塑膜昼揭(可开两头)夜盖,遇低温寒潮,应全天覆膜防冻害死苗,做到苗不移栽,膜不离床。结合晴天揭膜,喷施防立枯病、炭疽病等疫病的农药。

在棉苗出真叶前后或移栽前10天左右搬钵,大小苗分类摆放,边搬钵边于钵间、钵面及苗床四周回填细土。视钵土墒情及时补充水分,也可用浓度很稀的人粪尿喷施,防肥水短缺弱苗,切忌浓度过高。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769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