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茄子苗期如何管理,早春茄子苗期管理技术
茄子种植看似简单,实则不容易。
稍不注意,管理不当,就会造成减产。
那么,早春茄子苗期如何管理呢?早春茄子苗期管理技术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早春茄子苗期管理技术1、温度管理:从播种到定植分成5个阶段。
播种到出苗:温度要高,白天28℃~30℃,夜间18℃~20℃,电热温床把温度调到25℃左右,温室薄膜密闭,草苫晚揭早盖,促进幼苗快出土;出苗到分苗移植:白天20℃~28℃,夜间15℃~18℃,电热温床把温度调到20℃左右,种子出土时,把地膜揭除,幼苗出齐后,要注意给以充足的光照;缓苗期:白天保持25℃~30℃,夜间18℃~20℃,促进幼苗尽快出新根恢复生长;缓苗到定植前:白天20℃~25℃,夜间15℃~20℃;定植前8天~10天:降温炼苗,白天20℃左右,夜间10℃~15℃。
2、分次覆土:在冬季蔬菜育苗中,覆土具有保墒、增温、防止种子带皮出土等多种作用。
茄子育苗中覆土的时期分别在种子顶土要出苗时,幼苗出齐苗后,以及每次间苗和浇水后。
整个育苗期覆土2次~4次,每次使用的土要提前准备,在温室内预热过筛后使用。
每次覆土厚度0.2厘米0.3厘米,尽量均匀一致,在晴天中午或下午进行。
3、及时间苗除草:分苗前间苗两次,第一次在两片子叶展平时尽早进行,将密挤处的苗疏开,不留双棵,苗间距达1厘米左右;第二次在第1片真叶展开后进行,淘汰劣苗,使苗间距达2厘米左右。
间苗的同时要拔除杂草。
4、及时分苗移植:在幼苗长到3片~4片叶时进行分苗。
分苗苗床的准备与番茄育苗相同。
每平方米苗床施腐熟农家肥10千克左右、过磷酸钙50克~100克。
土粪充分混匀后耥平待分苗。
分苗方法:选晴天,从分苗床一端开始,按12厘米行距开沟浇水,沟内按12厘米株距植苗,然后再浇一次水后覆土平沟,依次逐行进行分苗移植。
分苗时注意三个问题:一是要浇足水。
分苗后整个苗床表土要求全部润湿,如果有干土说明用水不足,如果床土成泥状,说明水过多。
二是植苗深度以保持幼苗原入土深度为宜。
植苗过深缓苗慢,甚至发生死苗。
三是注意淘汰畸形苗和弱苗。
用塑料钵分苗营养土配制比例:肥沃大田表土60%、腐熟农家肥40%,每立方米再加腐熟鸡粪10千克~15千克、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克~100克,各种材料混合均匀过筛后使用。
分苗前3天~4天,将钵内装营养土六七成,整齐地排到苗床上,在分苗前1天~2天浇透水,盖地膜保湿升温。
向营养钵分苗时,在每个营养钵中间植入一棵壮苗,植好后喷水浇透。
5、中耕松土:在苗床直接分苗,分苗后2天~3天,苗床会因土壤水分的蒸发产生裂缝,要及时将表土挠松耥平,加强保墒,提高地温,促进幼苗根系生长。
中耕2次~3次,宜浅不宜深。
6、水肥管理:茄子苗期的水分管理,主要在播种和分苗时浇足水。
幼苗生长期用水要慎重,不然会导致苗期病害发生或引起幼苗徒长。
不过茄子幼苗生长缓慢,苗期长,如果出现幼苗生长过慢、叶片小而厚、幼苗无生机,说明缺水,要选择晴天上午向苗床或营养钵适当补水。
苗期生长所需肥料主要靠床土或配制的营养土供给,一般不需再施肥。
如果幼苗出现缺肥症状,可配合浇水,叶面喷施0.2%-0.3%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
每6天~8天喷一次,根据苗情喷3次~4次。
7、倒苗:用塑料钵育茄子苗,当秧苗出现明显大小不一致时,可将大小苗通过倒一倒位置,大小归类,分别水肥等管理,促使秧苗生长一致。
8、囤苗:在苗床上直接培育的茄子苗,于定植前6天~7天把苗床浇透水,经过2天~3天,苗床土便于切块时,按秧苗营养面积(株行距)进行切块起苗。
将起出的带坨秧苗排放在苗床上,用细土把土坨之间的空隙封农业论文住,放置4天~5天后定植。
通过囤苗,可以有效地控制秧苗后期的拔高徒长,土坨不容易散坨,护根效果好,定植后缓苗快。
芦笋春季育苗很关键,芦笋春季育苗技术要点有哪些?
菜苗种植技术如下:
1、育苗时间:蔬菜种子育苗,最好是选在适合的时间,周边气温适宜的情况下,种子发芽出苗的可能性才会大,可以选在春秋两季育苗。除春秋两季外,其余的季节也能育苗,但是要保证好周边的温度。
2、准备土壤:在蔬菜种子育苗之前,应该先准备好育苗的土壤,可以使用育苗盘来育苗,使用配制好的营养土来播种育苗。准备好之后,可以将容器和土壤进行消毒,彻底杀死细菌和虫卵。
3、种子催芽: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和自身喜好确定好蔬菜的种类,购买好优质的种子,提前对种子做好催芽,促进种子尽快发芽。可以挑选好饱满、充实、健康的种子,将种子放在温水中清洗浸泡,去掉种子上的细菌,也促进种子吸水,之后将种子捞出来,放在温暖处催芽。
4、播种育苗:整理好土壤,将种子均匀播种到土壤中,覆盖一层薄土,喷水保持湿润,温度保持适宜,促进种子出苗。
5、移栽种植:准备好种植的土壤,等到蔬菜小苗生长稳定后,可以将蔬菜小苗移栽种植到土壤中。移栽后要注意好养护,促进蔬菜小苗适应生长。
芦笋的栽培技术:育苗、定植、田间管理、采笋等四大技术环节。1、栽培芦笋,选择土壤疏松、土层厚的砂壤土。涝洼地、冷浆地及土壤板结的粘土地不宜栽植。当小苗长到20多厘米的时候就可以移栽了,移栽前先填20厘米的土,然后放腐熟的有机肥,然后再填土至盆口20厘米,将土壤和肥料搅拌均匀,然后定植,浇上定植水就可以了。
芦笋是一种多年生宿根类作物,其嫩茎营养丰富,口感好很受欢迎。芦笋一次种植可连续收获20年左右之久,所以种植前一定要选择好地块,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芦笋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肉质根,茎分为地上茎和地下茎。地上茎在冬季枯萎而以地下茎在土中休眠越冬,春天由地下茎抽发嫩茎供食用。
芦笋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原产地地中海及小亚细亚地区,已经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了。现在世界各国都有种植,其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蔬菜之王”的美誉。采用种子繁殖的话,那就先要用温水把芦笋的种子浸泡两三天,记得要勤换水哦。这是因为芦笋种子的外皮很坚硬,浸泡一下利于其发芽。浸泡好了之后就想育苗,之后在移栽定植。
芦笋适应性很强,在全世界很多地区都有种植,但是我国北方地区种植的芦笋要比南方的品质好一些,主要是由于北方芦笋生长时间较长,水分含量要比南方的芦笋少,有着长、多、粗的根系特点,再加上芦笋还是一种怕涝又比较耐抗旱的植物,所以种植户最好选择透气性比较好、排灌水良好、泥层比较松比较厚又不容易板结的田地种植芦笋。芦笋对温度的适应性很强,既耐寒,又耐热,从亚寒带至亚热带均能栽培。而种植芦笋前先科学育苗,长至一定高度时进行移栽,并及时做好管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26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