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苗期常见病害有哪几种?该如何防治?
蔬菜苗期常见病害有哪几种?该如何防治?
蔬菜育苗过程中生理性病害常有发生。
那么蔬菜苗期常见病害有哪几种?该如何防治?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下蔬菜苗期常见病害以及防治方法,一起看看吧!
一、蔬菜苗期常见病害
1、猝倒病发生于秧苗出土前至出土后的20天内,是由于病原菌侵入下胚轴,呈现水渍状,引起苗腐烂,导致不能出土;幼苗茎基部受害时候多呈现水渍状,严重的纵向缩成线状倒伏;土壤潮湿时候,倒伏苗床周围附近土壤多出现白色、棉絮状菌丝。
2、立枯病立枯病多发生于蔬菜苗期的中后期,主要危害茎基部,在基部产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然后逐渐凹陷,扩展后环绕幼茎,造成病部缢缩、干枯而死,但是不倒伏故称“立枯”。
在土壤潮湿时,病部长出稀疏、淡褐色、蛛网状菌丝。
3、根腐病主要危害幼苗根尖部和根颈部,发病时病部位呈现水渍状,不缢缩,浅褐色、深褐色或红色斑块,严重时候腐烂软化,病苗萎蔫枯黄而死。
4、沤根病沤根病主要危害幼根,使得根皮锈褐色导致不发新根及不定根,易于拔起;病苗根部呈现褐色腐烂、干朽;地上部份生长缓慢,直至变黄枯死,腐烂。
二、发病因素及传播因素
蔬菜苗期病害与苗床土壤温湿度有很大关系,低温、高湿和土壤过份干燥有利于病害的发生;苗床地势低洼、土壤粘重、光照不足、通风性能差、排水不畅利于病害的发生。
另外,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浇水过量,偏施氮肥,苗床加温不匀易诱发病害的发生。
苗期病害主要来自于带菌土壤和病残体。
腐霉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孢子形式的方式越冬,然后通过雨水、农事以及使用带菌粪肥传播蔓延。
种子播后吸水浸透24~48h后,卵孢子、厚垣孢子等越冬菌体开始萌发侵入萌芽的种子,引起种腐、根腐和出苗前芽腐;出苗后侵染茎基部,引起猝倒和立枯。
腐霉菌和丝核菌可直接侵入,镰孢菌从伤口侵入。
侵入后,病菌在植株受害部位发育繁殖,不断产生新的子实体,进行再侵染。
因此要防治好苗期病害一定要注意土壤消毒、苗床管理和外入物体(肥料、农具等)的消毒工作。
三、蔬菜苗期防治措施
1、苗床管理施足基肥,氮、磷、钾配合施用;播种均匀;调控苗床温、湿度;及时剔除病、弱苗。
2、床土消毒可单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拌种灵,恶霉灵,也可用敌磺钠与代森锌等量混合等药剂进行土壤消毒。
3.种子处理恒温水浸种,或1%盐水消毒,或用多农药浸种,生防制剂处理种子。
4.化学防治药剂有铜氨合剂、百菌清、甲霜灵、代森锰锌、恶霉灵、霜霉威盐酸盐等。
土壤酸化的治理除控制氮肥用量、少用酸性及生理酸性肥料、增施有机肥料外,其针对性措施是施用碱性物质。施用碱性物质是以适宜蔬菜生长的土壤pH6.5作为确定标准的,其用量决定于土壤pH高低、土壤质地及钙肥种类。
达到土壤pH6.5需要的碳酸钙数量(kg/hm2)
不同质地土壤计划达到pH6.5时所需碳酸钙用量。如用石灰,强酸性菜地(pH5.5)每隔1a每公顷施2250~3000kg或第一年用后第二年适当减少。施碱性物质应翻入土中,并和土壤充分混合,用于表层的降酸效果不大。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86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