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露地甜椒种植技术
一、适时育苗:根据春季露地甜椒的生长特点,最佳定植期为4月25日—5月10日,苗龄80天—90天,最适育苗期在2月1日—10日。亩需种60—80克。
1、育苗前准备:一般采取阳畦育苗有条件的也可在日光温室内育苗。阳畦应在上冻前准备好。畦宽2—2.5米,深30厘米,北侧设风障。育苗前15天畦内填10厘米厚营养土,浇足水后盖小拱棚提地温。亩需苗床8—10平方米。
2、浸种催芽:首先将种子采取"温汤"法消毒。浸种后,将种子用湿布包好放在25—30℃条件下催芽。一般4—5天即可出芽,当60%露白后即可播种。
3、播种:将苗床营养土划锄一遍趟平。用喷雾器将苗床土喷湿按行距3厘米撒播种子,后盖药土0.8—1厘米(每10平方米用敌克松50克拌土撒在苗床上),最后覆地膜、棚膜。草苫早揭晚盖。
4、苗期管理:出苗前尽量提高地温,并保持在18℃以上。出苗后,及时撤去地膜,保持白天温度20—26℃,夜间12℃左右。苗床土的干湿应视苗的生长及天气而定,原则上只喷水不浇水。当二片真叶时要进行间苗,到5—6片叶时,要逐渐加大放风进行炼苗,清明节后可白天揭拱棚膜,晚上盖(下雨天除外)。定植前10天进行大炼苗,晚上也不盖膜,并撤去风障。如苗期发生猝倒病可用72%普力克600倍液喷雾防治。
二、定植
1、整地:亩施腐熟的鸡粪3000千克或人粪尿5000千克、过磷酸钙100千克、复合肥50千克、钾肥30千克、硫酸铜3千克、硼砂1千克、硫酸锌1千克、敌克松0.75千克,施入后将地深翻整平。于定植前10天将地做成宽60厘米、高10—15厘米的半高垄,垄间距40厘米,在垄上覆1米宽地膜,提地温,也可不覆地膜裸地栽培。
2、移栽:在垄上按小行距40厘米、株距30—33厘米,打孔移栽,边点水边栽苗边覆土,每亩4000—5000株。
三、定植后的管理
1、结果前管理:定植后5—7天浇缓苗水,以后视苗及天气情况一般门椒座住前不浇水。为防强光诱发病害发生,在5月上旬隔4行甜椒在垄沟种一行玉米,株距60—80厘米。
2、结果期管理:进入结果期后应根据果与秧的生长情况,合理地浇水施肥。从门椒座住开始追肥2—3次每次,可埋施腐熟鸡粪300—500千克或结合浇水追施复合肥20—30千克,进入7月中旬后,可利用早上或傍晚浇水,以降地温。雨后排出田间积水,然后地面撒硫酸铜3千克/亩。整枝采取门椒上留双枝,四门斗上保持四分枝即可,门椒要适时早摘(德国六号门椒250克/个可采收)进入7月中旬后,要适当喷绿禾宝等含奈乙酸叶肥防落花落果,同时要适时打老叶、疏弱果。
3、结果后期管理:进入9月份以后,随着气温的降低,甜椒又进入一个结果高峰期,这时应掌握:①及时追尿素20千克/亩,促茎叶尽快恢复,为甜椒果实生长打基础。(2)玉米应收获,同时摘除植株上老、弱、病叶,叶面喷施绿禾宝或云大120等。(3)在进入大量结果后,要适当疏果,争取结大果。在霜降到来之前,选择无病大果进行贮存后再上市,可显著提高效益。
四、病虫害防治:应实行综合防治措施,本着“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疫病用克露600倍液或杀毒矾600倍液喷雾防治;病毒病可用100倍83增抗剂或病毒灵600倍液喷雾防治;炭疽病用新万生5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白粉虱用万灵2000倍液或阿克泰2500—5000倍液喷雾防治,棉铃虫、甜菜夜蛾可用抑太保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776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