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丽水地区袋料栽培木耳品种比较试验:袋料木耳的种植方法
综合菌棒发菌、出耳情况以及耳片商品品质,对来源于东北、陕西及浙江丽水等地的18个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菌株在浙江丽水地区进行品种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菌株新科5、A97-2、A08、Au233、黑丰5号、916-1比较适合浙江丽水地区栽培;其中A97-2、A08、Au233、黑丰5号出耳早,产量较高,可以作为秋季接种较迟的品种,品质以A08 最好;新科5、916-1出耳较迟,产量高,抗烂棒能力强,是当前栽培的主流品种。
黑木耳; 袋料栽培; 品种; 比较
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俗称黑木耳,是我国人民喜爱的食用菌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人工栽培的食用菌[1]。木耳子实体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2]。袋料栽培木耳在浙江省丽水地区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年生产规模近2亿袋,栽培技术比较成熟。但由于选用菌株不适应当地栽培条件,给农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的事件时有发生。目前,丽水地区主栽品种是916系列,其次是新科系列,品种较为单一,后备品种不足。笔者从国内其它木耳主产区引进多个菌株进行品比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丽水地区栽培的优质高产菌株,丰富该地区木耳栽培用种,同时为栽培用户选择菌种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菌株
供试18个菌株具体来源及编号如表1。
1.2培养基质
母种培养基为PDA培养基。
原种和生产种培养料为常规的782011配方(杂木屑78%,麦麸20%,石膏1%,蔗糖1%)。
提供单位:A, 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B, 浙江云和县山农黑木耳专业合作社; C,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D, 陕西西乡县食用菌研究所; E, 辽宁丹东食用菌研究所; F, 吉林桦甸市金龙食用菌研究所; G, 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 H, 陕西洋县食用菌研究所; I, 黑龙江伊春市友好区食用菌研究所
Source designations: A, Lishui Forestry Institute; B, Shannong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of Auricularia auricula, Yunhe County, Zhejiang; C,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Heilongjiang Academy of Sciences; D, Edible Fungi Institute, Xixiang County, Shaanxi; E, Edible Fungi Institute, Dandong City, Liaoning; F, Jinlong Edible Fungi Institute, Huadian City, Jilin; G, Sanming Mycological Institute, Fujian; H, Edible Fungi Institute,Yang County, Shaanxi; I, Friendly Edible Fungi Institute,Yichun City, Heilongjiang
生产用培养料:杂木屑91.5%,麦麸7%,石膏粉1%,石灰0.5%,含水量为55%,pH自然。
1.3试验方法
装料、接种:55 cm×15 cm×0.05 cm低压聚乙烯塑料袋装料湿重1.65~1.75 kg,外面再套一层塑料套袋,常压蒸汽灭菌12 h,待料温降到28 ℃以下每棒打4孔接种(9月30日),每包生产种(33 cm×15 cm×0.045 cm)接15棒。
发菌培养:菌袋接种后放入培养室遮光培养,26~28 ℃,10 d;25~26 ℃下培养至菌丝吃料至l/3菌包;24~25 ℃培养(同时注意早、晚通风,每次通风0.5~1.0 h),于菌丝发满菌棒后一周,进行刺孔(孔口直径0.5 cm,深0.5~ 1.0 cm, 每袋180个左右),再养菌一周左右。
出耳管理:待有少量耳芽形成,即进行排场见光培养。将菌棒搬至露天场地摆放在横杆上,菌棒间距大约5 cm,接受自然光照催耳。排扬时的气温应稳定在25 ℃以下为宜,待耳基大量形成后加强水分(干干湿湿)管理,一般可在每天的10∶00~16∶00时进行连续喷水(要求细喷、勤喷,通过喷水保持耳片湿润),但温度高(25 ℃以上)时则早晚喷为宜。采前1~2 d停止喷水,待耳片生长至边缘变皱变薄时采收。
采收:采耳时不要将耳根留在棒内,同时注意尽量少带培养料,采下的耳片清理干净,丛生的子实体按耳片形状分成单片,以提高商品价值,然后晒干。每潮木耳采收后,菌棒停止喷水一周左右,以利基内菌丝恢复生长。待新耳基形成后,再喷水提高湿度进行后一潮耳的管理[3]。
每菌株3个重复,每重复23袋。
1.4评价项目
分别统计从接种到菌丝满棒时间和耳芽形成的时间、耳芽形成数量;于3月24日和4月10日统计各菌株的烂棒率(烂棒率=发生腐烂菌棒数/参试菌棒数×100%);统计各菌株干耳袋产量和采收时间。
李伶俐,等:浙江省丽水地区袋料栽培木耳品种比较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发菌及出耳情况
18个供试菌株在丽水地区栽培生长情况见表2,菌株A08、乌龙9号、981、916、多筋916菌丝满棒时间短,生长速度快;A97-2、Au8129、黑丰5号、916-1菌丝生长速度次之;新科1、新科Z、新科洛阳、新科5菌丝生长速度最慢。
同列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达0.01水平,+++:菌棒上萌发耳芽比率2/3以上,++:耳芽萌发率1/2至2/3,+:耳芽少于1/2
*One week after the substrate was fully colonized by fungal mycelium, approximately 180 punctures (0.5 cm diameter, 0.5-1.0 cm deep) were made in the cultivation bag to promote fruiting; Different higher case letters indicates the difference is significant at P 0.01; +++ Primordia formed at >2/3 of puncture sites; ++ primordia formed at 1/2 to 2/3 of puncture sites; +: primordia formed <1/2 of puncture sites黑木耳中口感最好的光木耳主产区位于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上一带。其中又以黑龙江的牡丹江地区、河南伏牛山区卢氏县等为最大产地和黑木耳种植基地。
牡丹江东宁县绥阳黑木耳批发大市场是目前国内最大品种最齐全的东北黑木耳批发大市场,河南卢氏县为最大野生黑木耳产地。
牡丹江地区地区处长白山上东北部的张广才岭,以及老爷岭锅盔山脉的交汇地带。该地区林业资源丰富,气温和湿度条件最适宜黑木耳等多种真菌类名贵食用菌的生长。
种植要点:
黑木耳传统上为段木栽培,20世纪80年代后期成功开展代料栽培后,代料栽培成为黑木耳的主要栽培方式,黑木耳种植流程黑木耳种植有非常精密的流程。
对于耳场的选择,主要的条件就是通风以及阳光是良好的,同时便于进行排灌,要注意与污染源远离。
对耳场进行建设,要注意床架是选择铁丝进行袈设,可以让原材料更加节省,通风以及透光的效果更好,并且可循环利用。喷水的设置主要是架空处理,也能让水资源更加节省,喷水设备需要在排场之前布置好。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25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