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猪场驱虫用阿维菌素怎么用最好?

当前,规模化猪场不同程度感染寄生虫,据调查显示:食道口线虫感染率最高达到87%,蛔虫36%,后圆线虫25%等。在南方3个猪场调查,发现4477头猪中疥螨感染率达45.8%。由于疥螨导致过敏性瘙痒,引起猪采食量减少,部分仔猪变成僵猪。猪场发现有不同程度的蛔虫感染,不但消耗了大量的饲料,而且还造成仔猪移行性肺炎和腹泻。苍蝇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养猪户,不但传播疾病,还令人畜不安。有效地制定驱虫灭蝇措施,减少猪场的损失是非常必要的。因此驱虫是提高猪群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率的重要措施。

猪场驱虫用阿维菌素怎么用最好?

在实际生产中应采用正确的驱虫方法,才能获得较好的驱虫效果,一般应掌握以下几个要点:

科学选用驱虫药

目前,对猪场危害较大的寄生虫主要有疥螨、鞭虫、蛔虫、圆线虫、蚤、蚊、蝇等。猪场驱虫药使用原则:1.1选好时间,全群覆盖驱虫,经常阶段性、预防性用药,防止再感染。1.2了解寄生虫生活规律,选好驱虫药、驱虫方法,最好选用功能全面的复方药。猪场应选用新型、广谱、高效、安全,且可以同时驱除猪体内外寄生虫的驱虫药物。在猪场使用效果较好的驱虫药主要有多拉菌素、伊维菌素、芬苯达唑、阿苯达唑及新型的伊维菌素和芬苯达唑复方驱虫药等。由于单纯的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对驱除疥螨等寄生虫效果较好,而对在猪体内移行期的蛔虫等幼虫、毛首线虫等则效果较差,而芬苯达唑、阿苯达唑则对线虫、吸虫、球虫及其移行期的幼虫、绦虫都有较强的驱杀作用,对虫卵的孵化有极强的抑制作用。所以应选用复方的驱虫药进行驱虫。如果发现猪囊虫,可选用吡喹酮或用槟榔进行驱虫。

驱虫时间要合适

仔猪在42~56日龄时进行第一次驱虫,可连用5~7天。由于疥螨从虫卵到幼虫的发育时间约为12天,用药后可将成虫、幼虫和若虫杀死,但虫卵没死,药效过后虫卵孵化出的幼虫发育成若虫或成虫,就会造成再次感染。因此应在第一次用药结束后的7~10天,再投药1次,连用5~7天,将由虫卵孵化发育的幼虫杀灭,才能彻底解决疥螨问题。早期驱虫可以明显提高子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率。

仔猪感染寄生虫的主要来源为母猪以及其接触的环境,在母猪产前驱虫,切断母猪和子猪间的寄生虫传播环节,对整个猪场寄生虫的成功控制极为关键。怀孕母猪可在产前2周进行驱虫,每吨饲料中拌药700克,让猪自由采食,连用5~7天。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在母猪饲料中同时使用安全性能较高的驱虫药物和抗生素进行驱虫和疾病预防。

在潮湿天气(如春、夏季)比较容易发生疥螨病,应提前加以预防,生长育成猪也应该驱虫,可在4月龄时,按上述要求重复驱虫1次。

种公猪在每年2、6、10月分别使用广谱驱虫剂进行驱虫。引进种猪时及后备猪转入生产区前应进行驱虫。

驱虫方法要正确

喂驱虫药前应先停喂一餐,使拌有药物的饲料能让猪一次全部吃完,以节省药物和提高疗效。对20日龄以下的猪最好暂不使用驱虫药。 注意仔细观察驱虫效果

驱虫药物对疥螨的药效并非立即起作用,一般须在投药后2周才可见到较明显的效果。给猪驱虫时,应仔细观察。若猪出现中毒如呕吐、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将猪赶出栏舍,让其自由活动,缓解中毒症状;必要时可注射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品解救。

猪群驱虫有效方法

1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圈舍干燥、清洁、卫生。猪栏、自动式鸭嘴式饮水器、饲料运输车、容器等每天要清洗,防霉防污。驱虫后应将驱虫后的粪便清扫干净堆积起来进行发酵,或焚烧或深埋;一般在56~70摄氏度的温热作用下,经过一个月左右可全部杀死粪便中的虫卵和幼虫等。以防排出的虫体和虫卵被猪吃了而重新感染。

2 猪场寄生虫控制的首选药物是阿维菌素(也可用伊维菌素),安全可靠,可用于围产期驱虫,且只用一种药物即可驱除猪体内外主要危害性寄生虫。每年春季和秋季对全场猪各应用一次药物,按每千克拌入1.5~2.0克阿维菌素(0.2%)粉剂,自由采食,连用三天。

3 仔猪在20~30日龄、60~70日龄各驱一次,第一次按阿维菌素0.5克/千克的比例拌料,第二次按1.0克/千克的比例拌料,自由采食,连用三天。所有仔猪在转群时用药一次。65~75日龄的猪在转群前,也可用复方敌菌净片按每千克体重1片拌料喂服,每天1~2次,连喂2天,可防治猪弓形病,兼有防治感冒的功效。对20日龄以下的猪最好不用药,如一定要用,需准确计算。

4 对育肥猪,每45天用盐酸左旋咪唑片(5~10毫克/千克体重)驱虫一次,可驱除胃食肠道线虫病、贤虫病、网尾线虫病。

5 对后备母猪,配种前1~2周用阿维菌素驱虫一次。怀孕母猪,产前1~3周驱虫一次。

6 对种公猪,每季度驱虫一次,用左旋咪唑片剂,每千克体重8~10毫克。

7 如有吸虫、绦虫可选用丙硫苯咪唑。

8 新购进的猪只用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治疗二次(每次间隔104天)后,并隔离饲养至少30天才能和其他它猪并群饲养。

9 对螨、虱等体外寄生虫感染严重的猪场,每季度用阿维菌素驱虫一次,首次用药两周再用药一次。同时应注意环境用药,同步杀虫。也可每月用一次有效浓度的双甲脒喷雾猪体及圈舍。

10 注意环境杀虫,用0.1%~0.2%敌百虫溶液喷洒猪舍、运动场、墙壁、饲槽、饮水槽等。

阿维菌素是什么类型农药,附用法和用量

目前在农业种植上有大量应用,可防治:青虫、红蜘蛛、地下害虫、根结线虫等。其中根结线虫:每亩冲施5%阿维菌素1000毫升,有不错的表现,同时兼治了地下害虫。如有条件,复配噻唑膦、氨基寡糖素使用,效果更佳。

阿维菌素是一种生物农药,是微生物发酵产生的代谢物。最早在1975年被日本微生物学者发现,于1991年前后引进国内。

目前在农业种植上有大量应用,可防治:青虫、红蜘蛛、地下害虫、根结线虫等。

阿维菌素的剂型和含量:

现在阿维菌素的剂型多为乳油,另外有微乳剂、悬浮剂。

其中乳油的防治效果最好,主要是因为乳油的原药多为油膏制作,而油膏的原药里含有A1a、A2a、B1a和B2a含量更高,尤其是B2a。

但是油膏对环境不太友好,慢慢被精粉替代做成悬浮剂了。

单剂含量常见:1.8%、3.2%、5%、10%,现在5%阿维菌素使用相对广泛,性价比较高。

作用原理

阿维菌素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干扰害虫的神经系统信号传递来发挥作用的,以胃毒和触杀作用为主。

当害虫中毒以后,会在几个小时内出现麻痹、活动能力减弱、拒食等情况,最终害虫会因无法进食或者无法呼吸而死去,一般2-4天出现死虫高峰。

阿维菌素可防治害虫:

2008年起,甲胺磷因为毒性高被禁用后,阿维菌素凭靠自身高效低毒的特性迅速占领了市场。

时至今日,在农业的植保市场上依然占据半壁江山。它主要起到胃毒和触杀作用,被登记为:杀虫剂、杀螨剂和杀线虫剂

①青虫

也就是鳞翅目害虫。亩用5%阿维菌素100-150毫升,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效果优良,对大龄虫依然有较高的防效,害虫食量越大胃毒效果越好。

对二化螟等钻蛀害虫的防效中等。同时还可防治: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小菜蛾、斑潜蝇、食心虫、草地贪夜蛾等。

②螨类

红蜘蛛、白蜘蛛、黄蜘蛛、朱砂叶螨等。

在防治红蜘蛛时,阿维菌素是常备用药,单用5%阿维即可防治成螨:5%阿维菌素100毫升兑水400斤防治苹果、柑橘红蜘蛛。也常和和乙螨唑、联苯肼酯等杀卵成分混配使用。

③根结线虫

每亩冲施5%阿维菌素1000毫升,有不错的表现,同时兼治了地下害虫。如有条件,复配噻唑膦、氨基寡糖素使用,效果更佳。

阿维菌素使用与注意事项

1、见光易分解。

阿维菌素在强光照和氧气环境中,4-6个小时内就会发生分解,所以阿维菌素药剂在存放时一定要避光、密闭保存。在使用时,尽量选择早上或傍晚,避免晴天中午强光照下施药。

2、阿维菌素对蚕、蜜蜂、鱼类等有毒,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3、不单独使用

虽然阿维菌素的杀虫谱很广,也经常被用来杀灭螨虫和线虫,但无论杀灭哪一类害虫,都不建议大家单独使用,最好与其他杀虫剂、杀螨剂进行混配,或者使用它们的复配剂。

比如阿维·氯虫苯、阿维·甲虫肼、阿维·吡虫啉、阿维·乙螨唑、阿维·螺螨酯、阿维·噻唑膦、阿维·淡紫拟青霉等。不但可以减小害虫的抗性,提高杀虫的速效性,还可以达到更好防治效果。

另外,下面的一些细节也是需要注意的

1、阿维菌素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2、阿维菌素有轻微的刺激性,施药时候要戴好口罩。

3、阿维菌素对鱼类属于高毒,所以在施用时不要污染水塘及河流。

4、在蜜蜂采蜜期最好不要使用阿维菌素药剂。

5、对蚕高毒,桑叶喷药后把蚕都给杀了

6、一般来说,阿维菌素的安全隔离期为20天

阿维菌素是一种农用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外观呈淡**至白色的结晶粉末,对昆虫、螨类具有胃毒及触杀作用。阿维菌素的作用机制不同于普通的杀虫剂,它能够使害虫的神经生理活动受到干扰,刺激释放γ-氨基丁酸,而氨基丁酸对节肢动物的神经传导有抑制作用。

一、阿维菌素是什么类型农药

1、该药物是一种农用或兽用的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外观呈结晶粉末,颜色为淡**至白色,无气味。

2、该药物对昆虫、螨类具有胃毒及触杀作用(但无法灭杀虫卵),对捕食性昆虫及寄生天敌有直接触杀作用,对益虫的伤害较小,在植物表面的残留量较少。

3、该药物容易调制,将制剂倒入水中稍加搅拌便可使用,而且该药物还可以被微生物分解,不会累积在环境中,对作物的安全性较高,目前被广泛使用。

4、该药物的作用机制和普通的杀虫剂不同,它可以干扰害虫的神经生理活动,刺激释放?-氨基丁酸,而氨基丁酸对节肢动物的神经传导有抑制作用。

5、该药物对鳞翅目害虫的防治效果较佳,对水稻使用可防治卷叶螟等害虫(可以和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进行复配),对于柑橘红蜘蛛及其他果树上的红蜘蛛等螨类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二、阿维菌素的用法和用量

1、防治蚜虫、斑潜蝇、木虱、烟青虫、叶螨、瘿蝇、甜菜夜蛾、桃小食心虫等害虫,喷施1.8%乳油2000-4000倍液即可。

2、防治钻蛀性害虫、棉铃虫,亩用40-80毫升1.8%乳油兑适量清水,然后进行喷雾。

3、防治食叶害虫、小菜蛾、菜青虫、潜叶蝇,亩用10-20毫升1.8%乳油兑适量清水,然后进行喷雾。

4、防治梨木虱,均匀喷施2%乳油8000-10000倍液即可。

5、防治土壤根结线虫、韭蛆,亩用200-300毫升2%乳油进行灌根,一般可达到较好的效果。

6、防治红蜘蛛、二斑叶螨,均匀喷施1%乳油1000-5000倍液即可,防效通常可达到90-100%。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26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