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穿心莲适合在东北地区露天种植吗
蔬菜穿心莲不适合在东北地区露天种植,气温偏低。
分析说明:
穿心莲喜高温湿润气候。喜阳光充足、喜肥。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期适温为25~30℃气温下降到15~20℃时生长缓慢;气曙降至8℃左右,生长停滞。
遇0℃左右低温或霜冻,植株全部枯萎。
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和中性砂壤土栽培为宜,pH8.0的碱性土仍能正常生长。
东北地域广阔,气候类型多样。
冬季长达半年以上,雨量集中于夏季。
所以该区域不适合栽培。
栽培要点:
穿心莲喜高温湿润气候。
喜阳光充足、喜肥。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期适温为25~30℃气温下降到15~20℃时生长缓慢。
气曙降至8℃左右,生长停滞;遇0℃左右低温或霜冻,植株全部枯萎。
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和中性砂壤土栽培为宜,pH8.0的碱性土仍能正常生长。
种子繁殖:育苗移栽法法或直播法,龙以育苗移栽法为主。当9~10月果实呈共同褐色时,在早晨露水未干前分批采摘,放在荫凉处后熟几日,用罩子盖住,以免种子弹跳损失,待果荚全部开裂后,筛
穿心莲
去果皮,取得种子。穿心莲种子细小,千粒重0.93~1.52g,种皮坚硬,外包有一层蚶质,对播种技术要求较高。
苗床土壤要求肥沃疏松,耙平整细,种子在播种前要用细砂纸或砂磨去种皮蜡质再用温水浸种,再放在30℃温箱中催芽,然后播种,在广东、福建等地春季2月下旬~3月上旬;秋季在7月播种在高畦苗床上。
江、浙、四川则用温床育苗于3月中、下旬,冷床育苗于4月。华北、西北地区温室宜在3月上、中旬,温床于4月上旬、阳畦于4月中旬,塑料大棚以4月15~20日播种为宜。
苗床管理,主要是控制知当的温度和湿度。出苗前要经常保持苗床湿润,畦内相对湿度保持70%~80%为宜。
苗出齐后,应控制土壤湿度,以防猝倒病发生。苗高6~7cm,有3~4对真叶时即可移栽。
直播在江、浙不宜早于4月中、下旬,四川4月中旬~5月上旬,北京以5月中旬为宜。
栽培时最好分种子田(专供采种用)和商品田(专门收割全草供药用)两种。
种子田应有5月~6月上旬移栽,行距50~65cm,株距30~35cm。
商品田可在5月下旬~6月上旬栽种,行距25~33cm,株距16~20cm,每平方毫米栽105000~195000株。
田间管理:
主要是及时浇水,以利幼苗扎新根,以后每隔15~20d中耕除草、追肥1次,追肥以氮肥为主,可流人畜粪水、尿素等。
特别在6、7、8三个月田间管理十分重要,要多施氮肥,经常浇水等。
株高30~40cm时,可培土防止风害。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立枯病,有1~2对真叶期发生,可降低土壤湿度,用50%多菌灵处理土壤,或1000倍液浇灌病区。
猝倒病有2~3对真叶时发生,可控制温度,注意通风,加强苗床管理。黑茎病在成株期发生,可加强田管理,及时排除积水,忌连作。
发病期用50%多菌灵1000倍液喷雾或浇灌病区。还有疫病、病期用50%多菌灵1000倍液喷雾或浅灌病区。
还有疫病、病毒病等为害。虫害有棉铃虫、蝼蛄等为害。
分布范围:
我国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常见栽培,江苏、陕西亦有引种;原产地可能在南亚。澳大利亚也有栽培。
西红柿,黄瓜,茄子的露天种植技术啊
这3种“丑得吓人”的花,花语却很吉祥
1、麒麟掌
在中国神话中,麒麟是一种瑞兽。而这种植物上面的纹路类似于麒麟的盔甲,所以在花卉植物中也属于吉祥花卉,同样象征着吉祥富贵。在家中养殖代表着好兆头。
与此同时这种植物的种植方法也非常的简单,它属于多浆科植物,茎干和根部均可以储存大量的水分和养分。
在盆栽过程中恪守干透浇透的规则,时不时的浇一浇水,它就能够正常的生长了。
它虽然喜欢待在光照充沛的地方,但是也耐阴。一般安置在客厅或书房等光线明亮的位置上,枝叶就能保持四季常青。
此外这种植物对养分的需求不高,一般采用肥沃透气的万能营养土种植的话,间隔1~2年更换一次土壤,平时根本就不需要施肥,单依靠植物自身光合作用和土壤里边的有机质就足以满足其生长新的枝叶所需了。
2、龙骨
龙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是一种和麒麟相当的瑞兽。而这种植物被取名为龙骨,足以见得其花语,象征着吉祥。
与此同时,它的外形非常的独特,如同柱形的仙人掌。花朵娇艳如昙花,却能够持久的盛开,具备非常高的观赏价值,因此单单不提其寓意的话,依旧有人乐意尝试着种植。
通常地栽是最佳的培育方式,但如果条件限制盆栽的话,则尽量采用浅盆种植,并且间隔一年半载就更换一次土壤。
而且尽量在室外环境温度高于10摄氏度时就一直露天安置在光照充沛的地方。
而如果环境温度持续低于5℃,那么就要尽早的将其搬到室内。
如果搬到了室内依旧无法为其营造适合生长的环境,那么就要停止施肥的举动,只单纯的使用纯粹的自来水浇灌。
在购买龙骨这类植物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它的主要特征,千万不要被和它类似的量天尺骗了。
当然,如果并不介意是否开花的话,也可以购买量天尺,它同样是一种外形奇特且寓意美好吉祥的观赏性植物。
3、佛手
这是一种蔬菜也是一种观赏性植物,家庭盆栽的话,同样寓意着吉祥如意。这种植物喜欢生长在温暖且干燥的环境中,在环境温度持续稳定在15℃以上的情况下就可以一直采取放养的状态,将其露天安置在室外光线全天照射到的地方。
另外,偶尔在土壤干透的情况下浇灌一些提前晾晒8小时以上的自来水。
而且果实成熟之后就可以采摘下来,做成美味佳肴,具有清热降火的作用。
如果想要其观赏期更长一些,那么在果实逐渐由青变黄的过程中,要尽量的削弱光照,这样安置在半阴位置上的佛瓜,果实才能够在枝头上停留的时间更久一些。
在果实逐渐成熟的阶段,也要提前做好防治病虫害的准备,尽量将其安置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并且可以采用套袋的方式包裹住果实,避免果实被飞虫等啃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露地秋黄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一、品种选择
根据秋黄瓜的气候特点,品种选用耐热、耐涝、抗病虫、瓜条直的优质、高产品种。
二、整地、施肥、做畦
前茬收获后,及时腾地。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3000~4000公斤,二铵25公斤,硫酸钾15公斤。然后灭茬深翻20~40厘米,耙匀整平,畦宽1.4~1.5米,每畦栽两行。
三、播种
6月下旬至7月上旬,在小高畦上用小镐开双沟,沟距40厘米,沟深3~4厘米。土壤墒情差时可浇水润沟,保证足墒下种,按20~25厘米的距离点干籽直播,每墩2~3粒种子,播后覆土1.5~2厘米,此时不封沟。
四、播后管理
根据黄瓜不同生育期的特点,及时采取不同的施肥、灌水与中耕等项措施,进行促和控的调解,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平衡发展。
(一)间苗与定苗
一般播种后4~5天出齐苗,1~2片真叶时间苗,间出弱苗、病虫苗及畸形苗。4~5片真叶时,选一壮苗,按20~25厘米的株距定苗。每亩留苗3500株左右。如发现缺苗,及时补苗。定苗后将沟填平。
(二)插架、整枝、绑蔓
黄瓜开始抽蔓时进行插架,用2米以上的竹竿或枝条搭成“人字”形花架。整枝时,保留主蔓,到架顶时掐顶。主蔓基部50厘米以下的侧枝、老叶、病叶、卷须全部清除,以利于通风透光、增强营养。其它侧枝可在雌花后留1~2片叶摘心。同时,还要及时的绑蔓,大约50厘米绑蔓一次。
(三)中耕除草、排水防涝
秋黄瓜结瓜前,由于雨水较多,土壤容易水渍板结,影响根系发育,应注意中耕除草。中耕深度不要太深,一般第一次中耕3~5厘米,第二次中耕5~10厘米,结瓜期停止中耕。注意雨后立即排出田间积水。
(四)肥水管理
黄瓜是一种需水量较多的浅根系蔬菜,因此,水肥管理应遵循“浇水—小水勤浇,追肥—勤追少追”的原则。间苗后随浇水追施提苗肥,一般亩追尿素4~5公斤。抽蔓期、开花结果期重施磷钾肥,随浇水每亩施磷钾肥20~25公斤。结瓜盛期冲施黄瓜冲施王液肥每亩8~10公斤,采收一次追一次肥。同时,每隔7~8天随打药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和0.1%的硫酸锌混合液,提高植株的抗病力。根瓜菜收前要控制浇水,进入盛瓜期,每隔3~4天浇一水,进入结瓜后期浇水次数要适当减少。
(五)病虫害防治
1、病害防治
麦茬秋黄瓜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角斑病、疫病等,防治时以预防为主。发病前,每隔7~8天用25%的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倍液,或达可宁600倍液,或77%的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预防,以上药剂交替使用。发病初,霜霉病可用72%的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72.2%的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喷雾,严重发生时可用杜邦抑块净或金雷6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连防3~4次;白粉病发生时,可用1500倍液世高,加爱苗3000倍液喷雾防治;连防2~3次。角斑病发生时,可用47%的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连防2~3次。疫病发生时,可用金雷600倍液或杀毒矾500倍液喷雾防治,连防2~3次。
2、虫害防治
虫害主要有蚜虫、白粉虱、红蜘蛛、茶黄螨等,蚜虫和白粉虱可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阿克泰3000倍液喷雾防治。红蜘蛛和茶黄螨可用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
五、收获
麦茬秋黄瓜一般播后50天左右开始收获。根瓜要早采收,以防赘秧。当进入生殖生长盛期,一般应在品种所特有的长度和最大限度时采摘,这样,既可保证商品质量又可提高产量,且上市销售价好。当地早霜临近时,黄瓜生长缓慢,采摘期应比生殖生长旺期延缓1~2天采收。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32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