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菌类种植大棚

菌类种植大棚南方和北方是有所差异的。北方一般采用蔬菜大棚那样的模式即可。一般可以使用砖瓦,竹木结构,或者拍土墙,竹木结构,也可以使用钢结构。这个可以根据你自己的经济实力来决定。一般的面积在200平米至一亩地左右。价格各地物价有差异。不能一概而论。

菌类种植大棚

大棚种植食用菌的方法是什么?哪种食用菌容易种植呢?

1、平整土地、平衡施肥

大棚蔬菜种植要求相对较高,不管是土壤的质量程度,还是施肥管理都有高要求,需从科学角度出发。选择种植的蔬菜土地要平整、精细,在种植前对土地要翻新、施肥、除草等。由于大棚内的温度与外界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施肥需适量,避免过量施肥造成土壤变质。适当增加施磷钾肥,减少氮肥使用。

2、选择合理的棚型结构

在一般情况下,选择棚型跨度在8-12m,大棚长度在60-120m,三面土墙、三排立柱,在立柱上最好使用竹或钢立架。在棚面使用覆盖无滴膜,从而增加大棚内的温度。

3、品种选择

最好选择的品种可以耐低温、光照要求低、抵抗力强、耐高湿、产量高、种植时间短的品种。种植的大棚蔬菜产量高、品质好才能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经济效益。如种植黄瓜、番茄、青椒等。

4、合理利用“棚气”,调控温湿度

大棚蔬菜在种植过程中,由于大棚内密闭,易产生一些有害物质,损害了蔬菜的生长速度。因此,要正确控制棚气,并合理运用棚气。在早上大棚内的蔬菜较为缺乏二氧化碳,应适当补充CO气肥,促进蔬菜的生长。在午间气温较高的时候,适当打开通(2)风口,进行换气,避免有害气体伤害蔬菜。选择种植的大棚蔬菜以喜温型为主,最佳温度25℃-33℃,生存上最高温度不能超过44°,最低不能在0°以下。当温度超过33℃时,要给予降温处理,可以采用定期开棚通风、换气孔、喷雾等。当低于0℃时,给予加温处理,如热风加温等。注意控制棚内湿度,避免湿度过大影响蔬菜的生长。因此,需经常通风换气,改善大棚内的湿度。

5、膜下滴灌浇水

在大棚内水分蒸发和扩散相对比较慢,多部分大棚蔬菜的蒸发速度比外面种植的蒸发量低一半,尤其在晚上、阴天、冬季的时候,空气的湿度早已在饱和状态。大棚内湿度过高,严重影响蔬菜的生长。因此,大棚蔬菜可以采用膜下滴灌浇水法进行灌溉,这种方式,不仅能大大改善棚内环境,而且把湿度控制正常范围内,保持棚内温度,降低了病害的发生率,蔬菜的产量也得到提升。膜下滴灌浇水是一个经济实惠、方便、有效的灌溉方法。

6、科学打药治病

由于蔬菜在生长过程中,易产生害虫,主要的防治方法就是打药除虫、综合防治。常见的害虫有地老虎、蚜虫等。除虫要选择科学打药,必须是正确的时间,选好药。

①选址做畦。栽培畦,一般选择背风避阳的地方做畦,畦深80~100厘米,长宽依地势而定,如果过宽,畦内可设过道,过道间距离,按便于采摘,伸手可及为标准。通常农村个人或者合作社采取这种模式,也是我国精准扶贫的主要帮扶对象。工厂化投资大,产量高,品质可控,通常为企业行为,通过资本化获得支持。

所谓生料栽培,就是将培养料加水搅拌均匀后不再灭菌或发酵而直接接种,然后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发菌出菇。目前可以生料栽培的种类只有平菇、草菇和大球盖菇,其他种类都不能生料栽培。食用菌种植同蔬菜种植有本质的不同,蔬菜种植有高端的育种中心为我们提供优质的种子和种苗,我们无需再去扩大繁殖(也不可能再去扩大繁殖),菜农只需将蔬菜种植技术掌握好就行了。

。常用培养基有植物秸杆、牲畜粪便、树干等。栽培的主要内容是培养优良菌种,配制和准备适宜的培养基,在适宜季节和场所人工接种,调节适宜的环境条件,防治病虫害和杂菌食用菌栽培有生料和发酵过的料组成,生料经过粉碎后达到一定成度就可以用,而发酵过的料要经过多次翻堆才能使用,再种植不同的食用菌品种,就长出不同品种商品食用菌。

食用菌对生长条件的要求, 除特别干旱地区以外, 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均可以生长繁殖。食用菌生长繁殖温度要求在5~30℃之间, 不同的菌种生长季节稍有不同, 但是菌种在最佳生长时期进行栽培,?通过微生物自然发酵升温,使原料内产生大量高温菌群。这些菌群初步分解了营养,更主要的是他们的营养体及菌素可以抑制其他对食用菌有危害的杂菌,通过翻堆将原料各部分都生成这些高温菌群。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56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