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修建的水利工程
作者:业奇农业网
•
更新时间:2025-02-21 03:54:18
龙⾸渠,西汉在关中地区最早修建的⽔利⼯程。
龙⾸渠位于陕西省,是中国历史上第⼀条地下⽔渠,是⼀引洛渠道,在开发洛河⽔利的历史上是⾸创⼯程,它是今洛惠渠的前⾝。建于西汉武帝年间。
六铺渠
六铺渠,于武帝元⿍六年(公元前111年)由当时汉代左内史倪宽主持修建,主要以冶峪、清峪、浊峪等⼏条⼩河为⽔源⽽修建的六条辅助性渠道。针对当时郑国渠上游北⾯的农⽥地势较⾼,郑国渠⽆法⾃流灌溉这⼀实际情况⽽修建。
白渠
⽩渠,由于经赵中⼤夫⽩公于武帝太始⼆年(前95年)建议⽽修建,因此命名为“⽩渠”。位于郑国渠之南,⼤致与郑国渠⾛向相同,均为西北东南⾛向,渠道在郑国渠南⾯,渠⾸也在⾕⼝,向东南流经池阳(治所在今泾阳县西北)、⾼陵、栎阳(治所在今临潼县东北)等地,最后注⼊渭⽔。
成国渠
成国渠的渠⾸在今天眉县境内,然后向东经过今天扶风、兴平等县,流⼊西汉上林苑的蒙茏渠。整个渠道以渭⽔为⽔源,位于渭⽔北⾯,虽然长度⼩于⽩渠,但是灌溉⾯积远远⼤于⽩渠所灌溉的区域。西汉后期,⼀度成为最主要的灌溉渠道,在西汉时期关中西部农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很⼤作⽤,在提⾼粮⾷产量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84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