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小麦是我国一种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缺苗断垄的原因有哪些?该如何补救呢?

小麦是我国一种具体的农作物,在中国拥有非常大的种植面积。小麦尽管种植技术非常简单,可是在栽种中也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而缺苗断垄就是这其中一种。小麦缺苗断垄得话,对其生产量是会导致非常大的直接影响的。那样小麦缺苗断垄该怎么挽救呢?下面就大家分享一下。

小麦是我国一种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缺苗断垄的原因有哪些?该如何补救呢?

一、缺苗断垄原因

小麦在栽种的情况下,经常会由于十分多的缘故造成出芽不整齐。一般情况下,假如小麦东海林在麦业内10cm上下内并没有冒出幼苗得话,那样大部分就为缺苗了。超出15cm并没有稻苗得话则视作断垄。而导致小麦缺苗断垄的原因是十分多的,比如在耕种时管理方法粗放型,造成坷垃较多。或者是在土壤墒情为黄墒时开展播种,造成土壤层底墒不够。在播种的情况下,要注意每一个播种穴的播种深层,不能有的播种深,有的播种浅。假如播种深层不一致或者是漏播跳播得话,那样也容易发生缺苗状况。此外,种籽的品质都是危害小麦出芽的主要因素。播种后要是遭受地下害虫伤害,亦或是种籽、土壤消毒剂不合理得话非常容易导致肥害,进而危害小麦种籽出芽。而对发生缺苗断垄状况的小麦田要妥善处理,不但会减少土地资源资源利用率,还会继续减少生产量。

二、挽救方式

1、查苗补种

在小麦种籽播种出芽后4天左右,大家便要搞好查苗工作中,查验能否有缺苗状况,假如有缺苗状况得话,则要及时补种。在补种时,最先我们要用同样种类的原材料,放到20度以内的温开水中泡4小时左右。随后将其捞起来,让种籽充足吸湿,使其维持在一个潮湿情况。当种籽有萌芽征兆的情况下便可进行开沟补种。假如苗情较弱得话,那样则要顺着沟适当浇灌,播种后再盖土将其踩实。

2、疏苗栽种

在幼苗幼苗进到到分蘖期以后,假如依然有缺苗状况得话。那样大家则要及时疏苗补稀,一边栽种,一边补栽。栽种时,要保存生长发育健硕的幼苗,除去弱苗。栽种盖土的情况下,要注意控制好深层。不能压着幼苗芯部,也无法将幼苗根处曝露在外面。在种植后搞好管理方面,假如苗情不好的话则要及时浇灌。可适度补施一些速效性肥,提升幼苗的存活率与生长速度。

什么样的基本条件才能培育出优质小麦?

冬小麦秋季播种,第二年夏天成熟,全生长期一般在190~210天。

从种子萌发到产生种子,小麦一生要经历发芽、出苗、分蘖、越冬、返青、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等生长发育过程。

开春后,麦苗开始恢复生长,进入返青期。随着气温的升高,麦苗生长速度加快,茎节间自下而上逐渐伸长,称为拔节。此时用手触摸近地麦秆时,能感觉到有明显突起的节。拔节后,分化中的麦穗随节间伸长逐渐向上生长,当幼穗长到最上面一片叶(剑叶)的叶鞘中,叶鞘逐渐膨大呈纺锤形,称为孕穗。

当小麦秆的最后一个节间伸长,麦穗顶部由剑叶叶鞘中伸出,即为抽穗。小麦的抽穗期一般在4月上旬到5旬上旬。抽穗后2~6天后开花。开花受精后小麦进入灌浆成熟阶段。

一、小麦模式化栽培技术要点 目前,河南省已大面积推广模式化高产栽培技术,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现就亩产400—500千克的模式化栽培技术简述如下:

1、群体与产量结构:群体结构:基本苗在正常播期内每亩10—12万;晚播麦每亩25万左右;越冬前总茎数每亩80—90万;最大叶面积系数应为7-9。产量结构:成穗数要求每亩45—50万;每穗粒数30粒左右;干粒重40克左右。

2、栽培要点

(1)肥力基础:要求麦田有机质含量为1%一1.5%;亩施有机肥4000—5000千克,标准氮肥40—50千克,标准磷肥25—50千克,钾肥(硫酸钾)7.5一10千克。并应做好配方施肥。

(2)播期与播量:适时麦(10月5日前后),基本苗为每亩8—12万,并要求严格按计划苗数、千粒重、发芽率计算播种量。晚播麦(10月下旬),基本苗每亩25万左右。

(3)肥水管理:一般要求灌水3—5次(底墒水,冬水,拔节一孕穗水,灌浆水等)。

(4)及时除治病虫害:特别要注意除蚜及白粉病的防治。

(5)适时收获:要求在蜡熟末期,若面积大,也可提前到蜡熟中期收割,

二、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精播高产技术是夺取千斤高产的重要途径。其特点是基本苗少、播量低,群体合理、个体健壮,成本低、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其栽培要点如下:

1、打好基础。精播高产栽培必须具备较好的地力和很高的管理水平。一般要求耕层厚度在30厘米左右,耕层有机质含量1.5%以上,全氮0.08%、水解氮40—60ppm,速效磷30ppm,速效钾80一100ppm。同时还要求每年施入优质圈肥 5000千克,标准氮肥和磷肥各50千克,标准钾肥20千克。要精耕细作,一生需浇水5—6次,这样才能获得500千克以上的产量。

2、选好良种,应选择分蘖力强,穗大,粒大的抗病、丰产、优质良种。并在播前做好种子处理工作。

3、充分发挥单株增产潜力,减少播量,适期早播,精量匀播,充分发挥单株的增产潜力,是精播高产栽培的技术核心。一般要求基本苗范围8-12万/亩,并按干粒重、发芽率正确计算播种量。并要注意选择大粒种子。适期早播,播量小的早些、播量大的应晚些。另外还要力争下种均匀,覆土一致,出苗整齐。

4、培育壮苗,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麦苗分布均匀,健壮。群体结构合理,每亩基本苗8-12万。冬前总茎数60—80万/亩,年后最高总茎数80一100万,亩穗数45万左右。最大叶面积系数(孕穗期)5—6,开花、灌浆时为4。成穗时穗粒数30粒以上,干粒重40克以上。

5、加强田间管理。越冬前只浇水不追肥。返青早锄划,提温促根;起身前深中耕蹲苗,控上促下,拔节期一次施足拔节肥(标准氮肥每亩25千克),灌足拔节水。偏旺田可在起身后镇压一次,并适当推迟拔节肥水(五叶一心时)。中后期要保 证浇好挑旗、扬花、灌浆水;适当早停水,防贪青,促落黄,防倒伏,防病虫,尽力提高管理水平,真正做到因苗管理。

三、晚播麦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晚播麦一般播种出苗晚,苗小、蘖少,根弱,吸收能力差,穗小。为夺高产,必须抓好如下工作:

1、精耕细作,施足基肥,足墒下种,晚播麦一般冬前不浇水、不施肥,所以整地、施肥、足墒就显得格外重要。并要适当浅播(3—4厘米),提高播种质量,力争一次全苗。

2、选择良种,适当增加播量,选择耐寒高产品种,并应适当增加播量,要求基本苗每亩25万左右。

3、加强早春管理,促蘖增穗。要早锄划松土,顶凌时就开始,提温促根,一般进行2—3次,解冻后及时镇压一遍,再结合锄划,可提温、保墒、防旱、促苗早发。返青后要及时清垄清棵。浇水不可过早,以免降低地温,影响生长,可在新根新蘖长出后,肥水齐攻,促根促蘖。并注意浇好拔节、孕穗水,抽穗、 扬花水,灌浆水。并要注意病虫害防治。

四、盐碱地小麦增产技术要点 盐碱地具有“碱、寒、湿、板、薄”五大特点,小麦表现为难全苗,易死苗,生长弱,产量低。为夺取碱地小麦高产,必须注意如下几点:

1、增肥围堰平地,改士蓄淡压碱 盐碱地耕前增施有机肥,可改良土壤,控制返盐。追肥也以在早春一次施人为好。还可以在耕前田间筑埂建畦,积雨保水,渗水洗盐压碱。有条件的应浇水压碱后播种,以确保—播全苗。

2、选用良种,适期早播 应选用耐盐品种,如轮抗6、7号等。盐碱地小麦比一般麦田早播7天左右,播量就比一般麦田多10%一 15%。要注意播前拌种,以防地下害虫。

3、加强管理,防止返盐 冬前及早春应多锄划,可切断毛细管,提高地温,防板防返盐。冬前及起身前(地化通前后)浇水压盐,防止死苗,是增产的关键措施。

? 土壤是农作物生产和生活的基础。小麦的根系必须从土壤中吸收足够的水分和养分。根系活动也需要一定的土壤条件,最重要的是土壤温度、水、肥、空气、热等条件,这些都是小麦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营养因素和环境条件。那么,如何才能不断满足小麦在整个生产、生活中对水、肥、气、热的需求呢?

一般情况下,土壤要平整、厚实、疏松、肥沃,以达到优质小麦一定的生长和生产条件。首先,土地要平整,还要能灌溉,能排水,也就是说不仅要能满足灌溉条件,还要能定时定量定期排水。种植小麦的土地最好是较为平整的农田,一方面是防止土壤、肥料、水分等条件流失,另一方面是能提高蓄水保水能力,进而保证小麦平衡高产。一般情况下,田面的坡度要求在0.1%-0.3%的范围内。

也就是说按照宁夏灌溉区的标准,一亩地内的高差不能超过五厘米,小麦的灌浆、收获时间也充分证明地面不平整,对小麦的生产和生活影响特别大。这通常会导致高处缺水、低处积水,不能充分利用肥效,提供小麦正常生产生活需要。

因地方太潮湿,水气少,温度低,影响根系生长和水肥吸收,小麦幼苗生长缓慢,容易发生晚熟、病害或倒伏加重,影响小麦产量的正常水平 。在平整土地的前提下,还需要具备完善的排水设施、排灌条件。可采用沟渠排灌,尤其是碛北低洼盐碱地的排涝工程,必须配套齐全,排灌结合,?降低地下水位,减少盐水的危害。

同时必须满足根系深、渗透性好的条件。栽培层又称成熟土层,是小麦根系的主要分布层。该层长期受耕作、施肥、灌溉等农业作业的影响,具有较高的肥力,在种植过程中务必发挥好该层的作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91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