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中草药:木竹子的功效与作用

木竹子

中草药:木竹子的功效与作用

(《纲目》)

异名岭南倒捻子(《中国树木分类学》),岭南山竹子(《广州植物志》),木竹果、冬竹子、龙檬果、罗楝子、黄牙果、染牙果(《广西野生资源植物》),竹橘(《陆川本草》)。

来源为藤黄科植物岭南山竹子的果实、果核、树皮。

植物形态岭南山竹子

常绿乔木,高5~15米。单叶对生;具短柄;倒卵状矩圆形或倒披针形,长5~10厘米,宽2~3.5匣米,先端钝或尖,基部渐狭,全缘;革质。花单性,橙色或淡**,通常顶生,但亦有腋生;雄花3~7朵聚生,有总梗,萼片4,圆形,花瓣4,例卵形,雄蕊多数。合成一肉质体,位于花的中央;雌花较小,单生,无花梗,萼片4,花辩4,子房卵圆形,无花柱,柱头盾状。浆果近球形,黄绿色,直径2~4厘米。味酸可食。花期5月。果期10月。

生于平原或山地下部的树林中。分布广西、广东等地。

本植物种仁的脂肪油(木竹子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果实冬季成熟转**时采摘,树皮全年可采。

性味①《桂海虞衡志》:"甘。"

②姚可成《食物本草》:"味甘,平。"

功用主治①姚可成《食物本草》:"主清热,利百脉,通调水脏,止渴生津,解暑,消酒。治吐逆不食,关格闭拒不通,脾虚下陷, *** 坠脱不敛。清热,凉大肠,去积血,利耳目,治咳逆上气。"

②《广西中草药》:"消炎止痛,收敛生肌。"

选方①治烧伤,烫伤,湿疹,口腔炎,牙周炎,痈疮溃烂:山竹子果核或树皮粉末撒患处。(《广西中草药》)

②治铁砂入肉不出:山竹子鲜果捣烂敷患处。(《广西中草药》)

临床应用①治疗小儿消化不良

内服50%山竹树皮溶液,每次30毫升,每天2次。婴儿酌减。治疗170例,用药3~5天即痊愈。单纯性及中毒性均可使用。

②用于拔子弹

取山竹树内皮研碎,加入海棠油,熬成膏状,外敷患部。用于战伤拔子弹、弹片,观察3例,均有效。

提醒您:木竹子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木竹果:亦名山竹子,乔木或灌木,可高5-15米,胸径可达30厘米;树皮深灰色,花期4-5月,果期10-12月。4-5年才始花果,结果期可达百年。

果木。藤黄科。乔木。叶对生,革质,倒卵形或矩圆状倒卵形。花数朵组成聚伞花序,花橙**,单性。浆果近球形,青**,顶端有宿存柱头,种子榨油,果可食。果及树皮入药。木材供建筑、雕刻之用。分布于云南、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地。宋·范大成《桂海虞衡志·志果》:“木竹子,皮色形全似大枇杷,肉甘美,秋冬间熟。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899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