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豆树生长周期
可可豆是制作巧克力、冰激凌等零食的主要原料。可可树只能生长在南纬20度到北纬20度之间,生长周期一般为40年左右,新种的树在5-6年后开始产果,每年每株可产果60至70枚,8-10年后进入高产期,30年后开始老化减产,40年后停止产果。可可豆也分为几个主要的品种,并因产地的水土不同,以及发酵、烘焙的方式不同而拥有鲜明的个性和风味。

打开一个可可果,每一个种子外面都包裹着白色的像冰激凌一样的果肉,这层果肉有淡淡的酸甜味。但果肉并不是我们需要的,种子才是关键。可可含有的咖啡因、可可碱等生物碱,会给人带来精神愉悦。

美洲人对可可非常敬重,在不同美洲神话中,可可都是神赐的食物。玛雅人将可可誉为神(Plumed Serpent)的恩赐。无独有偶,羽蛇神(Quetzalcoatl)在满是食物的神山上找到了可可树,并把它赐予了阿兹特克人。公元前约500年,阿兹台克人、托儿铁克人、玛亚人和印加人(古代墨西哥的原始人和印地安人)只吃可可果的鲜果肉。

天然的可可树林生长在热带低地,可可豆非常稀有。在阿兹特克帝国统治期,周围的部落都需要将可可豆作为贡品进行朝贡。这种稀缺性,一度让可可豆成为阿兹特克帝国的通用货币,也用来交抵赋税。与金银不同,可可豆这种硬通货是可以吃的。在盛大的祭神活动中,可可能单独作为饮品,带着人们赋予它的神秘象征意义,直接呈上供桌;还有一种用法,是让充当人祭的奴隶饮下一杯,待他身上具有了可可带来的神的感应再去慷慨赴死。


漂洋过海来看你的巧克力
1502年,哥伦布碰见一艘载运货物到别地做买卖的玛雅人大型独木舟时,知道自己已无意中发现值钱东西。之后献给西班牙国王的一堆异域宝藏中,就有可可豆的名单。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不是吃货,看这豆子又苦以为没用,就扔在一边不管了。

美洲人会把辣椒、香草、玉米粉和来自红木的胭脂树红混合制成浆液,然后加入磨碎的可可,混合均匀,打出泡沫,盛在晒干的葫芦瓢中饮用。热可可在美洲的纳瓦特尔语中被称作“chocotl”——这就是“巧克力”一词最初的来源。欧洲人对这种“暗黑可可食用法”无法接受,他们认为饮料表面漂浮着泡沫和渣滓,实在令人没有食欲,甚至让人反胃。

1528年西班牙探险家克特,在传统的可可饮品里添加了蔗糖,以迎合西班牙人的口味。可可豆碾碎加冰水或加热,添加很多香料,如新鲜橙皮和柠檬,再加上肉桂、麝香和香草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05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