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农业不利条件
不利条件:水旱灾害频繁;人均耕地较少。
1.一些山脉阻挡了暖湿气流到达内陆,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2.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气候区:季风气候的特点就是雨热同期。所以在雨季的时候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3.①属于劳力密集型农业;
②以小农经营为主(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③单位面积产量高,但是商品率比较低;
④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日本除外);
⑤水利工程量大(需要政府投资,治理水旱灾害)。
有利条件
1.东北农林基地区位条件分析
(1)气候优势: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满足作物一年一熟生长需要;地形: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西、北、东分别被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环绕,森林居三大林区之首。由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组成的东北平原面积居全国之首;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协作条件好、农业工业有良好基础,雄厚的农业机械制造业为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2)土地资源优势:耕地面积广大,占全国1/5,人均耕地全国最高;土壤肥沃,大部分是有机质含量很高的黑土、黑钙土;耕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3)森林资源优势:全国最大林区;全国最主要的采伐基地、森林蓄积量占全国的1/3;宜林地区广;森林树种丰富。东北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和良好的工业基础,对建成全国性的大型农业、林业基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东北作为全国农产品生产基地,首先是粮食基地。注意问题: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发挥现有耕地生产潜力,提高单产,是今后实现粮食增产的主要途径。
2.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商品粮基地的建设
(1)土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黑土的利用:我国最肥沃的土壤之一,为了保证作物稳产高产,必须保持和不断提高黑土的肥力。
(2)沼泽的保护三江平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沼泽是蓄水池、水源地,对于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都起着重要作用,东北的沼泽是我国特有珍禽丹顶鹤、天鹅等的栖息地,沼泽植物又是一项重要资源。
(3)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能够提供的商品粮比重在全国最大。中部松辽平原玉米产量大,已成为我国的玉米带。东北农业基地的综合开发,就是要在继续发展种植业,不断提高种植业本身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使农产品多层次大幅度地升值。
不利条件:
东北平原灌溉水源较充足,耕地为旱地,人均耕地较多,东北平原以肥沃的黑土著称,该地区由于纬度较高,气温较低,低温冻害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对农业生产不利。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08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