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拉尼娜现象成因及影响是什么

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海水表层温度低出气候平均值0.5℃以上,且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

拉尼娜现象成因及影响是什么

拉尼娜现象的成因

拉尼娜的发生与赤道偏东信风加强有关。偏东信风加强,赤道洋流受信风推动,从东太平洋流向西太平洋,使高温暖水在热带西太平洋地区堆积,成为全球水温最高的海域。相反,在赤道东太平洋表层比较暖的海水向西输送后,深层比较冷的海水就来补充,因此造成东太平洋海表水温偏低,从而引发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现象的影响

从近50年的结果来看,拉尼娜发生的频率少于厄尔尼诺,强度也比厄尔尼诺弱,持续时间则大多数为偏长。拉尼娜出现时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巴西东北部、印度及非洲南部等地降水偏多。相反,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地区、阿根廷、赤道非洲、美国东南部等地易出干旱。

拉尼娜对我国东北夏季气温有影响。在拉尼娜年份,沈阳、长春和哈尔滨夏季气温为偏高,东北是我国主要产粮地之一,气温变化对那里的粮食产量有一定影响。

拉尼娜对我国华北汛期降水也有影响。在拉尼娜期间,华北汛期降水量容易偏多,其原因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有关。拉尼娜年份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有利于形成华北汛期多雨的大气环流形势。

答:影响我国的寒潮冷空气活动频繁,中东部地区气温容易较常年同期偏低。

拉尼娜现象简单说就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偏冷;我们之前常听到的“厄尔尼诺”现象,则是海面水温持续高于常年,这两种现象都是可能导致全球异常气候的重要因素。

“拉尼娜”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和厄尔尼诺正好相对,所以“拉尼娜”又被称为“冷事件”或“反厄尔尼诺”事件。当这片东西长上万公里,南北宽上千公里的海域气温低出常年平均值0.5℃时,这片海域就进入了“拉尼娜”状态,持续6个月以上,就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14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