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苜蓿怎样种植?1?3?

(1)选地与整地 苜蓿草对土壤虽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最好是选择土层较深厚、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碱性砂壤土或粘壤土。整地是种植苜蓿的一个关健环节,苜蓿种子小、芽顶土力弱、苗期生长缓慢,地整得不细易造成缺苗、断条和草荒。在弃耕地上,于秋天破茬打垄,随后进行多次镇压,达到土细无坷垃、土层坚实墒情好,以备播种。在弃耕田或荒坡地上,为防止水土流失,应春夏过后开荒,并随翻随耙压。第二年早春顶浆打垄,并要进行镇压保墒。机械平播时可以不打垄,但是要求土壤平整细碎。(2)施肥 苜蓿草是一种比较喜肥的牧草,在瘠薄土地上虽然能够生长,但是产量低,因此在瘠薄地上种植苜蓿时施些厩肥和磷肥,对提高草产量有显著作用。厩肥和磷肥最好结合整地施入,若能分期施,则在每次割草后施入,对促进再生、增加产草量效果更大。追肥以施氮肥为主,一般每亩可追施硫胺10千克。(3)种子与播种 ① 播种期 苜蓿的播种期因各地自然条件不同很难一致。在土层薄、降雨少、无霜期短的干旱地区应在早春顶凌播种,即以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佳,最迟不要超过6月上旬,否则不能安全越冬。有灌溉条件时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较好。种冬小麦的地区,苜蓿与冬小麦可同时播种。秋播苜蓿杂草危害小,但当年不能受益。 ② 播种方式 主要分为条播、穴播、撒播3种。条播又分窄行条播和宽行条播,根据栽培目的、播种农具与地形条件等,选择不同方式。窄行条播,主要以产草为目的,多采用机械播种,一般行距15~20厘米,此法播种青草产量高,但产籽量低;宽行播种,一般采用畜力播种,行距40~50厘米,留种田或干旱地区多采用此种方式;穴播,种子少或以采种为目的时采用此法,让每个植株很充分发育、开花结荚、种子饱满、产籽量高;撒播,主要用于人工改良牧场、沟壑、河滩及公路两旁,其播种量一般比条播大2~3倍。 ③ 播种量 播种量一般每亩需0.75~1千克,收草者宜高,收种者宜低。 ④ 种子处理 苜蓿种子硬实率约占10%~20%,新收的种子硬实率达25%~65%,经过秋冬贮藏后可以大为减少,随贮藏年限硬实率也逐渐减低,种子发芽力可维持10年以上。硬实种子的种皮细胞致密,不透水,直接播种不易吸水,发芽率很低,所以除晒种外,在播前应进行种子处理。将种子掺入1/6左右细沙,其沙粒与种子大小接近,在碾子上碾磨,擦伤种皮,促进种子吸水发芽。也可采用温水浸种,将种子放在50℃~60℃的温水中浸泡15~16分钟,然后晾干播种。 ⑤ 播种深度与覆土 掌握适宜的播种深度是保苗的关健。一般土壤播种深度2~3厘米,在干旱条件下,则应深开沟,浅覆土,在水分不足的土壤以覆土0.5~1厘米为宜,在水分适宜时以0.3~0.5厘米为宜。注意镇压保墒,力求一次播种保全苗。(4)田间管理 ①当年播种的苜蓿,因苗期生长缓慢,易受杂草侵害,所以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看住草荒。 ②越冬前的管理及越冬防护措施 冬前培土保墒,使植株根颈处在湿土层内,是越冬防护的主要措施。具体办法是春铲、夏耥、秋末培土。地势低洼、春季积水的地方,要注意排水。 ③二年以后的苜蓿田间管理比较简单,在早春萌芽以前除去地上枯枝落叶,以利提高地温,加速返青,促进生长。有条件的地方还应灌水施肥。此外,每次收割后要进行一次锄草和松土。 ④防治病虫害 苜蓿经常发生的虫害主要是蚜虫、潜叶蝇、盲椿象。蚜虫可用40%乐果乳剂加水1000倍液喷洒防治,潜叶蝇可用40%乐果乳剂加水3000~5000倍液喷洒防治,盲椿象用敌敌畏加水1000~2000倍液喷洒防治。病害有锈病、褐斑病、白粉病。锈病使用波尔多液、萎锈灵或敌锈钠进行化学保护,褐斑病喷洒波尔多液或石硫合剂防治,白粉病可用石硫合剂、多菌灵等药物防治。寄生病兔丝子可用鲁保一号药剂防治。 ⑤ 收获 苜蓿一般在开花初期,即开花率达10%~30%时收割为适宜,此时产量高、草质好。收割太早产量低,过迟茎秆木质化和落叶降低品质。苜蓿播种当年一般可收割1~2次,二年后每年可收割3~4次。干旱地区播种当年生长量小,一般不能收割.

苜蓿怎样种植?1?3?

苍术育苗技术

苍术是我国大宗的药材之一,它的药用价值极高,市场需求极大,在我国各地皆有栽培,在种植时一般以种子繁殖为主。在种植时育苗极为关键,关系到产量和品质。

1、育苗准备

育苗的时间一般在4月初期,这时要选择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做为育苗地,结合整地施入化肥或农家肥做基肥,化肥最好是磷酸二铵,一般每亩施入20公斤即可,一定要撒匀。然后耙细整平,喷洒一些除虫剂,以免地下害虫危害幼苗生长,在做成宽1.2米,高度20厘米苗床。

2、种子处理

在播种前首先要选种,对于选种要精挑细选,选择颗粒饱满、大小一致、色泽明亮、无病害的种子,这样才能培育才优质的幼苗,为丰产打下基础。苍术的种子在低温环境下约半月即可出苗,在播种前先用温水将其浸泡一段时间,直至种子长出白色的小芽即可播种。

3、播种

播种时要控制株行距,不宜过窄,要保持15cm主要,以免影响到幼苗对于养分的吸收,将种子按1:5的比例和细沙搅拌均匀,将种子均匀的撒播在苗床上,一般每亩用种5公斤。撒播后覆一层1cm厚的细土,覆土要均匀,覆土后用松针或稻草覆盖,覆盖是同样要厚薄均匀。这样既可以保湿,也可以避免雨季冲刷,加快出苗,播种15至20天即可出苗。

4、苗期管理

待幼苗破土后,则可以将表层的覆盖物去除,将四周的杂草拔除,另外还要去除掉一些虫苗、弱苗、病苗,培育壮苗。当幼苗生长到一定程度时,要及时间苗和补苗,控制株行距,株距要控制在3cm左右。另外还要加强肥水管理,每天早晚浇水一次,水量不宜过多过少,保持有充足的水分供应,同时肥料也不能缺水。一旦出现病害苗要及时拔除,另外还要注意温度的变化,温度过高要做好遮阴准备,以免强光暴晒导致幼苗缺水死掉。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48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