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豆角如何施肥,才能让豆角长得又长又匀?
长豆角施肥,有农民自己在菜园里种的豆角施肥方法,有菜农大范围露地种植豆角施肥方法,还有菜农反季节大棚栽种豆角施肥方法。
在不知道题主想知道哪种施肥方法的情况下,小编自作主张,把三种方法全部回答一下。农民们喜欢自己在菜园里种一畦两畦长豆角,用来丰富家中餐桌上的菜肴,还别说,自己种的长豆角味道要比买来菜农种的豆角口感好吃不止一倍,而且也会格外鲜嫩均匀,这确实与施肥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一,农民家庭种植的露地长豆角施肥方法:农民自家栽种长豆角施肥方法:抓住最佳施肥时期,豆角从栽种以后,先不给它施肥浇水,一直到开始从新芽处吐出爬藤须蔓时,赶紧给它施肥,长豆角一次施肥足矣,因此要多施些,建议用腐熟好的土肥即可,根部土壤施肥。
二,菜农大范围露地栽种长豆角施肥方法:先说春季直播长豆角,当长豆角齐苗或者定植以后,先要给它们浇水一次,在豆角开花之前,需要喷施硼砂600倍液,或者速乐硼1200—1500倍液,这样做可提高豆角的开花和坐果率。等长豆角长到旺盛期时,要及时浇水施肥,来促进豆荚快速生长,结荚期一周左右浇水一次,追肥要化肥和有机肥交替使用,可追肥2到3次。
秋豆角出苗基本上正高温天气时,应该做的工作是:及时锄草,增加灌溉次数,防高温,雨季排水及时,在开花期要严格控制灌水,长豆角结荚以后,可用肥:百分之四十五的氮磷钾和三元复合肥。
三,菜农大棚栽种长豆角的施肥方法。栽种前打好底肥,当长豆角结荚,嫩荚长到4~5厘米时,可7~10天浇水一次,每隔一水追肥一次,每亩菜地追施全水溶性的氮磷钾(20:10:39),复合肥8~10千克,或者施用长豆角专用肥。
豆角施肥合理,才会植株旺盛,植株旺盛才能长出又长又均匀的好豆角,无论是自己吃还是送人或者卖出去,这样的豆角都是比较受欢迎的。
蔬菜叶面肥的使用技术及几种常用的追肥方法
随着雨季的到来, 而且今年的雨水偏多,甚至是极端的天气也发生的特别多。在这种情况下就给我们棚室蔬菜的栽培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棚室蔬菜在雨季究竟该如何管理?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就要了解,进入雨季之后,天气都有什么特点?给棚室蔬菜生长会造成哪些不利的影响?弄明白了这些,我们棚室蔬菜的管理也就变得简单起来。
雨季天气有什么特点?给棚室蔬菜会带来哪些不利的影响?
进入雨季后,雨季天气和给棚室蔬菜带来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降雨多?雨水进棚
进入雨季后,无论是雨水还是冰雹,雨水进棚的几率就会升高,棚室蔬菜的栽培,最怕的就是雨水,这和露地蔬菜栽培时有区别的。一方面导致土壤结构的破坏;另一方面导致土传病害的发生。尤其是高温多雨的天气,最容易导致的就是疫霉根腐病的发生。
2、阴天多?有机营养不足
在阴天的时候,光照不足,蔬菜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光合产物就会减少,就会出现有机营养不足。如西红柿膨果慢、黄瓜尖嘴、大头瓜、豆角的鼓豆等一系列的早衰问题就会出现。
3、雨后骤晴?打蔫、日灼等
雨后骤晴对棚室蔬菜的影响是最大的,植株表现的症状主要有:缺氧导致根系弱出现的打蔫;蒸腾量大同时根系吸收的养分不足而引起的日灼、气灼;缺钙引起的脐腐病等等。而且病害也会加重发生,尤其是喜湿病害的发生。
只要下过雨后,包括极端天气。不管是阴天还是天气骤晴,蔬菜植株有一个相同的表现,就是植株的抗逆性变差。紧跟着就会出现打蔫、沤根、气灼、日灼、病害等一系列问题就会出现。
不良天气过后棚室蔬菜该如何管理?
不良天气过后,棚室蔬菜该如何管理才能让蔬菜恢复生长?我们就必须要先搞明白上面这些原理性的问题,因为这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基础。
第一步:善后工作做到位
不良天气过后,如冰雹、降雨、大风等,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排水或清理棚内的枯枝败叶。无论是叶菜类还是果菜类蔬菜,根系的呼吸作用都特别强,需氧量也特别大,而棚室只要一进水,就会影响呼吸作用。因此,只要出现不良天气,首先要做的就是善后的工作要到位。
第二步:先提高蔬菜的抗逆能力
善后工作结束后,我们先要提高蔬菜的抗逆能力,别等到蔬菜植株出现沤根、打蔫等问题了才去采取措施就已经晚了。第一步工作结束后,我们就要去给蔬菜植株补充植物源的生长素和植物源的氨基酸,如果是坐果期的蔬菜,还要增加大量元素(氮、磷、钾)肥料。
推荐使用植物源生长素30毫升+植物源氨基酸50毫升,针对坐果期的果菜或正处在关键期的叶菜,再加入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如配比为20-15-20)70克一桶水(30升),进行叶面喷施,2天一遍,连喷2次,来提高蔬菜植株的抗逆能力。
第三步:防病工作做一遍
在叶面喷施第2遍肥料时加入杀菌剂进行病害的防治。也就是第一遍叶面喷施提高抗逆能力,促进灾后恢复;第二遍叶面喷施在提高抗逆能力的同时,进行一次病害的防治。
需要防治的病害主要有三类:低等真菌病害、高等真菌病害、细菌病害。如果菜农朋友能够分清楚哪些病害容易发生,进行针对性用药是再好不过。如西红柿雨后叶片上容易发生疫病;黄瓜容易发生霜霉病、叶枯病;茄子容易发生绵疫病等等。
在实际的栽培管理中,难的是我们许多菜农朋友并不清楚究竟哪些病害容易高发,因此,我们可用整体的预防方案去预防。因为不管是什么蔬菜,无外乎就是前面提到的三大类病害。推荐用药春雷?霜霉威30毫升+苯甲?二氰(苯醚甲环唑+二氰蒽醌复合剂)5克+含氨基酸、腐殖酸水溶肥20毫升一桶水。如果不良天气之前蔬菜植株没有病害,过后用这个方案整体去预防就没有什么问题。
第四步:针对容易发生根部病害的蔬菜,要防一遍根部病害防死苗
在水渗完之后,对于容易发生的根部病害,要防治一遍,预防蔬菜植株出现死苗,不良天气发生后常见的根部病害主要有:果菜类如辣椒、茄子容易发生疫霉根腐病;刚定植完正在苗期的蔬菜容易发生茎基腐病;瓜类容易发生根腐病。推荐用药甲霜?恶霉灵10毫升+氰霜唑10毫升30克+枯草芽孢杆菌30克一桶水,重点针对根茎部进行喷淋。
第五步:养根的同时补钙
不良天气过后,建议菜农朋友不要去浇水或者追肥。对于露地蔬菜的栽培,我们喜欢借雨施肥,但棚室蔬菜的栽培管理在这点上是和露地栽培完全不同。只要遇到不良天气,尤其是下雨天气,雨水一大,蔬菜植株的根系就容易因缺氧而出现沤根,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再去追肥,就会加重沤根,蔬菜恢复长势就会放缓。因此,雨后一定要先控肥,所有的氮、磷、钾肥料都先暂缓。
在控制追施氮、磷、钾肥料的同时,等到排完水地面干了以后,通过浇小水冲施养根肥料,根系越弱越不能浇大水,原因还是因为根系的需氧量较大。针对叶菜类蔬菜来说还稍微好点,如果是果菜类蔬菜,只要下雨后,浇水的同时一定要先去养根。一亩地可随水冲施2升左右含有氨基酸、腐殖酸类的有机水溶肥2~3升左右。
如果还在坐果期或者正处在采果盛期,雨后还要加上钙肥,防止出现日灼、气灼、脐腐病等。在高温天气,所有的蔬菜都是喜钙的,不管是叶菜类还是果菜类蔬菜。在高温天气,越是高温,就越需要补钙。
在高温天气,蔬菜生长的比较快,钙的供给会跟不上;另外,雨后蔬菜根系弱,吸收钙的能力也会变弱,而钙的吸收是靠蒸腾拉力来吸收的。因此,氮、磷、钾不一定加,但钙肥是必须要加的。在浇水的时候一亩地加上4公斤螯合态钙肥即可。这就和我们人一样,夏天出汗最多的时候,除了补水需要加盐补充能量是同一个道理。
在了解了多雨季节不良天气对棚室蔬菜带来不利因素的影响后,我们通过以上这五步有针对性的管理,在恢复秧子长势的同时,也能保证病害的不发生。
科学合理选用叶面肥,对蔬菜生长十分重要。蔬菜播种或定植后,为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往往需要较多的追肥。下面根据不同类型的蔬菜,介绍选择叶面肥的使用技术及几种常用的追肥方法,供菜农参考。
一、选择蔬菜叶面肥的关键
1.叶菜类这类蔬菜全生育期需要的水肥较多,除施足底肥外,应在苗期,中后期进行1~2%尿素(硫酸铵)溶液喷施,7~10天一次,连喷2~4次,能加速叶片抽生和迅速生长,而且能节约成本和提高氮肥利用率,比土壤施入要高20~30%。
2.瓜果类这类蔬菜对氮、磷、钾和微量元素(主要是硼、锌、钼)的需要比较均衡。瓜果类蔬菜施肥更要讲究科学。即苗期选用1~2%尿素水加入3000倍802喷施。以利壮根长叶;花期选用1~2%尿素混合0.1~0.3%硼酸与1000倍植物动力2003溶液喷施2~3次(间隔每次为7天左右),以利增加坐果率和防止“花而不实”;结果期选用1~2%尿素水溶液,或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施,每7~10天一次,共喷二三次即可。
3.根茎类这类蔬菜在其全生育期间对磷、钾肥需要多于氮肥,尤其是中后期对钾肥需要更为敏感而量多。如钾肥不足,则叶部制造的有机养料向根茎部输送慢而少,易早衰和叶部凋枯(或褐斑病)。扫以此类蔬菜除苗期追施少量氮肥外,应在中后期多施钾、磷肥。
二、蔬菜追肥的关键
1.冲施在为作物浇水时,把定量化肥撒在水沟内溶化,随浇水渗入作物根系周围的土壤内。这种方法浪费的肥料较多,在渠道内容易渗漏流失,在田间作物根系达不到的深层,也会渗入部分肥料造成浪费。其优点是用法简单,省工省时,劳动量不大。在肥源充足、种菜面积大、劳动力矛盾突出时可以采用此法。在大面积蔬菜出现严重缺肥症状时,可以作为首选追肥方法。
2.撒施作物浇完水后或雨后,趁畦土墒情适宜,又能下田时,将定量化肥撒施于作物畦面或作物株行间。这种施肥方法比较简单,但仍有一部分肥分会挥发损失,特别是碳酸氢铵挥发性很强,不能采用;硫酸铵、尿素和硫酸钾可以撒施,但只有在田间操作不方便、作物需肥又较急的情况下选用。
3.埋施在作物株间或行间开沟挖坑,将定量化肥施入,再填上土。这种方法肥分浪费少,最经济,但劳动量大,费工,且操作不方便,施用时还要注意安全,埋肥沟、坑要离作物茎基部10厘米以上,若离根太近则容易损伤根系。由于肥料集中,浓度大,该方法在作物生长旺盛、需水较多的夏季不要采用,在作物的需水临界期更不能采用。一般在冬闲季节,劳动力充足,作物生长量不大时可采用此法,让埋施的肥料逐步分解,不断供给作物。但在实际生产中,作物的生长高峰往往也是需肥需水高峰,因此,埋施法常常在温度较高时被采用。为防止产生负效应,埋施后一定要浇水,使埋施的肥料浓度降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76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