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如何做好养猪场的成本控制

猪场的效益高低取决于猪场的成本控制的好与坏,

如何做好养猪场的成本控制

对于规模化猪场来说,提高能繁母猪年断奶仔猪数量及降低单位增重的生产成本,是猪场成本控制的关键。而采购成本和生产过程成本的控制也不可忽视。笔者通过多年猪场实践经验,谈一下如何做好猪场的成本控制的看法,仅供养猪同行们参考:

提高能繁母猪年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

能繁母猪年生产能力强,即年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多,单位产出的成本就低,生产效益就高;反之,断奶仔猪每少一头,就会将母猪及公猪的各种饲养成本分摊到断奶仔猪上,成本就会提高,因此,必须充分发挥种猪的生产性能,提高种猪的产生能力,才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1、减少母猪的非生产天数

非生产天数是影响每头母猪年供断奶仔猪数的最重要因素。非生产天数是存栏母猪既非怀孕,又非泌乳的天数。影响非生产天数的最重要因素是分娩率,分娩率与非生产天数成反比,分娩率高,非生产天数就少,年供断奶仔猪数就多。

2、缩短断奶配种的时间

体况良好的断奶母猪,断奶后七天内,大部分都能发情、配种完毕,体况差的断奶母猪往往要十多天后才能发情配种。因此,必须重视母猪的饲养管理,降低哺乳期失重,保持良好的体况,使其断奶后能准时发情、配种,降低反情率及流产率。

3、提高母猪的窝产活仔头数

3.1、提高公猪精液品质。

3.2、发情检查。对断奶母猪实行驱赶公猪查情,可有效地查出母猪的发情,及时发现发情的起始时间。每天查情二次,应是每个猪场的配种制度之一。

3.3、适时配种

适时配种有赖于每天及时的查情,最佳的时机进行输精配种。输精过程应特别注意,严格按照输精的操作规程进行。

4、加强饲养管理,按各阶段的不同要求,做到精细饲养。猪是多胎家畜,要防止胚胎早期死亡,提高产仔数,就必须加强饲养管理,精细饲养,科学饲喂。哺乳和断奶至发情阶段,应增加母猪的采吃量,以降低哺乳期的体重损失,促进断奶母猪卵泡发育,增加排卵数;妊娠期应按各妊娠阶段的不同要求严格饲喂量,精准饲喂,保持良好体况,促进乳腺发育。

1)向哺乳仔猪挖潜。

养殖要点是提高仔猪成活率,防止压死、饿死、冻死。

一个万头猎场仔猪育成提高1%,可增加收入3万元。

如果一窝仔猪断奶重多500g,相当于一头肥猪利润。

2)向保育猪挖潜。

一般仔猪断奶后,继续留在产房1周时间过渡阶段,饲料浪费和腹泻是饲养管理的突出问题。

在此阶段必须选优质的饲料过渡,保证不掉膘、不腹泻。

保育栏一般用的是铁槽,如果饲养员责任心不强,喂料时不根据猪的大小来随时调整下料间隙,都会造成严重损失。

间隙过大造成饲料浪费,间隙太小,小猪采食量严重不足,影响生长。

3)育肥猪挖潜。

保持栏圈干燥、卫生、减少应激,提供适宜生长的环境,利于增重。

适时出栏,一般育肥出栏时间为6个月,体重在100~110kg。

如果推迟出栏,则会增加料肉比,增加饲养成本,降低效益。

4)妊娠母猪挖潜。

妊娠母猪阶段应保持合适的体况。

为提高妊娠母猪的胚胎着床,必须适当地限饲,并科学合理地饲养管理妊娠母猪,达到节约饲料,增加产仔数,反之则会造成损失。

5)产房母猪及哺乳母猪挖潜。

提供适宜的产房温度,产房适宜的温度为25℃,仔猪保温箱温度为28~30℃;缩短产程减少死胎,分娩期间大部分死胎,是由于在产道窒息死亡。

一般产程超过4h,都会出现卜2头新鲜死亡。

产程间隔30min,必须助产;提高初生重,合理满足妊娠母猪的不同阶段营养要求,特别是后期(90~114天)应增加至3.0~3.5kg/头/天。

以提高仔猪出生的重量。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76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