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山东省桃生产现状与发展策略]

1山东省桃生产现状1.1面积与产量 20世纪80年代,桃在山东省水果生产中所占的比重较小,1989年全省桃的栽培面积、产量分别占水果总面积和总产量的6.59 %和3.90 %。1990年以后,其比重逐年提升,到2005年分别达到12.66万hm2和201.2万t(吨),占水果总面积和总产量的16.48 %和16.74 %,成为山东省位于苹果之后的第二大水果。临沂市是全省桃树的主要产地,2005年面积和产量分别为4.09万hm2和69.3万t(吨),占全省桃树总面积、总产量的32.34 %和34.44 %,其次是潍坊市和泰安市。在全省果品生产中,桃已形成产量优势,创造了较大效益,成为全国桃树生产的第一大省。

[山东省桃生产现状与发展策略]

1.2品种结构

桃的品种、类型较多,山东省目前栽培的有普通桃、油桃、蟠桃、油蟠桃等,栽培的品种达上百个,仅临沂市就有65个,栽培面积300hm2以上的品种有25个。桃的主栽品种不甚突出。在品种结构调整中,主要发展了普通桃,其中栽培量较大的有仓方早生、砂子早生、早凤王、早白凤、新川中岛、莱州仙桃、莱山蜜桃、中华寿桃、朝晖、早露蟠等品种;上海水蜜、大久保等品种也有一定的栽培面积;而油桃栽培比例偏低。在早、中、晚熟品种构成上,全省仍以中熟品种为主,约占70 %左右。据临沂市农业局调查,2005年全市早熟桃(5~6月成熟)品种栽培面积占16.2 %,中熟桃(7~8月成熟)品种占71.5 %,晚熟桃(9~10月成熟)品种占12.3 %。适于加工的品种栽培较少,约占桃园总面积的6 %左右。

1.3砧木利用

桃树砧木类型较多,毛桃、山桃、杏、李、毛樱桃等都可作桃树的砧木。其中毛桃适应性强,生长旺盛,抗寒性强,与桃树嫁接亲和力好,是山东省常用的砧木类型;杏、李与桃树嫁接亲和力较差,所以在生产上很少使用;毛樱桃也只是在矮化观赏、盆栽桃树以及设施栽培中有所应用。近几年,山东省青州市的一个地方品种――青州蜜桃,以其种仁饱满、出苗率高、实生苗生长快、适应性强、与其他桃品种嫁接亲和力强,而被广泛应用,是近几年山东省桃树的主要砧木类型。

1.4栽培技术水平

山东省作为我国桃树生产大省,在栽培技术水平方面也相应较高。近几年,随着果树生产的发展,桃树栽培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园地生草、配方施肥、人工辅助授粉和花期放蜂、严格疏花疏果以及合理整形修剪等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陆续在生产中得到推广,特别是在提高桃果质量和推行无害化生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但各地栽培技术水平还不均衡,从总体上看还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栽培密度过大。株行距多数为3m×4m,有的甚至为2.0~2.5m×3~4m。一般3~4a(年)后即出现树冠交接和内膛光照不良。二是施肥量不足,有机肥少、化肥多,N肥过多、K肥不足,很少补施Ca、Fe、Zn等肥料,因而生产的桃果糖度低、色泽淡、品质差,有些桃园出现了严重的缺素症状,影响了果实产量和品质。三是整形修剪不科学,特别是苹果产区的桃园,将苹果的修剪方法应用到桃树上;有些果园一味追求纺锤形树形,为了克服干性弱的缺点,还将第1次从中心干上萌发的主枝从基部极重短截,重新培养主枝,致使结果期延迟;多数桃园留枝量过多,使树冠内通风透光不良,内膛枝条枯死,结果部位外移。四是采果后放弃管理,病虫害发生严重,特别是危害叶片的细菌性穿孔病、潜叶蛾等,造成桃树早期落叶、树体衰弱、花芽质量不高、翌年坐果率低,影响产量。五是多效唑使用频繁,不但未能控制新梢旺长和提高坐果率,还致使桃果含糖量低,果肉粗糙,而且多效唑残留严重。

1.5设施栽培情况

山东省桃树设施栽培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随着高收入阶层的增加,拉动了桃设施栽培的发展,设施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现已达到0.3万hm2,成为我国桃树设施栽培的主要产区之一。在设施栽培的品种上,早期主要是油桃,以后逐渐发展到蟠桃和普通桃,但目前仍然以油桃为主;在设施类型上以日光温室为主,塑料大棚为辅;在设施栽培模式上,以促成栽培为主,延迟栽培很少;在早期丰产栽培技术上,实现了春定植、秋建棚、翌春采果,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早期丰产栽培技术。虽然桃树设施栽培技术近几年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总体技术含量不高,具体表现在多方面,如生产模式单一、经营产品单调、温室结构不合理、扣棚升温过早、升温速度过快、棚室内光照不良、CO?2不足、忽视产后管理以及市场资源开发利用严重不足等。

1.6产业发展概况

目前山东省在桃产业发展中,仍然是以桃果生产和加工为主导产业,同时各地还根据不同的特点,不断开拓桃树的新型产业。例如将桃核和桃枝加工成十二生肖、戒指等工艺品,使以往的废弃品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值。目前肥城已有生产销售桃木工艺品的公司、企业近20家,年实现销售收入1 000万元。2002年肥城又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桃花旅游节,利用桃花节作平台,吸引外商观光、投资,有些村庄还建起了集休闲、旅游、度假、餐饮于一体的田园度假村。目前桃产业、桃文化成了肥城市经济的门面。另外,一些地方利用城市周边的优势,大力发展观赏桃树。开发观赏桃树品种类型和苗木,培育桃树盆景,为城市园林绿化和家庭居室美化提供苗木和盆景,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1.7产后处理与销售

桃果产后分级不严格,包装粗放,打蜡者甚少,所以,商品价值低,经济效益差。在销售方面,山东省的桃果主要是内销,出口量较少,仅有肥城桃、寒露蜜桃、冬雪蜜桃、春艳等少数品种出口至东南亚国家,浓缩澄清桃汁也只销往日本、美国等国家。

2发展策略

2.1根据当地特点,调整品种结构

根据当地的生态条件、技术水平、市场需求和加工情况等合理调整品种结构。宏观上早、中、晚熟品种的比例应调整为3∶4∶3或3∶3∶4;加强果大、味甜、抗裂果、离核油桃品种的选育工作,进一步增加油桃的栽培比例,使油桃达到鲜食桃的1/3以上。有计划地加大加工黄肉桃的栽培面积。另外,还可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品种(如油蟠桃);观赏、食用兼用的矮化桃;花重瓣,果既可观赏又可食用的花桃;果肉黑色的黑肉桃等,以满足鲜食、加工、观赏等不同消费市场的需要。

2.2加强品种管理,规范苗木市场

有关部门不仅要加强新品种的审定工作,规范品种名称,还应将品种和苗木纳入法制化管理,避免果农重复引种和引种经济效益不高的已淘汰品种,以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1997年10月国家制定了农作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目前有关桃的保护细则正在落实中,不久后将得到落实,这将对桃品种和苗木的管理是一个很大的规范。

2.3发挥区域优势,实行规模化生产

各地应根据地域特点实行桃树的区域化生产、规模化栽培和产业化经营。其中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仍是今后一段时期桃生产经营的主流。以产品为龙头,按市场规律由公司牵头,将农户的产品组织起来,把公司的资金优势、管理优势与生产者的土地优势、劳动力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

2.4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管理水平

加大科枝投入,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已成为桃树生产的当务之急。目前在栽培技术方面的发展趋势是:在土壤管理方面,应大力推行果园生草制度,这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最有效的途径;在桃园施肥中,要以有机肥为主,N、P、K肥合理配合,重视Ca、Fe、Zn及一些微量元素的补充;在栽植密度方面,提倡计划密植(前期密植,后期间伐)和合理密植,既可保证前期产量,又能防止果园郁闭;在修剪中,根据桃树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密度,采用合理的树形,控制好留枝量,使冬剪后的桃树每667m2(亩)留枝量控制在4~5万条,并重视生长季的修剪;在花果管理上,要严格疏花疏果,对易裂果的品种,可实行果实套袋,既可防止裂果,又能减少农药、灰尘的污染,提高果品质量;在病虫害防治中,重视预测预报,选用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农药,加大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的力度,生产绿色果品。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桃果产量和品质,增加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

2.5根据各地特点,开拓多元化产业

目前,桃生产已出现不少新的产业类型,但是发展面较窄,各地发展也不平衡。为充分发挥桃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应不断拓宽桃产业。在以露地生产果品为主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利用设施栽培,搞好桃反季节生产,不断增加桃树延迟栽培的比例,逐步实现桃果的周年供应。另外,各地还应根据当地的市场情况和自身的经济情况,适当发展桃树的盆栽观赏、园林绿化等产业。借鉴肥城的经验,充分利用桃树的各种资源,创造自己的特色产业,发挥桃的自身优势,真正把桃产业做大做强,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途径。

2.6加强产后处理,提高商品价值

近年来,在苹果上果品的产后处理越来越受到重视,产后处理的比例不断增加,增效明显,但在桃果上推行缓慢。今后应加速推广桃果的采收、洗果、打蜡、包装等处理,研究推广桃果的贮藏保鲜技术,进一步提高果实的商品价值,延长桃果的市场供应期。

(收稿日期:2007-08-07)

鹰嘴桃基本都是“三月赏花,七月品果”。果实成熟期6月下旬至7月初,这个阶段做好浇水排水、修剪密集枝条、病虫害防治,合理地施肥追肥都会使结果提高质量和品质。

鹰嘴桃果期多长时间鹰嘴桃基本都是三月赏花,七月品果。阳春三月,万亩桃花争奇斗艳,漫山遍野,美不胜收!火红七月,万亩桃树硕果累累,绿色的,红色的,挂满了枝头,让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鹰嘴桃多久结果鹰嘴桃一般种植2年之后就会结果,此时的桃树树干相对较软,花芽起始节位较高,单花芽多,抗冻力弱,丰产性中等亩产量在400kg以下。3年-4年的果树则树势强健,结果和挂果的承受压力比较强,进入了盛产期,盛果期每亩产量可达600kg以上。

鹰嘴桃膨果期是什么时候鹰嘴桃膨果期在6-7月份中间,施肥追肥结果会提高质量和品质。

鹰嘴桃成熟时间鹰嘴桃2月初现蕾,始花期2月中旬,盛花期3月初,叶芽萌发期2月中旬,生理落果期3月中旬至4月初,果实成熟期6月下旬至7月初,落叶期10月中下旬。

鹰嘴桃果期养护与管理1、施肥技术:一般是在幼苗发芽前、发育中、采摘后施肥。由于鹰嘴桃适合中酸性、排水性能好且较为疏松的砂质土壤,在种植时需根据土壤的情况适量的进行深翻,并逐渐改良。当鹰嘴桃树开始结果时,不用立即对其进行施肥,当其花开的数量较少、树的长势较慢时,再适量地进行施加花前肥。

如果肥料过多,枝叶过于茂盛,反而会使鹰嘴桃树出现落花落果的现象。定果之后,不需施加大量的氮肥,过多的使用氮肥后会导致桃树无法结果。

2、排水系统:为了保护鹰嘴桃树,利用膜下滴灌技术,不会使种植基地出现积水现象。这种技术不但能够节省水资源、保护了土壤的结构,还能减轻农户的管理工作,管理起来更加方便。由于空气中的湿度降低了,使得果树的生长率与病虫害的发生率得到控制。

在对鹰嘴桃树采取扣棚动作前2040d需要对土壤进行1次透水灌溉,为树苗发芽做好前期准备,最好是让水渗透到土壤内60cm。对果树施完肥后需要进行一次透水灌溉,当果树生长到膨大期、硬核期与新梢的生长期时需适量地对其进行灌溉。

3、秋冬季修剪:修剪时尽量3个主枝干保持为Y字形或是自然开心形,主干的高度以40cm为最佳,倾斜的角度需控制在4565之间,可以让果树的枝干看起来更加美观。

由于鹰嘴桃的生长害怕强光的照射,但又不能缺少光合作用。因此,为了配合其生长需要修剪背上枝、徒长枝与生长过于旺盛的枝干。结果的树枝可以进行扭梢、摘心等多种手段进行处理,让鹰嘴桃树枝能够在充实的枝条下发育。

生长过于旺盛的枝干,在春梢时抽发了10cm左右时或是在秋季果树采果结束后,使用300倍的多效唑对树枝进行喷施,可有效控制树梢,减少果实生产过量的情况。

鹰嘴桃果期怎么施肥1、芽前肥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一月下旬至二月上旬之间肥料主要并以氮素为主。株施复合肥1.5公斤、尿素0.25公斤加上50公斤至100公斤的腐熟淡粪水或者豆麸水进行淋施。

2、壮果肥的时间,一般时间在每年的4月下旬至5月的上旬,等到谢花后于生理落果之间可施肥一次。

3、采果肥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8月份,这时候所有的鹰嘴桃都采摘完毕,每株施肥用量为1公斤至2公斤的复合肥,如果是旺树可以少施或者不施。

4、在每年的秋冬之际都要实施基肥。也就是每年的9月份至11月份之间就要实施基肥了,这时候树势恢复后,每株施腐熟有机肥和花生麸、猪粪、鸡粪、豆腐或者土杂肥等等合计35公斤至50公斤,再加上磷酸钙1.5公斤,和硫酸钾2公斤。

鹰嘴桃果期喷什么药1、桃褐腐病:主要危害果实,最初果面出现褐色圆形病斑,继而扩及全果,使果肉变褐软腐。防治方法:清除越冬菌源,发芽期喷4-5波美度石硫合剂,也可用托布津、代森锌等抗菌药。

2、桃炭疽病:主要危害果实,阴湿多雨发病较重,幼果危害后变成僵桃,果实膨大后从水渍状病斑扩大成圆形、红褐色、凹陷病斑。防治方法:清除越冬源,早春喷4~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托布、多菌灵、退菌特等抗菌药。

3、桃缩叶病:越冬病菌在桃萌芽展叶时,皱缩扭曲成畸叶后侵入,病叶肥形,逐渐变红褐色。防治方法:清除病原,结合施基肥,彻底清扫落叶,深埋于施肥坑内。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81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