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薄荷吸引蛇吗
种薄荷吸引蛇吗
种薄荷吸引蛇吗,现在养盆栽的人越来越多,各种植物都可以用来作为盆栽养在窗边或者阳台,让人看着就心情愉快,有的人会选择会种上一盆好养活的薄荷,但是又担心薄荷是否会引来蛇,那么种薄荷吸引蛇吗?
种薄荷吸引蛇吗1家中为什么不可以种薄荷
不建议放在卧房里饲养。
薄荷中带有薄荷油、薄荷纯正薄荷酮等成份,会挥传出一定的刺激味道,对身体而言具备缓解疲劳的功效。而卧房也是夜里歇息的地区,将薄荷放在卧房里饲养得话很有可能会危害到夜里的睡眠。
尤其是针对一些身患呼吸系统疾病或是对味道较为比较敏感的群体而言也有很有可能会造成呼吸系统不适感的病症,不建议放在卧房里饲养,能够放在大客厅或是小书房里,其翠绿色的形状还能在一定水平上减轻视觉疲劳,芬芳味道也具备缓解疲劳的功效。
家中种薄荷是否会引来蛇
一般状况下是不容易的。
尽管说蛇喜爱藏匿于植物繁茂的地区,可是家中栽种的薄荷一般都较为少,并且全是盆栽植物饲养;在其中薄荷释放出去的呛鼻性味道也是蛇所讨厌的,一般状况下种薄荷是不容易引来蛇的。
可是如果是在家里的前后左右或墙壁处种植了爬墙虎等藤条植物,在充足繁茂的前提条件下,蛇是有可能掩藏在植物下边,沿着爬墙虎地下茎从墙面往上爬到房间里边去的。
薄荷买回去二天就蔫了是怎么回事
造成薄荷蔫了的缘故有很多种多样,阳光照射、温度差、水份等都是有很有可能导致薄荷变蔫。
阳光照射是导致薄荷叶片发枯的关键要素之一,薄荷喜爱日常生活在光源充裕但又不可以照射太阳的地区,如果阳光明显得话便会导致薄荷叶片发枯,并且另外自然环境的温度差也不可以很大。
薄荷少水也会导致叶片发枯,提议能够逐渐浇上充裕的水,待薄荷消化吸收到充足的水份后就又会翠绿色圆润了,平时必须在土壤层未彻底干躁以前就浇灌,维持土壤层有充足的水份,平常还可以适度地喷喷水雾,维持环境湿度。
家中合适养什么植物
1、金钱树:假如家中较为宽阔,要想容积较为大的植物,提议能够挑选金钱树。金钱树的叶片较为大,放在家中宽阔的地区不但能够装饰设计、净化环境,还能具有吸咐室内甲醛、清洁空气的作用。
2、绿箩:绿箩是一种活力较为坚强不屈的植物,体型小不占地区,放在哪儿都能够,并且绿箩也可以消化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具有改进空气的作用,是特别适合家里养的`植物之一了。
种薄荷吸引蛇吗2薄荷种植方法
薄荷通常种植在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的向阳处,同时排灌要很方便。挑选生长健壮的母株,去掉茎叶,保留根茎进行育苗,也可以用分株和扦插育苗。在它的生长过程中,要注意除草,促进幼苗生长。长到10-15厘米高的时候可以补充一点尿素,每15天浇一次水。另外,还要注意预防各种病害。
一、整平土地
薄荷一般要在光照充足、排灌方便的地方种植,土壤不能过酸或过碱,地势比较平坦、土质比较肥沃更有利于它的生长。不过,种过一次之后,三年内不能继续种了。找好土地后,需要先进行深翻,并将腐熟的堆肥、过磷酸钙和骨粉等作为基肥施到地里,耙细并将肥料翻到土里。
二、育苗方法
育苗的方式有三种。根茎育苗一般在4月或8月进行,挑选生长健壮且无病虫害的作为母株,初冬的时候将地上的茎叶割掉,根茎留在地里。分株育苗需要在幼苗长到15厘米的时候,将间出的幼苗分开栽种。扦插在5-6月份,剪取10厘米长的枝条,将其扦插到苗床上,等到生根发芽后就可以移植了。
三、日常管理
在薄荷的生长过程中,首先要检查一下苗的情况,在缺苗的地方要适当补栽。等到补齐后,就要开始除草了,消灭杂草可以避免它们争夺养分,促进幼苗的生长。等长到10-15厘米高的时候,可以补充一点尿素,每亩要施10千克。生长初期要15天浇一次,出苗后到收割需要再浇4-5次水。
四、病害防治
危害薄荷的病害有黑胫病、锈病和斑枯病。其中黑胫病主要发生在苗期,会导致茎的基部会变黑腐烂,使其倒伏枯萎,一般用百菌清或多菌灵进行防治。锈病多发于5-7月份,可用粉锈宁治疗。斑枯病在5-10月比较常见,可用代森锌每周喷一次控制病情。
种薄荷吸引蛇吗3家里种植薄荷的好处?
1、驱蚊虫
薄荷含有一定的薄荷油、具有驱蚊虫的作用,在蚊虫较多的夏季,可将薄荷摆放在卧室靠窗的地方,在傍晚的时候对薄荷叶进行喷水,有利于让薄荷的清香扩散开来,驱散蚊虫。
2、消炎止痒
在被蚊虫叮咬过后,也可以将薄荷叶研磨成汁敷于叮咬处,可以有止痒的良好作用,用后会感觉清凉舒适。
3、解热降温
薄荷能兴奋中枢神经,使周围毛细血管扩张而散热;并促进汗腺分泌而发汗。因此有降低体温的作用。
薄荷适合养在哪里?
薄荷比较适合养在书房、客厅或阳台等地方。
虽然说薄荷能放在卧室,但其实将薄荷放在卧室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薄荷虽然能散发出清新好闻的气味,但是在夜间也要进行呼吸作用的,会和卧室主人抢夺氧气。 而且卧室是睡眠的地方,薄荷提神醒脑功效在夜间也会成为影响睡眠的因素;
建议将薄荷放在书房、客厅或者阳台种植,如果非常喜欢薄荷的气味,也可以在白天时将薄荷移到卧室内,晚上睡觉前将薄荷移出卧室。
兽药中纳米乳的优点和缺点分析论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兽药中纳米乳的优点和缺点分析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摘要:
纳米乳技术是纳米乳化技术的简称,是在乳化剂作用下将水相、油相进行乳化后获得纳米级别药物微粒的一项制药技术,其在兽药临床应用过程中的优点很多,如可使油相和水相共为一体,增加药物的溶解度,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避开肝脏首关效应等,也存在制药成本高,保质期短,影响标准检测等缺点;相信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纳米乳技术因缺点带来的推广困难会逐步解决,在不久的将来能广泛应用于养殖业。
关键词:
纳米乳;纳米技术;兽药;推广;应用;
引言:
纳米乳技术是纳米乳化技术的简称,纳米乳实质上是乳剂的一种,是在乳化剂作用下利用特殊的'乳化工艺,将药物制备成纳米级别的小乳粒的技术[1]。和普通剂型相比,纳米乳剂型药物微粒更小,比表面积更大,生物利用度更高,药效更加理想。为了能帮助大家更清楚地认识纳米乳技术,笔者以此为话题和大家作一下交流。
1、纳米乳
纳米乳是药物的一种剂型,由水相、油相和表面活性剂组成,有的药物中还加入了助表面活性剂而使体系更加稳定[2]。纳米乳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企业在兽药产品中进行了应用,但由于多种原因,如乳化设备不够先进、制造成本高、市场接受度低等,导致当时该剂型在兽药临床并未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和时代的不断进步,兽药监察力度空前加大,市场上不规范的兽药品类越来越少,90%以上都是按照国家、地方或行业标准制成的国标药物。而国标药物临床效果要想充分体现,第一需要药物的配伍技术,第二就是对于药物本身来讲,需要提升本身的生物利用度。纳米乳技术正是基于上述背景在近些年脱颖而出,在化药领域、中兽药领域、饲料添加剂等领域都得到了应用。
2、纳米乳的优点
纳米乳在兽药临床应用过程中的优点很多,如可使油相和水相共为一体,增加药物溶解度,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避开肝脏首关效应等。
2.1、使油相和水相共为一体
纳米乳体系由油相、水相、表面活性剂以及助表面活性剂等成分组成,其中表面活性剂又称乳化剂,其分子结构中,一端亲水,一端亲油,这种特殊的结构可使得体系在表面活性剂作用下,将油相溶解于水或将水相溶解于油中,前者又称“水包油”型纳米乳剂,后者则称之为“油包水”型纳米乳剂。只要选择的配方得当,表面活性剂本身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和油相乳化所需的亲水亲油平衡值相同或相近,则做出来的体系就比较稳定,能使油相和水相非常均匀地共为一体,而不是油相漂浮在水相上面出现分层现象。
2.2、增加药物溶解度
有些药物本身不溶于水,但能溶于某种油中,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先将药物溶解在油中,之后将此作为油相,通过纳米乳化技术将油相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溶解于水,从而增加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一般来讲,以纳米乳为载体制备的药物,载药量通常在0.1%~5%之间,载药量过低就会失去意义,载药量过高又会引发体系的不稳定,药物很容易在后期储藏过程中出现析出现象,尤其是耐低温性能下降,冬季很容易析出,但和普通剂型相比,纳米乳剂型已经显着提高了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
2.3、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
纳米乳的乳滴粒径一般在100nm以下,有些药甚至能够做到10nm左右,如此小的粒径使其在口服后很容易穿透细胞膜或细胞间隙而进入体循环中。这种小尺寸效应是纳米乳剂型有别于其他剂型的重要一点,加上粒径变小后药物的比表面积大幅增加,和靶器官的组织细胞接触面也得到增大,最终使得药物生物利用度提高。拿临床常用的兽药替米考星来讲,通过药代动力学检测发现,普通的口服液剂型只是纳米乳剂型的0.6~0.7倍左右。药物生物利用度的提高有利于降低用药剂量和缩短疗程,从而降低治疗费用,也有利于减少病原菌耐药性的产生,还有利于解决因兽药残留产生的食品安全问题。
2.4、避开肝脏首关效应
纳米乳剂型有别于其他制剂,由于药物是溶解在油相当中的,而油相成分为脂类物质,在进入肠道后,其吸收不是通过小肠血管的,而是先进入到肠淋巴管,最后再经淋巴循环汇入到血液中,如此吸收方式使得药物没有经过肠道静脉进入到肝门静脉,再经过肝脏进入到体循环,也就避免了肝药酶的灭活作用,有效避开了肝脏首关效应。这种特殊的吸收方式使得药物使用时无需首次加倍,即节约了药物使用成本,同时也降低了药物对肝脏的损害,可谓一举两得。
3、纳米乳的缺点
纳米乳临床应用过程中虽然具有多种优点,但也同样具有一些不可回避的缺点,如制备成本就比较高,纳米乳的工艺中大部分都是通过高速乳化机的乳化作用来制备的,设备的投入和对乳化过程的工艺要求都较高,加上本身表面活性剂的市场价格也不低,实际纳米乳原液中表面活性剂含量能占到18%~36%之间,这些成本加起来导致药物市场售价较高,对推广造成了一定困难。另外,纳米乳为液体制剂,和固体制剂相比稳定性会差一些,药物保质期通常在6~18个月,而固体制剂的则为2~3年。还有在中药制剂中,尤其是口服液制剂和注射液制剂,产品在按照国家标准检测过程中有一项是薄层检验,其中的有关物质通过条带的位置对照能判定产品质量,但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会影响薄层检验结果,这也是导致很多中药液体制剂无法使用纳米乳技术的原因。虽然纳米乳技术在推广和应用过程中有诸多困难,但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该技术在推广过程中的困难会逐渐被克服。
4、小结
纳米乳化技术是一种新型药物制剂技术,属于纳米技术的一种,由于药物粒子达到了纳米级别,这种小尺寸效应直接解决了很多传统技术无法解决的难题[3]。在我国,目前多家兽药巨头已经将氟苯尼考、替米考星、土霉素、红霉素等药物制成了纳米乳剂应用于临床,添加剂领域则以纳米维生素应用最为广泛,植物精油领域目前薄荷油、牛至油、香芹酚、连翘油、桉叶油等也制成了纳米乳剂在无抗养殖领域得到了应用。相信通过以产品为载体的纳米乳化技术的不断普及,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给兽药行业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参考文献
[1]吴旭锦,欧阳五庆,朱小甫,等.黄芩甙纳米乳的制备[J].精细化工,2007(5):470-472.
[2]刘岳,曹丹丹.纳米乳在兽医药剂学中的应用[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8(10):155.
[3]胡宏伟,李剑勇,吴培星,等.纳米乳在药剂学中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J].湖北农业科学,2009,48(3):747-750.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82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