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苗期苗床如何管理?
(1)温度管理①播种至瓜芽出土。此期需较高的温度以加速出苗,因此苗床应严密覆盖,白天充分增加光照以提高床温,夜间加温和加盖草帘保温。②出苗到1片叶。此期是瓜苗下胚轴生长最快的时期,应加强苗床通风,适当降温,以控制瓜苗徒长。白天20~25℃,夜间15~18℃。若此时床温过高,则下胚轴徒长,易形成高脚苗,生长纤弱。③1片叶展开以后。此期瓜苗下胚轴生长基本停止,可适当升温,加快瓜苗新叶生长。白天25~28℃,夜间18~20℃,以加速瓜苗生长。④大田定植前1周左右。此期应对苗床加大通风或揭膜放风,逐步降低床温炼苗,促苗老化,以提高适应性和移栽成活率。(2)光照管理塑料薄膜苗床的透光率约70%,如覆盖严密,空气湿度达饱和状态,则透光率更低,因此在管理上应争取尽量多的光照。如采用新膜、无滴膜等,保持膜面的清洁,及时通风除去膜上水珠,增加透光率;在床温许可的范围内,每天应早揭膜通风、晚盖膜保温,延长光照时间;温暖晴天可揭除薄膜;连续阴雨天也应设法通风透光。(3)湿度管理①播种至瓜芽出土,苗床应保持适宜湿度,过干过湿均不利于出苗。要求播种时浇透底水,覆土要湿(手捏成团、松手即散),覆土后不要再喷水,上盖地膜保湿。②出苗到1片叶,要严格控制浇水,因为播种前已充分浇水,播种后苗床一直密闭,水分蒸发量不大,浇水会降低床温,提高湿度,容易引起幼苗徒长,诱发病害。若苗床缺水,床面干裂,瓜苗发现有萎蔫现象,可适当喷水,少量多次,保持床面早上见湿,中午见干的状态。③1片叶展开以后,此期瓜苗下胚轴生长基本停止,可适当增加浇水次数和浇水量,保持床面湿润,提高苗床湿度,加快侧根抽生和瓜苗新叶生长。天气好时还可结合追肥对苗床灌大水。④定植前应适当少浇水,以控制幼苗生长,防止纸钵等容器破碎。定植起苗前1天可浇1次透水。(4)施肥管理西瓜苗期较短,不必多次施肥。通常不追肥,如发现缺肥症状,可结合防病喷施尿素(0.3%)、磷酸二氢钾(0.5%)作为根外追肥。叶面追肥后要等叶面水干后再盖棚膜并注意通风降温,或采用床面撒施追肥等措施以防烧苗。(5)通风管理通风是调节苗床温度、湿度的主要手段,一般有大多数瓜苗出土后就开始通风,每天上午9时以后气温上升较快时开始通风,下午4时以后气温下降时结束通风。通风时应顺风向开通风口,通风口的大小、通风时间的长短,应根据外界气候条件变化而定,切忌突然大量通风或结束通风,防止闪苗或烤苗。通风口的位置还应经常变换,以免引起风口的苗不长。(6)病虫草害防治苗期的主要病害是猝倒病,虫害有蚜虫、种蝇、蝼蛄等。病害应采取预防措施,在管理上主要是控制苗床温湿度,并定期喷洒农药,一般在出苗后喷2~3次600~800倍甲基托布津或杀菌王600~800倍液。在苗床浇水后播种前床面喷洒800倍敌百虫液一次,可有效防治苗床种蝇和蝼蛄危害。蚜虫可在苗床通风后叶面喷洒800倍的乐果和10%的吡虫啉1000倍液防治。草害尤其是单子叶杂草根系大不好拔,可在杂草2~3叶期苗床喷洒10.8%盖草能乳油1000倍液防除。
蔬菜的高效育苗技术概述(蔬菜培育壮苗的技术)
儿菜种植技术和管理如下:?
1、育苗
在播种前选择肥沃疏松的土块做苗床,翻犁整细耙平,施放腐熟的农家肥与床土充分混合,浇透床水进行播种,每亩播种量70—100克。保持床土湿润,保证出苗。秧苗出土后适当控制浇水,防止徒长,培育壮苗。苗期间苗1—2次。
2、整地
选择前茬没有种植过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块,深耕20—25厘米,作宽大约1米的高畦,亩施农家肥大约4000公斤和磷肥25—30公斤作基肥。采用窝施,充分与土壤混合均匀后就可以定植。
3、定植
儿菜一般在播种后30—40天,幼苗真叶5—6片,苗高18—20厘米就可以定植。定植密度一般为57—60厘米,一般在10月定植,每亩定植2000—2400株。
4、田间管理
缓苗后,及时施一次清粪水,以后每半个月施一次腐熟的人畜粪尿,浓度掌握在淡后浓,年前要严格控制速效性氮肥的施用量,以防止儿菜生长过旺、过嫩。可以喷洒0.2%磷酸二氢钾2—3次。立春前后施尿素两次,每次每亩施30—40公斤。保持土壤湿润,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等。
5、采收
当肉质茎充分长大,绿色花蕾初现时就要及时采收。
蔬菜育苗是蔬菜生产的-大特色,是争取农时,增多茬口,发挥能力,提早成熟,延长供应,减免病虫害和自然灾害、增加产量的-项重要措施。育苗还可节约用种,便于集中管理、培育健壮秧苗。育苗通常是在大田播种或定植适期以前提早进行,或在数九寒天的严冬与早春,或在炎热多雨的盛夏与早秋。即在气候条件不适于蔬菜生长的时期,利用保护设施创造适宜的环境来培育适龄的壮苗。一旦气候条件适合定植于大田。
一、育苗床的类型
(一)冷床。冷床又称阳畦,是依靠太阳光加温的保护设施。它由畦框,玻璃盖(或薄膜),草帘三部分组成。冷床的床址应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排水良好、接近水源、交通方便、靠近菜地、靠近宿舍,管理方便的地方挖床,冷床的方位应座北朝南稍偏西15?,以利增加光照,提高床温。床框结构可用水泥与红砖砌成,也可用泥草筑成,但以前者经久耐用,不用每年维修,使用比较方便。一般北框高50公分,南框高15公分。玻璃窗既可采光,又可保温。草帘一般在寒冷的夜间覆盖在玻璃窗上,以加强保温效果。玻璃窗也可用农膜代替,不过在雨天或雪天要加强看护工作,保证排水流畅和及时清扫积雪。
蔬菜的高效育苗技术概述
(二)塑料小拱棚。塑料小拱棚是利用竹片做成拱型的小棚架,上盖塑料薄膜而成,棚架高50公分,上面覆盖-幅2m宽的薄膜,将薄膜-边用土压实,以利保温防风。另-边用砖压好,以便随时揭膜,通风换气。小拱棚常在早春季节用来播种瓜、豆类种子或摆放茄果类、瓜类幼苗的营养钵。也可作为假植床。小拱棚一般宽1、2m,长20~30m。
(三)塑料大棚。塑料大棚是利用竹木、钢筋水泥片或钢管做成拱圆形骨架材料,上面覆盖塑料薄膜而成。目前长江流域各省份多采用长30公分,宽6m或长20m,宽4m的塑料大棚。塑料大棚在冬季主要用于茄果类育苗(图1-2),在棚内架设塑料小拱棚,小拱棚内铺设电热线进行辣椒、茄子、番茄育苗,塑料大棚作为育苗设施比冷床、温床和塑料小拱棚育苗管理方便,效果好。
二、苗床培养土的配制
(一)培养土应具备的条件。用于蔬菜育苗的床土又称培养土。培养土质量的好坏对秧苗生长发育的关系很大,为了培养壮苗,要求培养土具备肥沃,疏松、呈微酸性或中性,保水排水性能良好,不带病菌、虫卵和杂草种子等条件。要使培养土具备上述优良性状,必须经过科学配制、堆沤发酵、药剂消毒等过程。
(二)培养土的配比及原料准备。园土,是配制培养土的主要成份,一般应占30~50%。选用园土要注意防止土传病害如猝倒病、立枯病,茄科的早疫病、绵疫病,瓜类的枯萎病、炭疽病的传人,一般不要使用同科蔬菜的园土。栽培过茄果类、瓜类的土壤不宜用,以种过豆类、葱蒜类蔬菜的土壤为好。因为豆类菜地中有根瘤菌,具有一定的固氮作用,能增加土壤肥沃度。葱蒜类菜地中含大量大蒜素等硫化物,有利于抑制或杀灭土壤中的病菌。如以上园土确有困难,一定要铲除表土,挖取心土。园土最好在8月高温时挖取,经充分烤晒后,打碎、过筛,筛好的园土应存贮于室内或用薄膜覆盖,保持干燥状态备用。有机肥料,如人畜粪尿,其它栏粪或堆厩肥,食用菌下脚料,垃圾等,是主要的营养源,其含量应占培养土的20~30%。这些有机肥应充分发酵腐熟后才能使用。未经腐熟的有机肥,吸附病菌较多,易侵害秧苗。所以,猪粪渣等栏粪或其它堆厩肥,必须先堆置腐熟后方可使用。或者将其与园土混合堆积起来,待完全腐熟后使用。化学肥料,大约1000千克培养土中分别加入尿素1千克、氯化钾0、5千克,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2千克。炭化谷壳或草木灰,能增加钾素。使土壤疏松、透气、颜色变深,多吸收太阳热能,提高土温,其含量可占培养土的20%~30%。谷壳炭化时应掌握好适宜的程度,一般应使谷壳完全炭化,但仍基本保持原形为好。如缺乏谷壳,也可用种植食用菌后的废棉籽屑代替,与园土、厩肥-同堆沤发酵。
(三)培养土的堆沤发酵。原料准备好后,应在播种育苗前的40~50d进行堆沤发酵。一般选择高燥、排水良好、离育苗场所近的坪地上堆沤培养土,堆宽1~1 、5m,堆长视培养土的量而定,堆呈长梯形。具体作法:先在地面上铺一层20公分厚的园土,然后用粪水浇透,再铺一层10~13公分厚的厩肥及其它土杂肥,又浇泼一层粪水。以后再按上列顺序继续加高肥堆,一般至1、5m高,然后覆盖塑料薄膜防雨。
蔬菜育苗技术
三、电热温床的设置
(一)电热加温线的性能与型号。电热温床主要依靠电热加温线来提高苗床温度,而电热加温线实质上是一种电热转换的器件,是具有一定电阻率的特制电线。它的外面包有耐热性能强的乙烯树脂作为绝缘层,将其埋在一定深度的土层中,通电以后,电流通过阻力大的导体,产生一定的热量,使电能转换为热能,从而提高了土壤温度。由电热加温发出的热量逐层向外水平传递,传递距离可达25公分左右,以15公分内的热量最多,靠电热加温线接近的土温越高,反之则低。因此,要使苗床土壤中的热量分布均匀,线与线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30公分。
(二)电热温床的铺设程序
1、平整床底在ps?4型大棚内,按床长10m或20m,宽1m的标准作床,并把床内多余土壤铲出,将床底整平。
2、铺隔热层在床底铺上5公分厚的隔热层,并耙平。
3、布电热线布线前准备若干根小竹签,布线时将小竹签按布线间距直接插在苗床两端,然后采用3人布线,两人在两端拉线,逐条拉紧(图1-3)。布线前必须考虑到电热加温线的两根引出线处于苗床的同一端,以便连接电源。(10?1)m2苗床采用dv20810型电热加温线1根,刚好绕5个来回。(20?1)m2的苗床需dv20012型电热加温线2根,刚好绕6个来回,这样可以保证引出线均处于苗床的同一端。布线时应注意:(1)线与线之间不能重叠或交叉,更不能扭结,以防通电时烧断。(2)电热线不能随意接长或缩短,因其电阻和功率是额定的,否则会引起烧断。(3)2根或2根以上的电热加温线铺在同-床中时,只能用并联,不可串联。
4、通电试验线布好后,接通电源,合上闸刀开关,通电1~2min,如电热线变软发热,说明工作正常,即可覆盖床上。如电热线不发热,说明线路不通,应检查线路,排除故障。
5、覆盖床土通电试验后,应在电热线上面覆盖8~10公分厚的床土,即每m2覆盖100~125千克床土。盖土时应注意先用部分床土将电热线分段压住,以免填土时移位,同时床土应顺着电热线延伸的方向铺放。床土覆好后,将床表面用木板刮平,以便播种。
蔬菜育苗
四、电热温床的播种
(一)播种时期的确定。电热温床的播种时期依栽培方式、栽培目的及通电时间的多少而定。大棚春提早栽培,茄果类应10月中下旬播种,培育适龄大苗过冬,2月中旬定植于塑料棚内,黄瓜应在2月上旬播种,3月中旬定植于塑料棚内。露地栽培,茄果类在12月下旬至元月上旬播种,4月上旬定植于露地。黄瓜在3月上旬播种,4月上旬定植于露地。另外,如果选用早熟品种,以早熟栽培为目的,可适当早播7~10d。选用中晚熟品种,以丰产栽培为目的,则可适当迟播7~10d。育苗通电时间短,幼苗生长慢,可适当早播。近年来,一些菜农探索出仅在出苗期通电,其它时期不通电,而将播种时期提早到11月中旬的方法,大大降低了育苗成本。
(二)播前种子处理。目前生产上进行种子处理的常见方法是温汤浸种和催芽。
1、温汤浸种。温汤浸种可以杀灭潜伏在种子表面的病原菌,并促使种子吸水均匀。其具体做法是:将种子装在纱布袋中(只装半袋,以便搅动种子),一般先放在常温水中浸15min,然后转入55~60摄氏度的温水中,水量为种子量的5~6倍,为使种子受热均匀,要不断搅动,并及时补充热水,使水温维持在所需温度之内达10~15min。随后让水温逐渐下降,继续浸泡数小时。通常茄果类种子浸泡4~5h,黄瓜、南瓜和甜瓜种子浸泡2~3h,其它瓜类种子依种壳厚薄相应延长浸泡时间。
温汤浸种要注意严格掌握水温与时间。温度偏低、时间短起不到杀菌效果。温度过高,时间太长,会烫坏种子。加热水时不要直接倾倒在种子上。浸种完毕后,要用清水将种子表面的粘液冲洗干净,沥干表面水分。
2、催芽。催芽可使种子快速、整齐出芽,缩短在电热温床加温的时间,减少能耗。其做法是:将温汤浸过的种子用湿润细煤灰拌匀,种子与煤灰的体积比为1:2~3,拌匀后调节含水量至60%,即用手捏成团,松开即散为宜。然后将煤灰拌和的种子盛入容器(瓦罐、塑料袋等)中,上方或侧面留通气孔,随即放入28~30摄氏度的恒温箱中或土温箱中催芽。催芽过程中,每隔12h查看一次,翻动种子,补充氧气和水分。一般黄瓜种子经过15~20h,番茄种子经2~3d,辣椒种子经3~4d,茄子种子经3~5d就可出芽。当发现有75%的种子出芽(粉嘴)时,即可播种。
3、播种。播种宜选晴天或寒潮刚过,即将转暖的天气进行。催芽开始时,掌握天气变化的动态,以保证播种时天气较好。播种前先在整平的床面上浇足底水,待水渗下后,撒-薄层药土(药土配合比例按重量计,1份药剂拌和1000份土。常用农药有五氯硝基苯,敌克松、福美双等),然后开始播种。每m2播种量依作物种类而有不同,番茄8~10g,辣椒15~20g,茄子10g,黄瓜40~50g。茄果类、黄瓜幼苗均需假植,故一般采用撒播法,将发芽种子连同煤灰均匀地撒播于苗床上,然后及时覆上0、5~1、0公分厚的盖籽培养土,并用酒水壸喷上一层薄水,冲出来的种子再用培养土覆没。为增加保温保湿效果,床面盖上一层地膜后,再设置塑料小拱棚,形成地膜、小拱棚,大棚三层配套覆盖保温。
幼苗培育管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83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