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什么是无公害茶叶的主要表现

标准体系构成

什么是无公害茶叶的主要表现

无公害食品茶叶标准由四部分组成:

1、NY5020-2001无公害食品 茶叶产地环境条件;

2、NY/T 5018-2001无公害食品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3、NY/T 5019-2001无公害食品 茶叶加工技术规程;

4、NY5244-2004无公害食品 茶叶(代替NY5017-2001)。

二、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适用性

标准制定应遵循“三性”原则,即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1、 标准的科学性

无公害食品茶叶标准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标准的结构设置合理和内容科学完整等方面,重点突出解决茶叶质量安全问题。

标准根据茶叶生产实际情况,将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加工过程和产品质量分别制定成四个标准,构成完整的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体系,克服了以往茶叶标准只重视“终端产品质量”,忽视“生产过程”之不足,真正体现了从“从土地到茶杯”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在产地环境条件要求上,标准内容的重点放在对产地空气、土壤和灌溉水质量的要求,尤其是根据茶树的生理特点,对茶园土壤和灌溉用水的PH值、重金属元素含量水平要求较高。在生产过程方面,标准内容的重点放在茶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茶园施肥和用药安全上,并以表格的形式列清楚茶树主要病虫害的名称、防治指标、用药品种、用药剂量和安全间隔期,简单明了,非常便于茶农使用。在加工过程方面,标准内容的重点放在茶厂卫生、机械设备卫生和茶叶加工人员的卫生与健康上,而对具体的茶叶加工工艺不作统一要求,这样既保证的茶叶的卫生质量,又便于茶叶加工工艺的创新。在茶叶产品质量上,标准内容的重点也是放在解决茶叶有突出问题的农药残留、有毒有害元素、大肠菌群和灰分的污染方面,而对茶叶的感官品质只作基本要求,这样既保证了茶叶的质量安全,又可充分发挥不同品类茶叶的品质风格特征。

的卫生指标分为外观卫生指标与内在卫生指标。

外观卫生指标包括:无鼠牙痕、无异物、无油污、无霉斑、无异味、颜色艳丽等。

内在卫生指标包括:化学含量、微生物含量、残留农药和重金属含量等。

茶叶的化学含量指茶叶中残留的农药、重金属和其他污染物质的含量。微生物含量指在茶叶生产过程中,茶叶叶片或者其他物质中所含的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的数量。残留农药和重金属是指农药和重金属超过国家标准所规定的最大残留量的情况。茶叶内在卫生指标的检测要求严格,茶叶在出厂前需要经过多次严格检测,以确保不含有有害物质,并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83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