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茭白的种植和管理方法,野生茭白怎么除死

茭白的种植和管理方法,野生茭白怎么除死

1、选地整地:选择有凉水经过的水田作为种植地,翻耕土地并亩施腐熟农家肥3000kg。2、定植:在4月至5月上旬,苗高约20cm且水田土温在10℃时进行移苗定植。3、浇水:根据茭白不同的生长时期选择适宜的水位,比如在分蘖前水位为3-5cm,在分蘖后期水位为12-15cm。

一、茭白的种植和管理方法

1、选地整地

(1)茭白(菰)适合种植在光线好、土地平整、土层深厚、有水源且保水保肥力强的田块中,以有凉水经过的水田为宜。

(2)翻耕土地,亩施腐熟农家肥3000kg,或浓人粪尿2500kg。注意:如果前作为水稻田,便需要增加基肥的用量,耙平后灌水2-3cm,需要做到田平、泥烂以及肥足。

2、定植时间

(1)一般在4月至5月上旬,当苗高20cm左右,水田土温在10℃时便可以移苗定植,通常可在晴天下午栽种。

(2)定植密度一般为行距70-80cm,墩距65cm,同时分大小行,大行为走道。亩定植1200墩左右,保证有6000株基本分蘖苗。注意:如果菰苗过高,需要将叶尖剪掉,将苗高保持在25-30cm,防止栽后倒伏。

3、水分管理

(1)在分蘖之前,将水位保持在3-5cm,利于提高地温,促使发根以及分蘖。

(2)在6月分蘖后期时,可将水位加深至12-15cm,避免发生无效分蘖,同时深水位也具有降温的作用。注意:需要定期换水,避免土壤缺氧后导致烂根。

(3)进入孕菰期后,水位需要加深至15-18cm,但最高水位不宜超过假茎的2/3,避免薹管伸长。

(4)在孕菰后期为了方便采收,需降低水位至3-5cm。

(5)采收完毕后,田块需要处于浅水层或者处于湿润状态过冬,不可处于干旱的状态。

(6)注意:遇到暴雨天气后,需要及时排水,防止因为水位过高,从而导致薹管伸长。

4、追肥

(1)提苗肥

待菰苗定植7-10天且成活后,可每亩施入人粪尿500kg或者碳酸氢铵15-20kg进行催苗。注意:若有足够的基肥,可适当的减少施肥量。

(2)分蘖肥

在分蘖初期,亩施人粪尿1000kg或碳酸氢铵20-30kg,促进有效分蘖以及植株的生长,注意:分蘖肥需与第一次追肥相隔10天左右,但如果没有施提苗肥,可适当提前追分蘖肥。

(3)调节肥

6-7月一般是分蘖盛期,需要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进行追肥,通常施碳酸氢铵10-15kg/亩。注意:如果植株生长强健便可以不施。

(4)催菰肥

①当有10-20%的分蘖苗假茎已经变扁时,需要重施催菰肥,促进肉质茎膨大,增加产量。

②一般亩施腐熟人粪尿2500-3000kg,或碳酸氢铵30-40kg。

③注意:催菰肥需要适时施入,施入时间过早容易导致徒长,而施入的时间过晚对产量有一定的影响。

(5)注意事项

每次追肥时,需要等待肥料被吸入土壤后再灌水。

5、中耕耘田

(1)摘下黄叶菰且定植成活后,需要及时耘田除草,为了保护分蘖苗,在耘田时需要由近到远,耘田的标准以无杂草、田土平整为宜。

(2)在分蘖后期需要摘除植株基部的老叶、黄叶,促进植株间的通风透光,每隔7-10天摘1次黄叶,一共2-3次。

(3)注意:摘下的黄叶可踏入田泥中,当作肥料。

6、防治病虫害

(1)病害

①纹枯病用5%井岗霉素300倍液防治。

②胡麻斑病用50%多菌灵500倍液防治。

③菰锈病在发病初期,用20%粉锈宁1500倍液喷雾、97%敌锈钠500倍液、70%代森锰锌700倍液等药剂进行防治,每7-10天喷1次,共2-3次。

(2)虫害

①长绿飞虱、蓟马可用40%乐果1000倍液防治。

②大螟以及二化螟可用5%锐劲特1000倍液、或BT系列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抑太保乳油2500倍液进行防治。

7、采收时间和方法

(1)采收时间受地区气候条件的影响,如果在山区种植一般可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采收,注意:采收的时间不宜过早或过晚,采收过早会导致产量变低,而采收过晚,会导致质量下降。

(2)采收时需要将薹管削去并切掉叶片,留40cm的叶鞘,每隔3-4天采收1次,注意:一般把带叶鞘的菰浸在清水中,能够贮存3-5天。

二、野生茭白怎么除死

1、处理方法

(1)以清除虾塘中的野生茭白为例,因为野生茭白的根系发达,因此只有将其拔除才可杀死。

(2)通常野生茭白会生活在池塘边较高的地方,也可放掉一部分的水,野生茭白无水后也很难存活。

2、茭白的生长条件

(1)茭白为喜温性植物,生长适温为10-25℃,不耐寒冷、高温以及干旱。

(2)在平原地区多种植双季菰,双季菰虽然对日照的长短要求不严,但对水肥条件的要求高。

(3)茭白需水量多,因此在种植时需要为其提供充足的水。

下面我说说茭白选留种到种植需的方法。

1.选好种并育好苗。

茭白是采用分株繁殖的,要选择优良的母株繁殖,选择植株生长整齐,长势中等或偏弱,薹管短,分蘖性强,分蘖密集成丛 ,孕茭效率高,茭白粗壮白嫩,没有灰茭和雄茭,无病虫害,而且具有本品种特征特性的品种。

一熟茭白,在秋季采收过程中进行选择。两熟茭白,在夏季或者秋季选。把符合标准的做好标记,收割后取地上部分留在土中越冬,第2年的春季挖起来分株繁殖。把不作为种用的老茭白根茎挖除掉。在夏季选时应该选择孕茭率高的种株,进行夏栽或秋栽。当年秋季孕茭时,要淘汰劣株,到次年再进行分株繁殖。

幼苗的适宜温度在10~20℃,另外,育苗要适当的肥水管理,早施肥,冬季要浅灌水,保证植株安全越冬,促使早萌芽、早发根。

2.整地和定植。

栽植之前深翻细耙,整平土地施足底肥,一般施人畜粪2500公斤以上。并且是土肥混均匀成泥状,是田平、泥烂、肥料足。新茭田的基肥在整地时施入,老的茭田基肥最好在春节前后施入。

茭白栽植时期一般分为春栽和秋栽两种。

①春栽。一般在谷雨前后,苗高50cm左右就可以分出株种植。先将选好的种苗挖起,用快刀顺着分蘖着生趋势,劈分若干小墩,注意不要损伤新苗,每小墩要略带老茎及匍匐茎,并有健壮分蘖苗3个,合理密植,交白苗要求随挖随栽。

②秋栽。一般在立秋前后栽植。可以利用收获早莲藕,抢种茭白。茭秧在4月初利用空闲田或藕田边进行培育,或在7月从老茭田里选挖茭墩,分秧移植于大田。秋栽时苗高1.3米以上,有较多分蘖,移栽前打去下部老叶,适当剪去叶梢,每小墩带1-2苗。秋茭白当年生育期短,不会发生有效分蘖,主要依靠茭苗孕茭,栽植苗数要比其他有所增加,亩栽4000穴较好。

3.田间管理。

水肥管理。茭白春季定植后,大田内不能缺水,萌芽生长阶段水位应在5-7cm为宜;茭白分蘖阶段,水深要在6-12cm为宜。为了促进分蘖的早发壮长,分蘖前应灌浅水,提高土温;分蘖后期要适当加深水位,抑制无效分蘖。孕茭期适宜的水深为14~30cm之间。孕茭后可深灌水,但水深不能超过?茭白眼?,以免叶鞘进水发生腐烂。孕茭后期植株生长渐趋于停滞,水位应该逐渐变浅,以一层薄水或土壤潮湿状态越冬。

4.收获。

茭白各分蘖和分株成熟的时期不一,应该分期收获。茭白成熟时,因心叶生长受到抑制,内外叶的长度几乎相等,而且心叶卷曲成针状,又变为**,孕茭部位显著膨大 ,叶鞘裂开,略露出茭肉1cm时,为收获适期。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87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