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小知识
1. 植物小知识
别名蒜、蒜头 来源为百合科葱属植物蒜 Allium sativum L.以鳞茎入药。
春、夏采收,扎把,悬挂通风处,阴干备用。 性味归经辛,温。
功能主治健胃,止痢,止咳,杀菌,驱虫。预防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治肺结核,百日咳,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肠炎,蛲虫病,钩虫病;外用治 *** 滴虫,急性阑尾炎。 用法用量 3~5钱;外用适量。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科属为伞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芫荽的全草。 科属为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鳞茎。
别芒葫、荤菜、小蒜、蒜。 性味旧经性温,味辛平;人脾、胃、肺经。
功效主治消肿,解毒,杀虫。主治痈疖肿毒,癣疮,痢疾,泄泻以及钩虫、蛲虫等病症。
营养成分每10O克含水分69.8克,蛋白质4.4克,脂肪O.2克,碳水化合物23.6克,钙5毫克,磷44毫克,铁0.4毫克,维生素C3毫克。此外,还含有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蒜素、柠檬醛以及硒和锗等微量元素。
食疗作用 1.消炎杀菌 大蒜挥发油所含大蒜辣素等具有明显的抗炎灭菌作用,尤其对上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霉菌性角膜炎、隐抱子菌感染有显著的功效。 2.降血脂,抗动脉硬化 大蒜有效成分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家兔血脂,提示大蒜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3.预防肿瘤,抗癌 大蒜素及其同系物能有效地抑制癌细胞活性,使之不能正常生长代谢,最终导致癌细胞死亡;大蒜液能阻断霉菌使致癌物质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而防治癌肿;大蒜中的锗和硒等元素有良好的抑制癌瘤或抗癌作用;大蒜素还能激活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预防癌症的发生。 大蒜为什么有特殊的气味?吃过生大蒜后,口腔往往会散发出一股难闻的特有臭味,在日常交往中较忌讳。
完整的大蒜是没有气味的,只有在食用、切割、挤压或破坏其组织时才有气味。这是因为在完整大蒜中所含蒜氨酸无色、无味,但大蒜细胞中还存在有一种蒜苷酶,二者接触则形成有强烈辛辣气味的大蒜辣素。
大蒜辣素就是大蒜特殊气味的来源。
2. 绿化小知识
城市绿化小知识
你知道什么是城市绿化?城市绿化有哪些小知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在城市中植树造林、种草种花,把一定的地面(空间)覆盖或者是装点起来,这就是城市绿化。
城市绿化是栽种植物以改善城市环境的活动。 城市绿化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还原组织,城市生态系统具有受到外来干扰和破坏而恢复原状的能力,就是通常所说的城市生态系统的还原功能。城市生态系统具有还原功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城市中绿化生态环境的作用。对城市绿化生态环境的研究就是要充分利用城市绿化生态环境使城市生态系统具有还原功能,能够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这一重要性质。
l 城市绿化的主要目的是: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环境、美化城市,为人们提供休息游览场所。
l 我国城市绿化规划的奋斗目标是
到本世纪末,城市中一切可以绿化的地方都要绿化起来,做到“黄土不露天”;公共绿地面积达到人均7-11平方米。新建区的绿化用地应不低于总用地面积的30%;旧城改建区的绿化用地面积,应不低于总用地面积的25%
l 什么是城市绿化覆盖率?
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占城市用地总面积的百分比。称城市绿化覆盖率它是衡量一个城市绿化水平的主要指标。
我国绿化覆盖率较高的三个省会城市是江苏省南京市(38% )、河南省郑州市(35.25% )、吉林省长春市(32% )。
l 城市园林绿地分为以下五类
(1)公共绿地:指供群众游憩观赏的各种公园、动物园、植物园、陵园以及绿化的小游园、街道广场。
(2)专用绿地(也称单位附属绿地):指工厂、机关、学校、医院、部队等单位和居民区内的绿地。
(3)生产绿地:指为城市园林绿地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
(4)防护绿地:指城市中隔离、卫生、安全等防护林带的绿地.(5)城市郊区风景名胜区。
3. 请问园艺基础知识有哪样
学习要求: 重点掌握:园艺植物的生产特点;园艺植物生产的发展趋势。
一般掌握:园艺学的内容。 基本了解:园艺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园艺植物生产的历史。
一.几个概念: 园艺:主要指园艺生产的农业技术。 园艺业:即园艺生产,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分支,主要是果树、蔬菜、西甜瓜(西瓜和甜瓜)以及观赏植物的生产。
现代园艺生产,既是土地上的农业,又是脱离开土地的形象艺术,它已不限于生产过程和获得产品。它还是人们休闲娱乐、文化素养和精神享受的一部份。
园艺学:是研究和阐明园艺植物生长发育规律与栽培管理技术的科学,是园艺生产的理论基础,它覆盖了果树、蔬菜和观赏植物的栽培、育种、采后等学科的发展。 园艺学研究的内容:研究园艺植物的种质资源及选育优良新品种、生长发育规律、环境条件及其调控;研究如何高效地获得园艺产品的优质高产,还研究园艺产品的采收及采后管理,包括市场流通和贮藏加工等。
二.我国园艺发展简介 我国园艺生产历史悠久,比欧美诸国早600~800多年,并且到2001年,中国蔬菜、果树面积,都居世界第一。中国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
因为我国园艺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及其它国家难以比拟的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因此是享誉世界的"园艺大国"和"园林之母"。但是,总的来看,我国园艺业和园艺学距世界先进水平还差的很远。
(停留在小农的分散、落后的水平,无规模、产业,生产和市场不够衔接,科研投入不力、产品质量、单产和生产效益都不高等。) 三.园艺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许多园艺产品是重要的食品、营养品;是加工业的原料;同时园艺植物的绿化具有生态效益及环境美化的社会意义。
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四.园艺生产与大田作物生产相比的四大特点 首先是技术性强、劳动密集、经济效益高;第二是设施栽培技术应用普遍;第三繁殖方法多样;第四,在园艺植物生产上,应用新技术快并且比较普遍。
五.园艺学及园艺生产的发展前景 有着非常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在一些方面还需要特别关注,比如资源的最优化利用、绿色食品的生产、设施园艺与运输园艺的关系、都市园艺与社区园艺甚至家庭园艺、阳台园艺的发展,还有园艺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第一章 园艺植物的分类 学习要求: 一般掌握:园艺植物的各种分类方法及主要分类的典型代表种(常见的),如十字花科、蔷薇科、豆科、百合科、葫芦科等。
园艺植物是一个很大、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的植物群体。对如这么多的种类进行分类,可以便于研究、生产和消费,也可以避免各地方俗语的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混乱。
一.园艺植物的分类 园艺植物的分类方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植物学分类法,另一种是人为实用分类法。后者按园艺生产的三大块(果树、蔬菜、观赏植物)再具体分类。
植物学分类法比较完善,每一种园艺植物的分类学位置比较固定。与植物学分类法相比,园艺植物的人为实用分类法变化较大。
有些园艺植物在人为实用分类上不是固定不变的。如枸杞果为果品类,但嫩稍为蔬菜类。
实用分类法是人们根据应用的需要按照园艺植物的习性、原产地、栽培方式及用途等人为划分为不同类型的一种方法。通过分类可为其栽培、育种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植物学分类 植物学的分类基础单位是“种”,由高到低的等级为:界(Regnum)→门(Divisio)→纲(Classis)→目(Ordo)→科(Familia)→属(Genus)→种(Species)。 地球上的植物有40多万种,其中高等植物30多万种,归属300多个科,绝大多数的科都含有园艺植物。
同学们在学习这一部分的时候,掌握一些常见的科中的一些常见的代表种就可以了。别的只要了解就行了。
比如说蔷薇科、芸香科、葡萄科、芭蕉科、凤梨科、漆树科、十字花科、豆科、葫芦科、茄科、伞形科、菊科、百合科、禾本科、毛茛科等。 三.园艺植物按园艺生产又可以分为果树、蔬菜和观赏植物三大块 1.果树的分类: 按叶生长期的特性可分为:落叶果树(苹果、梨、桃等)、常绿果树(柑橘、荔枝、菠萝等)。
按生态适应性可分为:寒带果树(山葡萄、杏。海棠等)、温带果树(苹果、梨、桃等)、亚热带果树(柑橘、猕猴桃、荔枝等)、热带果树(香蕉、菠萝、槟榔等)。
按生长习性分可分为:乔木果树(苹果、梨、桃等)、灌木果树(石榴、无花果、木瓜等)、藤本果树(葡萄、猕猴桃等)、草本果树(草莓、香蕉、菠萝等)。 按果树栽培学可分为:分为落叶果树(包括仁果类、核果类、坚果类、浆果类、柿枣类果树)、常绿果树(包括柑果类、浆果类、荔枝类、核果类、坚果类、荚果类、聚复果类、草本、藤木果树)。
2.蔬菜的分类 按产品官器分为:根菜类(萝卜、芜菁、豆薯等)、茎菜类(竹笋、茭白、藕等)、叶菜类(白菜、韭菜、洋葱等)、花菜类(金针菜、花椰菜等)果菜类(茄子、菜豆、黄瓜等)。 按农业生物学分为:白菜类、直根类(萝卜等)、茄果类、瓜类、豆类、葱蒜类、绿叶蔬菜、薯芋类、水生蔬菜(藕、茭白、慈菇等)、多年生蔬菜(百合、香椿等)、食用菌类、芽菜类、野生蔬菜(蕨菜、茵陈、荠菜等)。
3.观赏植。
4. 绿化环境小常识
国外曾有学者对树的生态价值进行过计算:一棵50年树龄的树,累计创值约196000美元。
这一计算是否精确姑且不论,就树木的实用价值而言,确是显而易见的。 一棵树可以生产200公斤纸浆,而这些纸浆如果要生产卫生纸,则至少有重为100克的卫生纸750卷。
在城市,一棵树一年可以贮存一辆汽车行驶16公里所排放的污染物。很多树木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如1公顷柳杉林每天可以吸收二氧化硫60千克,其他如臭椿、夹竹桃、银杏、梧桐等都有吸收二氧化硫的功能。
当城市绿化面积达到50%以上时,大气中的污染物可得到有效控制。 城市森林可增加空气湿度,一株成年树,一天可蒸发400公斤水,所以树林中的空气湿度明显上升。
据计算,城市绿地面积每增加1%,当地夏季的气温可降低0.1摄氏度。 城市林带、绿篱有降低噪音的作用。
宽30米的林带可降低噪音6~8分贝。 林区每立方米大气中有细菌3.5个,而人口稠密缺少绿化的城市可达到3.4万个。
有树木的城市街道比没有树木的城市街道大气中含病菌量少80%左右。 城市防护林具有减缓风速的作用,其有效范围在树高40倍以内,其中在10~20倍范围内效果最好,可降低风速50%。
在农田林网内通常可减缓风速30%~40%,提高相对湿度5%~15%,增加土壤含水量10%~20%。据测定,林冠可截留降水20%左右,大大削弱了雨滴的冲击力;地表只要有1厘米厚的枯枝落叶,就可以把地表径流量减少到裸地的1/4以下,泥沙减少到裸地7%以下。
一公顷林地与裸地相比,至少可以多储水3000立方米。1万亩森林的蓄水能力相当于蓄水量达100万立方米的水库,而建造这样一个水库需要投资千余万元。
有专家预测,假如地球上失去了森林,约有450万个生物物种将不复存在,陆地上90%的淡水将白白流入大海,人类面临严重水荒。森林的丧失使许多地区风速增加60%~80%,因风灾而丧生的人就会上亿……。
5. 怎样利用园艺小知识摆放植物
三角梅、桂花、含笑、栀子花、茉莉花、米兰、仙人掌、仙人球、龙船花、彩叶扶桑、硬枝黄蝉属于偏阳植物,喜好阳光,高楼层的阳台、商业街比较适合。
摆放花盆最好选择东南朝向,因为这个朝向阳光直射的时间比较合适。花盆:宜选泥盆陶盆宜兴盆如何选花盆也是不少市民关注的问题。
陈玉美说,目前市面上有塑料盆、瓷盆、泥盆、陶盆、宜兴盆五种。塑料盆、瓷盆表面光滑,透水、透气性差。
泥盆、陶盆表面粗糙,透气、透水性好,更适合植物生长。市面上还有一种宜兴盆,表面光滑又透气、透水,但价钱较贵。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市民忽视了花盆底部的排水孔。 专家说排水孔就像植物的排泄口。
排得太多,富有营养的泥土会流失,排不出去,会严重影响植物生长。即使是喜水的植物,排水不畅的话,也对根系生长有影响。
正确的方式是,买回花盆后,用窗纱垫在花盆底部的排水孔上,再放土壤,这样就能避免浇水时泥土流失。花盆里的土壤有酸、碱之分,不同植物适用不用的土壤。
陈玉美说,除了仙人掌、仙人球、石榴花喜欢碱性土壤外,南方地区大多数植物都喜欢酸性土壤。
6. 绿化环境小常识
国外曾有学者对树的生态价值进行过计算:一棵50年树龄的树,累计创值约196000美元。这一计算是否精确姑且不论,就树木的实用价值而言,确是显而易见的。
一棵树可以生产200公斤纸浆,而这些纸浆如果要生产卫生纸,则至少有重为100克的卫生纸750卷。
在城市,一棵树一年可以贮存一辆汽车行驶16公里所排放的污染物。很多树木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如1公顷柳杉林每天可以吸收二氧化硫60千克,其他如臭椿、夹竹桃、银杏、梧桐等都有吸收二氧化硫的功能。当城市绿化面积达到50%以上时,大气中的污染物可得到有效控制。
城市森林可增加空气湿度,一株成年树,一天可蒸发400公斤水,所以树林中的空气湿度明显上升。据计算,城市绿地面积每增加1%,当地夏季的气温可降低0.1摄氏度。
城市林带、绿篱有降低噪音的作用。宽30米的林带可降低噪音6~8分贝。
林区每立方米大气中有细菌3.5个,而人口稠密缺少绿化的城市可达到3.4万个。有树木的城市街道比没有树木的城市街道大气中含病菌量少80%左右。
城市防护林具有减缓风速的作用,其有效范围在树高40倍以内,其中在10~20倍范围内效果最好,可降低风速50%。
在农田林网内通常可减缓风速30%~40%,提高相对湿度5%~15%,增加土壤含水量10%~20%。据测定,林冠可截留降水20%左右,大大削弱了雨滴的冲击力;地表只要有1厘米厚的枯枝落叶,就可以把地表径流量减少到裸地的1/4以下,泥沙减少到裸地7%以下。
一公顷林地与裸地相比,至少可以多储水3000立方米。1万亩森林的蓄水能力相当于蓄水量达100万立方米的水库,而建造这样一个水库需要投资千余万元。
有专家预测,假如地球上失去了森林,约有450万个生物物种将不复存在,陆地上90%的淡水将白白流入大海,人类面临严重水荒。森林的丧失使许多地区风速增加60%~80%,因风灾而丧生的人就会上亿……
7. 园林专业的一些常识
工 现场塑造的一般施工步骤为: 1,建造骨架结构。
骨架结构有砖结构、钢架结构,以及两者的混合结构等。砖结构简便节省,对于山形变化较大的部位,要用钢架悬挑。
山体的飞瀑、流泉和预留的绿化洞穴位置,要对骨架结构作好防水处理。 2,泥底塑型。
用水泥、黄泥、河沙配成可塑性较强的砂浆在已砌好的骨架上塑型,反复加工,使造型、纹理、塑体和表面刻划基本上接近模型。 3,塑面。
在塑体表面细致地刻划石的质感、色泽、纹理和表层特征。质感和色泽根据设计要求,用石粉、色粉按适当比例配白水泥或普通水粉调成砂浆,按粗糙、平滑、拉毛等塑面手法处理。
纹理的塑造,一般来说,直纹为主、横纹为辅的山石,较能表现峻峭、挺拔的姿势;横纹为主、直纹为辅的山石,较能表现潇洒、豪放的意象;综合纹样的山石则较能表现深厚、壮丽的风貌。为了增强山石景的自然真实感,除了纹理的刻划外,还要作好山石的自然特征,如缝、孔、洞、烂、裂、断层、位移等的细部处理。
一般来说,纹理刻划宜用“意笔”手法,概括简炼;自然特征的处理宜用“工笔”手法,精雕细琢。 4,设色。
在塑面水分未干透时进行,基本色调用颜料粉和水泥加水拌匀,逐层洒染。在石缝孔洞或阴角部位略洒稍深的色调,待塑面九成干时,在凹陷处洒上少许绿、黑或白色等大小、疏密不同的斑点,以增强立体感和自然感。
5.置 石 以石材或仿石材布置成自然露岩景观的造景手法。置石还可结合它的挡土、护坡和作为种植床或器设等实用功能,用以点缀风景园林空间。
置石能够用简单的形式,体现较深的意境,达到“寸石生情”的艺术效果。 《禹贡》记载泰山山谷应上贡品中就有“怪石”。
《南史》载:“溉第居近淮水。斋前山池有奇礓石,长一丈六尺。”
这是置石见于史书之始。《旧唐书》载:“乐天罢杭州刺史,得天竺石一”,“罢苏州刺史时得太湖石五”。
唐朝癖石之风甚盛。宋代江南私家园林也纷纷置石。
明代林有麟编绘的《素园石谱》中有宣和六十五石图。明、清时期,置石于园则更为广泛,有“无园不石”之说。
现存江南名石有苏州清代织造府(在今苏州第十中学)的瑞云峰、留园的冠云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和杭州花圃中的皱云峰;而最老的置石则为无锡惠山的“听松”石床,镌刻唐代书法家李阳冰篆“听松”二字。 置石在园林中有多种运用方法: 1,特置。
又称孤置,江南又称“立峰”,多以整块体量巨大、造型奇特和质地、色彩特殊的石材作成。常用作园林入口的障景和对景,漏窗或地穴的对景。
这种石也可置于廊间、亭下、水边,作为局部空间的构景中心。如北京颐和园的“青芝岫”,故宫御花园内的钟乳石、珊瑚石、木化石等。
特置也可以小拼大,不一定都是整块的立峰。 2,对置。
在建筑物前两旁对称地布置两块山石,以陪衬环境,丰富景色。如北京可园中对置的房山石。
3,散置。又称散点,即“攒三聚五”的作法。
常用于布置内庭或散点于山坡上作为护坡。散置按体量不同,可分为大散点和小散点,北京北海琼华岛前山西侧用房山石作大散点处理,既减缓了对地面的冲刷,又使土山增添奇特嶙峋之势。
小散点,如北京中山公园“松柏交翠”亭附近的作法,显得深埋浅露,有断有续,散中有聚,脉络显隐。 4,山石器设。
为了增添园林的自然风光,常以石材作石屏风、石栏、石桌、石几、石凳、石床等。北海琼华岛“延南薰”亭内的石几、石凳和附近山洞中的石床都使园林景色更有艺术魅力。
5,山石花台。布置石台是为了相对地降低地下水位,安排合宜的观赏高度,布置庭园空间和使花木、山石显出相得益彰的诗情画意。
园林中常以山石作成花台,种植牡丹、芍药、红枫、竹、南天竺等观赏植物。花台要有合理的布局,适当吸取篆刻艺术中“宽可走马,密不容针”的手法,采取占边、把角、让心、交错等布局手法,使之有收放、明晦、远近和起伏等对比变化。
对于花台个体,则要求平面上曲折有致,兼有大弯小弯,而且曲率和间隔都有变化。如果利用自然延伸的岩脉,立面上要求有高下、层次和虚实的变化。
有高擎于台上的峰石,也有低隆于地面的露岩。苏州留园“涵碧山房”南面的牡丹台就是这样布置的。
6,同园林建筑相结合的置石。如抱角、镶隅是为了减少墙角线条平板呆滞的感觉而增加自然生动的气氛。
置石于外墙角称抱角;置石于内墙角称镶隅。建筑入口的台阶常用自然山石作成“如意踏跺”,明文震亨著《长物志》中称为“涩浪”;两旁再衬以山石蹲配,主石称“蹲”,客石称“配”。
7,塑石。在不产石材地区,近代有用灰浆或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制作的塑石。
此法可不受天然石材形状的限制,随意造型,但保存年限较短,色质等也不及天然石材。 6.理 水 原指中国传统园林的水景处理,今泛指各类园林中水景处理。
在中国传统的自然山水园中,水和山同样重要,以各种不同的水型,配合山石、花木和园林建筑来组景,是中国造园的传统手法,也是园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是流动的、不定形的,与山的稳重、固定恰成鲜明对比。
水中的天光云影和周围景物的倒影,水中的碧波游鱼、荷花睡莲等,使园景生动活泼,所以。
8. 校园绿化知识
案例:设计校园绿化方案 课时:1课时。
目的:通过校园绿化设计,学习有关常见花卉、树木等植物 的知识,提高审美情趣,增强爱学校的情感。 材料器具:皮尺,绘图用的纸和笔等。
方法步骤: 〔课前〕 (1)按小组调查和勘察整个校园,绘出校园绿化现状示意图。 (2)收集有关园林绿化设计的资料,调查周围公园或其他学校的绿化情况作为参考。
(3)小组讨论:应该如何在学校原有绿化的基础上设计新的校园绿化方案? (4)绘制新的校园绿化设计方案示意图,并推荐一名代表在全班作方案介绍。为了加强方案的说服力,可以事先准备好放大的设计图或彩色的局部设计效果图的投影片等直观材料。
〔课堂〕 (1)分小组介绍和展示设计方案,重点从生物学角度说明设计方案中采用的各种植物所能发挥的作用,如吸尘、隔音、遮阳、防风、降温以及赏花、观叶、品香、美化等。配上小桥、流水、亭台、雕塑、假山,充分展示每个小组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2)辩论: 哪些方案会使校园更美丽?哪些方案更合理、更经济? 1.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 2.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4.绿色植物对生物圈有重大作用。
制浆造纸工艺主要的基础知识有哪些
将废纸变成纸浆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所示:
1、准备材料废纸植物碎纸机搅拌机滤网托盘海绵棉布将废纸用碎纸机处理成碎片,没有碎纸机用剪刀也是可以的,尽量碎一点。
2、然后将碎纸片用温水浸泡碎纸1个小时,水不用太多,方便之后搅碎。
3、绞碎了纸片之后再倒入搅拌机,搅碎废纸,得到纸浆。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造纸术的发明与传播
一、造纸术的发明
二、造纸术的传播
第二节 制浆造纸工业概况
一、制浆造纸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作用
二、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概况
三、国外造纸工业的发展趋势
四、纸的分类
作业题
第二章 造纸用植物纤维原料
第一节 造纸用植物纤维原料的分类
一、木材纤维原料类
二、草类纤维原料类
三、韧皮纤维原料类
四、棉麻纤维原料类
第二节 植物纤维原料的化学组成及成分
一、植物纤维原料的化学组分
二、植物纤维原料的化学成分及其特性
第三节 植物纤维原料的细胞结构和纤维形态
一、植物细胞的结构及种类
二、植物纤维形态及其对纸张质量的影响
第四节 植物纤维原料的选择
一、植物纤维原料的选择原则
二、我国植物纤维原料的使用情况
作业题
第三章 备料
第一节 概述
一、备料的目的与要求
二、原料的贮存
三、备料的基本过程
第二节 木材的备料
一、概述
二、贮木
三、锯木
四、去皮
五、除节与劈木
六、削片
七、筛选与再碎
八、木片的输送、计量和贮存
第三节 非木材纤维原料的备料
一、稻、麦草的备料
二、蔗渣的备料
三、芦苇的备料
四、棉、麻纤维原料的备料
作业题
第四章 碱法制浆
第一节 概述
一、碱法制浆的分类及特点
二、碱法制浆工艺流程
三、碱法制浆常用术语及其含义
第二节 蒸煮理论
一、蒸煮过程的物理机理
二、蒸煮过程的化学反应机理
三、影响蒸煮质量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 蒸煮设备及蒸煮操作
一、蒸煮设备
二、蒸煮作业
第四节 不同原料的蒸煮工艺及特点
一、木材原料的蒸煮
二、禾本科植物原料的蒸煮
三、棉、麻的蒸煮
第五节 碱法蒸煮技术的发展
一、多硫化钠法
二、烧碱葱醌法
三、硫化氢预处理硫酸盐法
四、预水解硫酸盐法
五、碱-氧制浆法
第六节 蒸煮过程的工艺计算
一、碱液化学成分间的相互换算
二、蒸煮药液的配制计算
三、装锅量和补充水量(或黑液量)的计算
四、蒸煮器的生产能力计算
五、应用计算举例
作业题
第五章 碱回收
第一节 概述
一、碱回收的目的和意义
二、碱回收工艺流程
三、碱回收常用术语
第二节 黑液的组成与性质
一、黑液的组成
二、黑液的性质
第三节 黑液的蒸发
一、蒸发工艺流程
二、蒸发设备
三、蒸发工艺操作
四、工艺计算
第四节 黑液的燃烧
一、黑液燃烧原理及其条件控制
二、黑液燃烧工艺流程
三、碱回收炉及其辅助设备
四、碱回收炉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第五节 绿液的苛化和白泥回收
一、苛化原理及影响因素
二、苛化工艺流程
三、苛化设备
四、苛化工艺计算
五、白泥回收
作业题
第六章 亚硫酸盐法制浆
第一节 概述
一、亚硫酸盐法制浆的分类
二、亚硫酸盐法制浆的特点
三、生产流程
第二节 塔酸的制造
一、酸液的组成和表示方法
二、塔酸的制备流程
三、SO2的制备
四、SO2的吸收
五、亚硫酸盐蒸煮液的制备
第三节 蒸煮原理
一、概述
二、药液的渗透
三、蒸煮过程的化学反应
四、蒸煮过程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蒸煮设备及蒸煮操作
一、蒸煮设备
二、蒸煮作业
第五节 亚硫酸盐法蒸煮示例
一、木材纤维类
二、非木材纤维类
第六节 亚硫酸盐法制浆的发展
一、采用可溶性盐基
二、亚硫酸盐法多级蒸煮
三、亚硫酸盐法连续蒸煮
作业题
第七章 机械法制浆
第一节 概述
一、机械法制浆的分类
二、磨木浆的特点及用途
三、磨木浆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白色磨木浆
一、白色磨木浆的生产流程
二、磨木设备
三、磨石
四、磨木过程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褐色磨木浆
一、概述
二、汽蒸过程
三、磨木过程与操作
第四节 木片磨木浆及预热木片磨木浆
一、概述
二、生产方法
三、木片磨木浆的磨碎
四、磨浆设备
作业题
第八章 半化学浆和化学机械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半化学浆
一、中性亚硫酸钠法半化学浆
二、中性亚硫酸铵法半化学浆
三、其它法半化学浆
第三节 化学机械浆
一、冷碱法化学机械浆
二、磺化化学机械浆
三、化学热磨机械法制浆
作业题
第九章 纸浆的洗涤、筛选与浓缩
第一节 概述
一、废液提取和纸浆洗涤、筛选的作用
二、常用术语
三、纸浆洗涤、筛选的工艺流程
第二节 废液提取与纸浆洗涤
一、废液提取和纸浆洗涤的目的及要求
二、洗涤的基本原理
三、洗涤方法
四、洗涤过程的影响因素
五、洗涤设备
六、泡沫的形成与消除
第三节 纸浆的筛选与净化
一、筛选与净化的目的及要求
二、筛选和净化的基本原理
三、纸浆的粗选
四、纸浆的精选
五、纸浆的净化
六、浆渣的处理
第四节 纸浆筛选及净化流程的组合
一、多段筛选(净化)
二、多级筛选(净化)
三、多级多段筛选(净化)
四、筛选与净化设备的组合
第五节 浆料的浓缩与贮存
一、浆料的浓缩
二、浆料的贮存
作业题
第十章 纸浆的漂白与精制
第一节 概述
一、漂白的目的与作用
二、漂白的方法与漂白剂
三、漂白常用术语
第二节 次氯酸盐漂白
一、氯水体系的组成与性质
二、次氯酸盐漂液的主要性质
三、次氯酸盐的漂白作用
四、次氯酸盐漂液的制备
五、次氯酸盐漂白的影响因素
六、次氯酸盐漂白设备
七、漂白操作过程
八、漂白过程中纸浆性质的变化
九、漂白纸浆的返黄及预防措施
十、次氯酸盐两段漂白
第三节 多段漂白与纸浆精制
一、纸浆的氯化
二、碱处理
三、次氯酸盐补充漂白
四、二氧化氯的补充漂白
五、酸处理
第四节 纸浆漂白实例
一、稻麦草浆的漂白
二、磨木浆的漂白
三、破布浆的漂白
四、硫酸盐木浆的漂白
五、亚硫酸盐法纸浆的漂白
第五节 漂白技术及其发展
一、漂白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二、漂白技术的发展
第六节 漂白安全知识
一、氯气的使用安全知识
二、二氧化氯的使用安全知识
三、耐腐蚀材料的选用
第七节 漂白纸浆的洗涤
一、目的及要求
二、漂白浆洗涤设备
作业题
第十一章 废纸制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废纸制浆的生产过程
第三节 废纸的制浆设备
一、废纸的碎解
二、热熔物处理
第四节 废纸的脱墨
一、废纸脱墨原理
二、脱墨剂
三、影响脱墨的因素
第五节 油墨的清洗与分离
一、浮选法
二、洗涤法
第六节 废纸制浆工艺流程示例
作业题
第十二章 打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打浆原理
一、纤维在打浆过程中的变化
二、打浆与纸浆性质的关系
三、纤维的结合力及影响因素
四、打浆方式
第三节 打浆工艺
一、影响打浆的因素
二、各种纸浆的打浆特性
第四节打浆设备
作业题
第十三章 调料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施胶
一、施胶的目的和作用
二、施胶的方法和种类
三、松香及松香胶
四、白色松香胶
五、褐色松香胶
六、强化松香胶
七、分散松香胶
八、胶料的沉淀及沉淀剂
九、施胶的原理
十、施胶操作控制及施胶剂的用量
十一、影响施胶的因素
十二、提高施胶效应的措施
十三、表面施胶
第三节 加填
一、加填的目的和作用
二、加填对纸张性质的影响
三、填料的种类和特性
四、填料留着原理
五、加填操作
六、影响填料留着的因素
第四节 染色
一、染料的种类和性质
二、调色
三、染色操作
四、影响染色的因素
第五节 化学助剂
一、增强剂
二、助留和助滤剂
三、消泡剂
四、防腐剂
作业题
第十四章 纸机前的供浆系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配浆
一、配浆目的
二、配浆方法及配浆箱
第三节 纸浆的浓度调节
第四节 纸浆的贮存及浆量调节
一、纸浆的贮存
二、浆量调节
第五节 纸料的稀释
一、稀释的目的和作用
二、影响纸料稀释的因素
三、纸料稀释的方法
第六节 纸料的精整、精选与除气
一、纸料的精整
二、纸料的精选
三、纸料的除气
作业题
第十五章 纸和纸板的抄造
第一节 概述
一、纸和纸板的质量指标
二、纸和纸板的规格尺寸
三、纸机的种类
四、造纸机的生产能力
五、造纸机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二节 长网造纸机的抄造
一、概述
二、网部
三、压榨部
四、干燥部
五、纸的压光与卷取
六、长网造纸机的传动
七、白水回收与损纸处理
第三节 圆网造纸机的抄造
一、概述
二、圆网部
三、圆网机纸页的成形
四、影响圆网部纸页成形的主要因素
五、圆网造纸机压榨部及干燥部
第四节 纸板的抄造
第五节 纸的完成及整理
一、概述
二、纸的超级压光
三、卷筒纸的整理
四、平板纸的整理
第六节 纸病及防治
一、透光纸病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二、褶子纸病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三、皱纹纸病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四、浆疙瘩纸病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五、孔洞纸病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六、尘埃纸病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望采纳,谢谢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88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