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促进小麦分蘖的农药

1、三十烷醇三十烷醇在小麦分蘖前期至小麦越冬期喷施,平均每升添加0.1mg-1mg三十烷醇。喷施后不仅显著提高了小麦的单株分蘖数和分蘖率,而且增加了小麦的株高和二次生根数。2、多效唑多效唑的喷施时间为小麦拔节期,多效唑溶液喷施在小麦叶片上,平均每升添加100mg-150mg多效唑溶液。多效唑的优点是增加小麦的分蘖数和穗数,但多效唑也有一些缺点,如小麦晚熟、土壤残留、使用后群体不规则等。3、赤霉素赤霉素的喷施时间在小麦返青前期,平均每升添加10mg-20mg赤霉素溶液。赤霉素溶液可以加快小麦前期分蘖生长速度,使其早起,抑制其后期分蘖。药效持续一个月以上,一般在小麦拔节期后失效。4、20%哌甲酯-多效唑微乳剂20%哌甲酯-多效唑微乳剂在春小麦拔节期对小麦基部节间有明显的作用。使用时,用20%哌甲酯-多效唑微乳剂拌种,可增强冠层下部的通风透光,增加上部叶面积,促进果穗良好发育。

促进小麦分蘖的农药

小麦拔节期打什么农药

可每亩用20%菊马乳油80毫升、20%百蚜净60毫升、40%保得丰80毫升、2%蚜必杀80毫升、3%劈蚜60毫升,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15克,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上述农药品种任选一种,对水35~50公斤(2~3桶水),于上午露水干后或下午4点以后均匀喷雾。如发生较严重。每桶水再加1包10%的吡虫林混合喷施。

根据蚜虫的危害特点,进行田间检查。蚜虫刚发生时多在小麦底部叶片上,所以不易被发现,当发现上部叶片被危害时,就已对小麦产量造成了影响,所以应注意观察,早发现、早防治。苗期只要每平方米有蚜虫30~60头就要进行防治,孕穗期当有蚜株率达15%或平均每株有蚜虫10头左右就要及时防治。

在小麦拔节后至幼穗分化期施药,更应注意除草剂对小麦的安全性。目前,小麦除草剂种类

较多,大多数品种都要求在小麦拔节前使用,而在小麦拔节后不宜用药,否则极易造成不同

程度的药害。

例如,甲苯合剂可防多种阔叶杂草,每亩用20%二甲四氯水剂125

毫升加40%苯达松

水剂100

毫升,对水30

公斤喷施,喷药时间以小麦分蘖后拔节前为宜,而且该合剂只宜在

后茬为水稻的作物施用。小麦、水稻等禾本科作物幼苗期对二甲四氯很敏感,3-4

叶期后抗

性逐渐增强,分蘖末期最强,到幼穗分化期敏感性又上升,因此,一般要求在作物4

叶期至

拔节前施药。40%百草敌和

2,4-D

丁酯,在小麦拔节后不能使用,否则极易对小麦造成药

害,如果用得太晚,就会导致小麦不结粒。小麦在拔节至孕穗期施药,这时正是小麦营养生

长和生殖生长的并进时期,抗药力差且敏感,极易产生药害,抑制小麦生长,造成分蘖死亡,

麦穗畸形,生长缓慢,所以应在拔节前施药,如小麦拔节孕穗期对骠马、二甲四氯、麦草畏

等多种除草剂较为敏感,用药后极易造成麦叶卷曲、麦苗发黄、生长受抑、破坏穗分化,不

能正常抽穗或麦穗畸形。春季麦田施用含苯磺隆成分的除草剂,易导致棉苗、大豆等后茬作

物受害,应在冬前施用,与下茬作物的播种期间隔不应少于60

天,以保证后茬作物的安全。

春季麦田防除看麦娘等禾坪科杂草,宜选用骠马等除草剂。异丙隆对叶龄小的杂草防

除效果好,小麦拔节期杂草草龄较大,施用异丙隆除草效果差。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90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