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抗旱节水栽培技术]
从去冬至今春天气情况来看,我市雨水偏少,地下水位明显下降,致使对我市用水影响较大的丰满水库和石头口门水库蓄水严重不足,对我市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采取相应的水稻抗旱节水技术措施,对于缓解我市旱情,保证干旱年份水稻产量是十分必要的。
一、品种选择
要根据自家地块的具体情况尽量选择一些中熟、中晚熟的根系发达、分蘖力极强的耐旱水稻优良品种。
二、育苗
在育苗上要做到以下几点,才能培育出壮秧,移栽后才容易缓苗,抗旱性能才能更好。
第一要做好选种、晒种、浸种工作,并要精量稀播,以达到苗齐、苗壮的目的。
一是浸种。浸种时一定要用最新的咪鲜胺类的药物来浸种,而且在浸种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每天搅拌,使之浸种均匀一致。二是要做到稀播。现在普遍使用抛秧盘育苗,正常要求每坑播2-3粒种子最好,而我们大多数农户在播种时总是怕播稀了,每个坑至少都播7-8个粒,这样育出的秧苗素质差,根系不发达,到本田后不易缓苗,更不抗旱,分蘖也少,特别是在干旱缺水的年份,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所以稀播是培育壮秧的关键。
第二要搞好种子及床土消毒工作,以防止水稻恶苗病和水稻立枯、青枯病的发生。
一般种子消毒主要是靠浸种、拌种来实现的,浸种是防水稻恶苗病,拌种是为了防止水稻立枯病、青枯病的发生。床土消毒一般是通过使用营养土与底土混拌来实现的。如果在育苗初期遇上连续低温、阴雨天气会促进水稻立枯、青枯病的发生,必须在水稻1叶1心期再用立枯一次净、水稻苗病清等药剂进行叶面喷雾,防止立枯、青枯病效果会更好。
三、本田管理过程中的抗旱栽培技术措施
首先,要及时修补好干埂,以免灌水时漏水、跑水,既浪费水又流失肥料。
其次,在本田整地上实行免耕轻耙节水栽培技术。
水稻免耕轻耙节水栽培技术就是不进行秋翻或春翻,在插秧前3-5d直接灌水泡田,把水层调节在1寸程度,随之用手扶拖拉机防滑轮搅拌表土3-5cm,清除稻茬和杂草,然后进行浑水插秧,使用该项技术可节省泡田期用水量的70%以上。
第三,针对节水栽培水稻以上这些生育特点,在施肥上要求:
(1)增加前期的施肥量,促进早生快发,早够苗。一般要求氮肥总量的60%做底肥,40%做追肥,分两次施入;磷肥全部用做底肥;而钾肥70%做底肥,30%在第二次追肥时施入。(2)由于节水栽培水稻不早衰,所以要注意穗粒肥的施用,促进穗大粒多,以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3)由于节水栽培水稻田的底肥和追肥都是浅施,肥料利用率较低,所以应勤施少施,氮肥的施用量增加10%左右。
第四,在插秧时要做到集中快速整地基础上,集中快速插秧。另外,由于缺水要影响水稻分蘖,所以要加大插秧密度10%以上,进行合理密植。
第五,在水分管理上,要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期的生育特点来调节水层,该灌水时灌水,该晒田时晒田,以达到节水的目的。就是松花江水充足的自流灌地块也不能总灌水,因为这样既不利于水稻生长,也浪费水资源。
一般在插秧至缓苗期是水稻生态需水最关键时期,由于根部插秧时受到伤害,根系吸收深层水分能力差,而且叶片蒸腾量大,所以要保持4-5cm深水层护苗。
在水稻分蘖前期,是水分临界期之一,此时若缺水将影响水稻早生快发,对形成产量不利,所以要保持3cm左右的浅水层。
在水稻分蘖中后期,随着分蘖数量的增加,水稻秧苗抗旱能力达到了最强,此时,可以大量节省水源进行干湿交替灌溉,即每次都要等田面自然落干后再灌浅水层,这样浅灌勤灌,水气协调,以气促根,有利于根、蘖相互促进发展。当全田总茎数达到预定指标时,及时开沟排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
在拔节孕穗期水分管理上,前期保持湿润,保持通气良好,后期适当建立浅水层。
在抽穗、开花期间要采取间歇灌水的方法,即灌一次水,3-4d让水自然落干,湿润2-3d再灌一次新水,反复进行直到成熟。一般在收割前一周左右排水落干,以便于收割。
水稻浸种的方法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什么?
我们宁安市已成为黑龙江省绿色食品水稻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这一地区连续出现旱灾,严重威胁水稻生产。为了进一步提高优质稻米产量,必须认真总结本地区经验,全面推广水稻节水增效栽培技术。
1 水稻品种选择
选用分蘖力强、根系发达、株型紧凑、穗粒兼顾型、抗逆性强、熟期适宜的优质抗旱品种,如东农425、东农428、龙粳26、龙粳29。
2 培育带蘖壮秧
培育带蘖壮秧,是节水创高产的关键技术。我们培育壮秧主要采用钵盘旱育技术。精选良种抓好“日光晒、盐水选、药剂浸、适温催、自然晾”等处理环节;坚持增加一层地膜(苗出齐后揭膜)的双膜旱育方式;加强秧田管理,采用“控水、控温、控徒长、控播量”和“防立枯病”的“四控一防”技术措施,实现苗齐苗壮。以东农428为例,培育出叶龄5.4叶、株高14cm、18条根、茎粗0.4cm以上,带蘖率95%,平均单株带蘖1-2个的壮苗,达到了节水栽培壮苗标准。
3 节水整地
在节水整地方面,宁安市以提高整地质量,引入旋耕技术、条耕技术等,达到节水目的。做到旱整地、水找平,“高低不差寸,寸水不露泥”,便于节水灌溉。水整地田块要尽量减少泡田时间,泡2-3d即进行耙地。找平后,及时插秧,减少水分蒸发及渗漏所造成的水浪费。旋耕旱整地及条耕技术是近年来推广应用的整地技术。经实践证明,具有省工、省力、成本低、整地质量好、能大量节省泡田水等优点。旋耕时间,以春季化冻15cm或返浆前为宜。
4 过水插秧,合理稀植
在旱整地基础上,采取边灌水、边整平、边插秧的过水插秧方法,节省了泡田水、插秧水和养生水。插秧采用机插和人工摆插,规格为30cmx20cm单行超稀植,或(40+20)cmx20cm大垄双行超稀植。插深1.5cm,即钵体团土上表面与泥面平齐即可,有利于分蘖早生陕发。
5 合理施肥
为适应节水灌溉栽培,按照水稻需肥规律和特点,坚持平衡施肥、平稳促进、全层深施与灵活调节的原则,做到农肥与化肥相结合,全价养分配合,适当控氮,增加磷、钾、硅、钙、锌及其它微量元素。水稻需硅约30%来自灌溉水,而实行节水灌溉,要注意补施硅肥,否则水稻缺硅将导致抗逆性明显降低。一般667m2施纯氮8kg、纯磷4.6kg、纯钾3.3kg,另外补施一定量的硅肥和锌肥。
在施肥方法上,除全层深施外,水稻追肥可根据节水灌溉的特点,采用“以水带肥”的方法。即在田间无水层情况下,按水稻生育时段,将化肥撒于田里,然后缓慢地灌水,使化肥溶解下渗到水稻根层,既有利于水稻根系吸收,又减少了化肥流失和挥发,提高了肥料利用率。
6 节水灌溉
节水灌溉是水稻节水栽培的中心环节。根据水稻3叶前的苗期和有效分蘖终止期两个抗旱最强时期,以及幼穗分化和减数分裂两个水分敏感期的特点,我们推广浅、湿、干节水灌溉技术。并根据不同土壤、不同生育期,不同降雨季节和地下水位动态,进行灵活调节。具体做法是3叶前的育苗阶段,不缺水时可不浇水或少浇水;3叶期后,要注意及时浇水,但要坚持旱育标准。插秧前苗床浇一次透水,插秧时田间保持花达水,插秧后灌护苗返青水,返青后有效分蘖期间灌3cm深水层以增温促蘖。进入雨季或地下水位高时,可适当延长灌水间隔时间或减少灌水次数。有效分蘖终止期,视长势和分蘖情况应控灌或停灌,形成湿润灌溉,控制徒长和无效分蘖,促进根系发育。幼穗分化期,及时灌水5-7cm深。减数分裂时期如遇17℃以下低温,要加深水层至15cm以上护胎,冷害过后,立即恢复原水位。抽穗灌浆期,灌3-4cm深水层,乳熟期,间歇灌溉,抽穗后35d断水。
据调查,实行节水灌溉每667m2可节约用水100m2以上,节省水电费20元左右。
7 杂草防除
在节水栽培条件下,稻田经常处于无水层状态,有利于杂草迅速生长。因此,在药剂选择上应选用广谱高效、挥发性小、性状稳定、渗透性强、缓释长效的药剂,如丁草胺、稻田王等。
施药时,要做到“一平”、“二匀”、“三准”、“四看”、“五不施”。“一平”指土地要平;“二匀”指拌药匀、施药匀;“三准”指面积准、药量准、时期准;“四看”指看药灵活施、看草对症施、看稻安全施、看地选择施;“五不施”指有露水不施、药土过干或过湿不施、水深不施、风雨天不施、渗漏地块不用毒土法施。
8 应用化学节水技术
我们引进并应用了FA旱地龙,具有显著的抗旱节水效果。在育苗床土配制上,我们应用了保水剂,减少育苗期间的浇水次数,达到节水壮苗的作用。我们还引进试验了药肥缓释高吸水种衣剂,为化学节水提供了储备技术。
与此同时,重视工程节水和管理节水。一是加强田间基本建设。修建高质量渠道,防止渗漏。采用低压管输水,减少蒸发,降低了水在输送过程中的损失量。二是实施蓄水工程。修建蓄水池、蓄水罐、蓄水窑,以接纳雨水、拦截桃花水、利用回归水,供水稻育苗、整地、插秧等用。三是制定节水制度。通过培训增强节水意识,培养节水管理队伍。做好水系上下游左右岸的协调供水,统一规划。逐步建立健全节水管理机制,形成整套节水管理体系。
(作者单位:157400黑龙江省宁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近十几年来,人们在水稻育苗和种植上,过多采用咪鲜胺,病菌对咪鲜胺产生抗性,耐药性。于是,我们当地农民开始选择新的浸种剂,人们开始选择强氯精来作为水稻浸种剂。将选出来的谷种用清水浸泡12-24小时,然后放入400-500倍的强氯精溶液中,明白一点的用法就是,用10克强氯精兑8-10斤水,浸泡12-24小时后,捞出用清水洗净就可以催芽了。
药剂浸种是防治水稻种传和土传病害及苗期病虫害的经济有效方法,为有效预防水稻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等,病害的发生和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传毒介体,灰飞虱在秧田初期的传毒危害,水稻浸种药剂,主要目的是在水稻浸种期间,将药剂加入浸种水,来灭杀种子表面携带的病菌。使用药剂浸种一般是都是浸泡未包衣的“白籽”,如果种子包衣,也可以不使用浸种药剂。注意选择药剂的剂型药剂浸种用的是药剂的稀释液,所用药剂一定要溶于水,不能用药粉浸种。因为药剂不溶于水,达不到浸种灭菌的效果。
在选好水稻种子后,在晴天将其放在阳光下进行适当晾晒,有利于促进种子结束休眠期,提高细胞活性,为快速催芽打好基础,不过杂交稻种子因特殊性要避免晾晒或少晾晒。常规的浸种催芽方法,催芽的效果比较好,出芽齐。但是速度较慢,在水温10-12度的水里浸泡10天左右,再进行浸种催芽的过程。其中破胸、催芽,可能还需要2天的时间才能完成。
其目的是促进种子破胸快而规整。催芽之初,种子呼吸效果还很弱,种子自身发热少,为了加快种子破胸速度,一般采用30-32℃高温使种子破胸快而齐,最高温度不超越33℃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91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