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如何提高河蟹成活率?河蟹春季养殖重点
现在正值春暖花时期,随着水温、气温逐渐回升,河蟹已经开始摄食,养殖河蟹也进入快速生长阶段,而做好春季河蟹养殖生产工作是全年河蟹取得高产的重要环节。那么大家在春季如何做好河蟹养殖管理工作呢?下面小编说说春季河蟹养殖管理的重点。
一、控制水位
为了促使河蟹早摄食、早生长,天气晴朗的时候应将池水控制在40-60厘米左右。在阳光的照射下,水温升高较快以利于河蟹摄食。如果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气,要适当加深水位,以防止池中水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对河蟹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适时投饵
水温达到10℃时河蟹开始摄食可适当投饵,投饵量一般控制在蟹体重的1%左右。饵料以精料为主,辅以15%的粗饲料。霉变的饲料一律不得投喂。
三、及时清除青苔
春季水温较低、水质清瘦,适应青苔生长,如果青苔大量繁殖将对河蟹极其不利。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清除:
(1)青苔少量出现时,可人工捞除或增加水深并用生物营养肥施用,降低水体透明度,达到抑制青苔生长的效果。
(2)如果青苔大量 出现建议使用青苔净等药物杀灭,但要避开河蟹的脱壳期。
四、补充营养元素
从4月初至4月底河蟹第一次脱壳结束,此时河蟹体质较弱,建议使用相对于的产品直接泼洒水体。水体中的钙、磷等营养物质含量对河蟹的生长至关重要,如若不足,会导致河蟹甲壳不能正常硬化,形成软壳病或脱壳不遂,严重情况更会造成河蟹死亡。
五、投放螺蛳
可在清明前后进行第一次投放,投放量一般在300—350公斤/亩左右。
六、早期病害防治
大部分养殖水体,连年养蟹后水体中的有害病菌和寄生虫逐年增多,特别是对河蟹影响较大的纤毛虫、黑鳃、肠炎等有害病菌,必须加以杀灭控制。
一是河蟹下塘第一次脱壳后,全面使用一次杀虫药病消毒。
二是每15天左右泼洒一次杀菌药物,防止病菌大量滋生。
三是进入5月份,河蟹吃食开始旺盛,可投喂内服中草药药物进行预防。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20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