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黄芪种植技术及亩收益

黄芪是我国著名传统中药材,以黄芪为原料的中成药达200多种,是应用历史悠久的补益良药。此外黄芪抗旱耐寒,适应性强,产量稳定,因此很多地区有人工种植。下面给大家介绍黄芪种植技术及亩收益。

黄芪种植技术及亩收益

黄芪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

黄芪是深根性植物,栽培地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海拔600米以上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质土壤,平地、山坡地均可种植。选好地后进行整地,一亩地可以施农家肥2500-3000千克,过磷酸钙25-30千克,饼肥100千克。栽种前再翻耙两遍,整平耙细后作高畦或垄,畦高25厘米,宽1.2米,沟宽40厘米,畦面整成龟背状,四周开好排水沟。

2、播种

黄芪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一般春播于3月中、下旬进行,秋播于10月中、下旬进行。采用条播,产量高,易管理。播种前可将种子和中药材重茬剂搅拌一起,再播种,可提高产量,增强种子抗病能力,减少病虫害。

3、间苗定苗

黄芪一般间苗2—3次,第一次在苗高6厘米时进行,第二次在苗高10—12厘米进行,之后定苗。穴播的每穴留苗3—4株,条播每隔10—12厘米留壮苗1株,育苗每2—3厘米留苗1株,剔除弱苗、小苗、病苗,留壮苗。定苗时,若有缺苗,应进行补植。

4、中耕除草

除草一般结合中耕进行,中耕一般每年进行3—4次。苗高5厘米左右时结合间苗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苗高7—8厘米时进行第二次中耕;定苗后进行第三次中耕,以后视田间杂草情况进行。第二年以后于4月、6月、9月各中耕一次。中耕深度要按照苗期浅,成株深,苗旁浅,行中深的原则进行。

5、水肥管理

黄芪喜肥,在生长中期可追施过磷酸钙50公斤、尿素10公斤,生长中期施肥一次即可,以防窜秧不长根。施肥后浇水,雨季注意排水,防止倒伏与烂根。

6、除花管理

黄芪开花需要消耗大量的养分。如果不留种子可进行除花,促使根部发育。人工除花不仅费工,而且不易除尽,因此可喷花蕾抑制剂抑制开花,促进根部发育,除花效果显著而且增产。

黄芪种植技术亩收益

黄芪亩产干品350-400公斤,目前黄芪销售价格是15-26元/公斤,每亩收入可达5250-10400元,除去成本,每亩纯收入为3500~8650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如果种植户自己留种,效益将更高。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27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