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花生烂果病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花生烂果病,又被称为花生果腐病,是花生种植的主要病害之一。据了解,感染花生烂果病的土地轻则减产20%,严重的减产50%以上。那么,发生花生烂果病的原因都有哪些?花生种植户们要如何防治花生烂果病呢?

花生烂果病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一、发病原因

   1、虫蛀烂果

   花生结荚期遭受地下害虫(蛴螬等)的为害导致荚果腐烂;

   2、涝害烂果

   覆膜花生突遇大雨或土壤含水量过高,破膜不及时,不能及时散墒而导致烂果;

   3、病害烂果

   根腐病、茎基腐病、立枯病等病菌的多次侵染是导致花生烂果严重的主要原因;

   4、鼠害烂果

   花生从结荚期到成熟期荚果遭受田鼠为害后,病菌侵入而导致烂果;

   5、干旱烂果

   花生饱果形成后,突遇严重干旱,花生果柄逐渐老化,接着又遭受较大的降雨或灌水,病菌随水分侵入荚果,致使荚果发生霉烂;

   6、缺钙烂果

   花生缺钙表现为果壳薄而且疏松,病菌极易随水分侵入,造成花生烂果;

   7、收获过晚

   花生成熟后未能及时收获,已成熟的花生果柄形成离层,病菌由此随水分侵入造成烂果。

   二、防治措施

   1、选用良种

   不同的花生品种的抗逆性和丰产性存在很大差异,烂果病发生严重的地区可选种果腐病抗性高的品种;

   2、播前晒种

   带果皮晒种,选择晴朗的天气晒种两天,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杀死果皮外面附着的病原菌,降低种子带菌入土;

   3、实行轮作

   花生与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轮作可有效减少该病的发生;

   4、合理排灌

   土壤干旱时要及时浇水,可沟灌,喷灌效果最好;降水较大时,要及时排水,增强花生植株和荚果长势及抗性,降低烂果发生率;

   5、适时收获

   植株出现衰老状态,上部叶片变黄,中下部叶片由绿变黄并逐渐脱落,茎枝老化变为黄绿色,大部分荚果果壳硬化,脉络清晰,即可收获,严防收获过晚造成烂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339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