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白绢病防治措施
作者:业奇农业网
•
更新时间:2025-02-15 22:44:57
花生白绢病是花生上一种很典型的病害,也称作花生菌核性基腐病。病变主要为茎部、果柄及荚果。苗期各根部发病,茎基部变褐软腐,其上出现云纹状病斑,表面长出一层白色绢丝状的菌丝体。病斑环绕茎基部一圈后,幼苗逐渐萎黄枯死。花生白绢病发生之后,对花生的产量简直就是致命的打击。而且一旦发生很难防治,即使防治住了,也已经对花生的产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花生的根部和茎基部受到危害之后,最初会呈现出褐色的软腐状,在地上的根茎部位会出现白色的绢状的菌丝,所以人们称之为白绢病。
白绢病的病菌可以在土壤中存活五年之久,大部分分布在地表。在高温高湿,土壤排水不良或者地势比较低的地方容易发生白绢病,特别是在连续的阴雨天,白绢病很容易发生,在雨后天晴的时候,发生白绢病的病株会迅速的死亡。
特别是在重茬的地块和播种比较早的地块,发生这种现象的情况非常常见,今年花生种植面积增加,加上雨水比较多,大面积的发生白绢病,让很多农户遭受损失。
在花生收获之后,要及时的清除病残体,并且要深翻土地,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下茬花生发生白绢病的几率,另外最好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和生物菌,改善土壤的通透条件,减少土壤中病害的发生。
在花生种植前,可以施用生物菌来进行拌种,这样可以有效减少花生受到土壤种细菌的侵染,如果发病之后,及时的用吡唑醚菌酯+噻呋酰胺+哈茨木聚糖喷雾防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41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