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和成都,未来几年哪个发展潜力更大?
我是从福州迁到重庆的东北人。
以前在成都待过十年左右吧,2010年户口迁到重庆落户。
成都最大感觉是生活安逸,大街上到处琳琅满目各种吃食,年轻女孩手拿小吃边吃边逛街是一道街景。
成都人虽说没有福州那边吃得好,但他们好吃味道麻辣的东西,常常能把不起眼的食材做得很好吃。
特别喜欢去成都的茶园喝茶、听人摆龙门阵。
成都人过日子特别接地气,他们花钱仔细,相互交往也要算计各自成本开销,谁都不愿意吃哪怕一点亏。
其实成都和福州非常象,都是市民气息浓厚、比较享受生活、不思进取。
来重庆后感觉变了。
重庆总让人觉得轰轰轰隆隆的,总有大战临近一样的紧张。
重庆人吃饭也不象成都那样粗粮细作、讲究样式和味道细微的变化,重庆最突出的就是烫火炉,水煮鱼等,他们喜欢弄一大锅食物,然后围着锅坐一圈人一齐伸筷子向同一口锅里取食。
当然重庆还有江湖菜,也都大盘大碗的筛,比如梁山鸡、辣子鸡、来凤鱼、太安鱼等等。
最让我吃惊的,他们不知从哪儿抱出一个大坛子,打开泥封,每人发一根很长的吸管,然后大家都把吸管插进坛子里,一群人围着从坛子里吸酒喝。
重庆人的生活是大开大合式的,他们很豪迈,不太计较互相之间的得失。
重庆距离成都300公里左右吧,没想到民风民俗差距这么大。
当然啦,一个是山城,大江大山的。
一个是平原,精细的天府之国嘛。
但我想说,成都适合有小资情调的中老年人去过日子,那里安逸,让人觉得生活滋润、巴适。
有理想、有冲劲的人最好到重庆。
重庆是个能让人热血奔涌、努力向上的城市!
记得重庆直辖市10年庆时我来重庆,那时候我看到的山城十分破败,老街老房子东倒西歪,棒棒满街乱窜,朝天门商品批发市场热闹但乱哄哄的。
江北嘴那时刚开始动迁,马路上拖儿车、摩的又拉人又拉货,繁忙无序的样子。
可那时成都人打麻将成风气,连办丧事都成为打麻将的由头。
于是我放弃了成都喝茶摆龙门阵的安逸,只身来重庆闯荡。
吃火锅、谈生意,泡吧、唱卡拉0K,每天都过得火辣辣的,满满的忙碌着。
重庆人没闲工夫喝茶聊天,茶馆都是谈生意、打牌的场所。
大拆迁、大建设成为重庆的主旋律, 汽车 、摩托车工业迅速发展,电子产业也快速跟上来了。
本来重庆就靠工商业兴市,现在是工业门类最齐全的超大型城市之一,因此后发之力也非常强劲。
成都被重庆的发展势头吓着了,也开始扩城搞工业,但成都是靠省会城市的优势,从四川其他地市调进优势产业进成都,形成了成都后发的工业体系。
说白了,就是成都开始对全川进行吸血,为了保证成都不落后于重庆。
成都先后吞并了周边很多市县,终于成为了特大城市,还专门去北京争取到了让住建部和发改委支持其成为中心城市的地位。
重庆不用去争取什么,重庆是直辖市,是超大型城市,是中央确立的五大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之一,重庆连接东西,处于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的联结点上。
现在的重庆还是港口型城市,重庆在长江上建成了包括寸滩港在内的十几处万吨级位的深水码头,货运可以通江达海。
重庆的金融业发展速度更是惊人,短短十年已建成江北嘴金融中心,吸纳了几百家金融企业来重庆落户,今年央行特意将 科技 金融认证中心约在重庆,使重庆金融地位更上一层楼。
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小米等都将西南总部放在了重庆,蚂蚁金服更是把集团总部都移到重庆落户了。
现在中央确立成渝双城经济圈为中国经济发展第四级,成都向东,重庆向西相向发展了。
重庆借势启动了西部(重庆)科学城的建设,这又是重庆一个新引擎,是集全市之智、举全重庆之力打造的 科技 之城、未来之城!
在我看来,成都向东已是强努之未,成都不太可能将大量资源用于发展除成都外四川其他地市,比如泸州、宜宾、自贡、内江和遂宁等,这些地市由于长期被成都吸血,这么多年一直也没什么起色。
而重庆西部的璧山、大足、永川、荣昌和江津河川等这几年发展迅猛,大有溶入重庆主城的势头,并且,重庆已将地铁和城际铁路通向西部这些区县了。
未来成渝中部崛起将要依赖于重庆向西的发展,这是无可质疑的。
所以我认为成都和重庆未来几年的发展一定是重庆潜力更大些!
重庆,我看好你!
首先我对这个提问得出我自己的观点,就是重庆未来的发展定会比成都更好,重庆的潜力是巨大的。
不得不承认我是一个重庆人,因此更了解重庆的城市发展,对重庆目前的城市规划也更感兴趣一些,通过方方面面的了解来说,我认为重庆的发展前景更佳,或者说另一方面是我希望重庆的发展比成都更强更好。
论GDP来说,重庆是超过成都的,毕竟重庆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而成都相比于重庆,在身份上就落后许多,作为副省级的城市,在经济方面是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重庆的潜力更大。
还有不得不提的是在口岸方面,重庆有众所周知的渝新欧铁路,虽然成都也有蓉欧,但需要到一个地方重新组编,在时间上重庆就胜过了成都;同时重庆有江北机场、万州机场,以及各个港口,在铁路与航空运输上,重庆是超过成都的。
在多年年,重庆就建立了两江新区,它是国家第三个开放开发新区,而成都的天府新区,较重庆在时间上就晚了四年左右,因此在各方面的发展上来说,成都仅仅只是紧随重庆之后。
虽然重庆成都的规划与发展不分上下,但我仍然希望重庆可以更快更好的发展。希望今后的重庆,无论在经济、在交通、在企业上,都能够更好,重庆人的生活能得到提高,毕竟重庆是一个 历史 文化悠久的地方,也希望重庆能得到更好的宣传。
两张图表探轨迹, 历史 从不突然。
重庆有长江和嘉陵江贯穿全境,区位优势十分突出。1997年,重庆恢复中央直辖市,同时也将原属四川的涪陵、万州、黔江三地区并入重庆,新增1500万人口。但此举同时将重庆往东的门户打通,使重庆成为六省交汇中心,成为连贯东西、通汇南北的长江中上游交通核心枢纽。重庆拥有四个"国家一类口岸“,有2个是机场(江北机场和万州机场)、1个港口、1个铁路编组站。重庆江北机场第三跑道预计9月投运,成为西部地区唯一一个拥有三跑道的机场,此意味着江北机场将成为当前西部设计能力最大的机场。成都地处平原,地势优越,但地理位置更偏居一隅,在交通路网上明显不如重庆居中,成都只有1个“国家一类口岸"(双流机场),使成都更大依赖航空运输,现在的双流机场年运输旅客量在西部第一( 西部有成都双流、西安咸阳、昆明长水、重庆江北共4个机场皆进入十大机场之列) 。由于双流机场已无扩容能力(只有2条跑道),现成都第二机场即天府机场正开始建设,加之川藏高铁纳入建设规划,成都在综合交通枢纽水平上会减小与重庆的差距。
重庆工业门类十分完善,布局合理。重庆本就是全国少数几个工业中心之一,冶金、化工、医药、机械制造、重型设备、 汽车 、船舶、航空材料、半导体、兵器工业等在国内地位很高,近二十年又加大了微电子、环保 科技 等行业的布局,现代制造业升级也颇有建树。成都是个传统的轻工业城市,工业门类既不齐全也不强,但随着计划经济时期几十年的省会建设,主要是三线建设包括来自中央的支持、重庆的大力输血(含资金、人才和产业迁移),成都逐步发展起比较优势的食品加工、电子技术、航空制造、材料加工等行业,近十年来加强引入电子设备、 汽车 制造、软件设计等门类。但就工业整体实力讲,仍较重庆差距很大。工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和现代 社会 的血液。
重庆地处两江交汇,自古为出川门户,古代交通不发达,水运是最高等级交通,是故重庆一直就是商贾云集之地,贸易发达。而成都地处平原,农耕经济时代,占有人口优势,消费型商业门类齐全,是重要商业中心。相比而言,重庆更偏向转口贸易和物流,而成都则更偏重大众消费。在这方面,如今的成都作为四川全省龙头,占全省人口红利,商业领先性比重庆突出。
从经济实力上讲,近百年来重庆一直是西部最大经济实体,一直是十大城市前列。60年代,重庆的国民总产值曾占西南的三分之一。在四川时期,重庆是四川的绝对支柱,经济总量曾是成都三倍,直至90年代任保持了2倍。2016年重庆全域GDP以1.7万亿居全国第七,即便只算老重庆辖区也近1.3万亿超过成都近1000亿。但是,重庆在恢复直辖的同时也并入涪万黔,20年来负重奔跑,城市实力在增长,但排名上反而在下降,从前五逐浙下降至第七第八(但近几年开始回升,有重回前五的趋势),表明重庆负担的确不小,尚需消化。反观成都,不断兼并周边富裕地区,成长速度很快,似有跃跃欲试挑战重庆老辖区之势。 但成都 历史 排名极不稳定,90年代才首进前十,且长期在第十前后进出,可持续性待改善。
我是四川人两地都生活过!就地位置而言重庆占优,地理环境成都占优,重庆毕竟还很年轻的直辖市,成都一直都是四川省会教育,医疗,城市建设硬件资源重庆还需努力赶超!重庆制造业成都远比不上,但是龙泉驿区 汽车 城的打造正在追赶重庆步伐……内心来讲希望两地都能发展壮大带动川渝城市群的发展,毕竟川渝本是一家!请两地人民不要攀比互喷,携手共进才是王道……
97年之前被纳入四川省管辖的重庆是个什么样子,相信来过重庆的人和重庆当地人都应该知道。那时候的重庆是个满目苍夷一穷二白的破落户,或许因为当过国民党的陪都,更是解放时期最后解放的区域之一,一直过着爷爷不疼,姥姥不爱总被嫌弃的日子。而作为四川省府的成都,当时是什么样子相信很多人也明白。重庆发展到现在的样子仅仅用了20年,这不仅有邓公恢复重庆本身的直辖身份的功劳,也有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更有多任重庆官员的规划,更离不开来重庆奋斗打拼生活的人们默默的付出。中国现今发展最好的一线城市,不论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广州,每一个城市的发展时间都超出重庆很多,并且地理环境也优于重庆太多。总有人拿重庆区域大,人口多说事,现在的重庆或许有些方面还并不出众,但是整个重庆各辖区,都是在一种稳步的共同发展中,这都是眼睛可以看得到的东西。反而是发展多年的四川省成都,各方央企,国企,跨国公司都有分部设置在成都,还包括某些国家的领事馆,但是如果离开成都去往周边地区查看,虽然同属一个行政区管辖,但是周围的县城明显发展滞后,这是作为四川省府的成都不可回避的事实,国家都提倡一带一路,但作为四川省府的成都却并没有做到它应该做的事情!!!
这个问题全国人民已经持续给你回答了多年,两边自媒体各种吹捧可以一笑了之,看全国人民的认可度便知。上海重庆都是实行房产税一个上天一个下地,是全国大城市中房价最高和最低的,重庆还没有外地人严格购房限制,公众号的炒房团都趋之若鹜,反观成都的限购政策是全国最严不是之一,节假日成都各种 旅游 霸榜也是遥遥领先。
重庆的优势就是水力发电电价便宜,山多地少楼越高性价比越大,平地修楼成本低,所以高楼集中夜景好看但千篇一律的向上森林。成都平原高和大都有,打完地基的677和全球最大单体建筑(五角大楼不是单体)环球中心,全球最长中轴线,五环全部生态湿地公园包围,六环已要完成,七环在规划,一带一路中欧班列起点。
雾霾全国都有但次次都在减轻,成都是服务业,互联网,新经济,总部经济城市,买别墅都吹自己带前后院,但成都平原是全国唯一市内看雪山360度群山环抱的城市,重庆一个重工业城市不对比。
山河皆因地震起,平原成都万年留,两江重庆两行泪,坐等山头倒坟头。
成都。没有任何悬念的事,现在两个城市看似不分伯仲,但是成都已经完成转身和布局了,现在的成都已经不是困与一隅的西南大都市了。成都目前是逐步向TOP5,未来向TOP3进军的城市。这是城市管理者的努力,也是 历史 的机遇造就的。虽然我这么说重庆兄弟伙不开心,但我说的是事实,两个城市我都生活过十年以上也都有房产。
虽然成都重庆两地才300公里左右,但还是有一定的文化差异。
成都一般追求安逸、休闲、城市配套做得比较全面,尤其是在北上广机会不大的人,多数选择去成都,寻觅自己的下一次机会。
这里成渝间有两个一样的观点,成都人觉得房价比重庆高,那么相对的,成都就比重庆发展要好。
因为有钱人多,钱多就意味着机会多,相信多数去成都发展的就是这么想的。
同样一个房价,重庆就不这么认为了,至少在重庆买房,购房压力没这么大。但成都那边的又有想法了,工资低啊!
其实啊,在一般条件下,哪怕每个月就是多过500-1000元,对于平均房价高了5000块又能抵哪样?
还有一点,在文宣这块,成都确实要超过重庆,这点重庆心里要有点数,不要认为文宣不重要,这几年,成都已经玩得炉火纯青。
想想西部各大省会城市,为什么成都的风头一时无两?
甚至有超东部苏州、杭州等城市,他们的官宣、自媒体是下了大力气的。
首先引以自傲的就一城双机场,还有就六环、天府大道、西部第一的城市地铁等等。
而重庆这边呢,网上一些人总认为不对等。嗨,要学会知道自己的不足,有些方面呐,成都的确比重庆做得好而且做得成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嘛!其实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双城记有利也有弊,最好的结局就是良性竞争!
总结,重庆重于工业制造,这本身需要时间来积淀财富。
反观成都不一样,在网红这块玩特别到位,这样在短时间就把人气聚集起来了。
同样的火锅、餐饮,为什么那些明星纷纷去成都开店当老板?内因就在这里。
不晓得嘛,我们成都边边上小县城的镇上小厂头倒是很多江津过来打工的,会提劲得很哦,声音又大,说话憨得罪人。说我们成都这儿不好那儿不好,工资低,你他妈何必跑这么远,来挣成都两百块一天的工资?他们眼中成都吃的也难吃,工资低,成都人假,没有轻轨没有渡轮没这没那,就这样素质的人搞出来的城市能咋样?
我是重庆人,成渝同为兄弟,城市的环境名不同,应该说可比性不大。但重庆应该有直辖的风范,但没有。第一主城的人看不起区县的人,线格达;其二盘剥三峡移民以万梁'高速路为例几乎1块钱一公里,而重庆至武隆高速路150多公里才60多块钱,万梁路67公里60块过路费,已收IO来年,明显整万州;其三人才竞争,重庆的观念差成都20年以上。所以重庆在20之内赶上成都还需极大的努为。
○韦思谦(子承庆 嗣立) 陆元方(子象先) 苏瑰(子颋)
韦思谦,郑州阳武人也。本名仁约,字思谦,以音类则天父讳,故称字焉。其先自京兆南徙,家于襄阳。举进士,累补应城令,岁余调选。思谦在官,坐公事微殿,旧制多未叙进。吏部尚书高季辅曰:"自居选部,今始得此一人,岂以小疵而弃大德。"擢授监察御史,由是知名。尝谓人曰:"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时中书令诸遂良贱市中书译语人地,思谦奏劾其事,遂良左授同州刺史。及遂良复用,思谦不得进,出为清水令。谓人曰:"吾狂鄙之性,假以雄权,触机便发,固宜为身灾也。大丈夫当正色之地,必明目张胆以报国恩,终不能为碌碌之臣保妻子耳。"左肃机皇甫公义检校沛王府长史,引思谦为同府仓曹,谓思谦曰:"公岂池中之物,屈公为数旬之客,以望此府耳。"累迁右司郎中。
永淳初,历尚书左丞、御史大夫。时武候将军田仁会与侍御史张仁祎不协而诬奏之。高宗临轩问仁祎,仁祎惶惧,应对失次。思谦历阶而进曰:"臣与仁祎连曹,颇知事由。仁祎懦而不能自理。若仁会眩惑圣聪,致仁祎非常之罪,即臣亦事君不尽矣。请专对其状。"辞辩纵横,音旨明畅,高宗深纳之。思谦在宪司,每见王公,未尝行拜礼。或劝之,答曰:"雕鹗鹰鹯,岂众禽之偶,奈何设拜以狎之?且耳目之官,固当独立也。"初拜左丞,奏曰:"陛下为官择人,非其人则阙。今不惜美锦,令臣制之,此陛下知臣之深,亦微臣尽命之秋。"振举纲目,朝廷肃然。
则天临朝,转宗正卿,会官名改易,改为司属卿。光宅元年,分置左、右肃政台,复以思谦为右肃政大夫。大夫旧与御史抗礼,思谦独坐受其拜。或以为辞,思谦曰:"国家班列,自有差等,奈何以姑息为事耶?"垂拱初,赐爵博昌县男,迁凤阁鸾台三品。二年,代苏良嗣为纳言。三年,上表告老请致仕。许之,仍加太中大夫。永昌元年九月,卒于家,赠幽州都督。二子:承庆、嗣立。
承庆,字延休。少恭谨,事继母以孝闻。弱冠举进士,补雍王府参军。府中文翰,皆出于承庆,辞藻之美,擅于一时。累迁太子司议郎。仪凤四年五月,诏皇太子贤监国。时太子颇近声色,与户奴等款狎,承庆上书谏曰:
臣闻太子者,君之贰,国之本也。所以承宗庙之重,系亿兆之心,万国以贞,四海属望。殿下以仁孝之德,明睿之姿,岳峙泉渟,金贞玉裕。天皇升殿下以储副,寄殿下以监抚,欲使照无不及,恩无不覃,百僚仰重曜之晖,万姓闻洊雷之响。
夫君无民,无以保其位;人非食,无以全其生。故孔子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自顷年已来,频有水旱,菽粟不能丰稔,黎庶自致煎穷。今夏亢阳,米价腾踊,贫窭之室,无以自资,朝夕遑遑,唯忧馁馑。下人之瘼,实可哀矜,稼穑艰难,所宜详悉。天皇所以垂衣北极,殿下所以守器东宫,为天下之所尊,得天下之所利者,岂唯上玄之幽赞,亦百姓之力也。百姓危,则社稷不得独安。百姓乱,则帝王不能独理。故古之明君,饱而知人饥,温而知人寒,每以天下为忧,不以四海为乐。今关、陇之外,凶寇凭凌,西土编甿,凋丧将尽,干戈日用,烽柝荐兴,千里有劳于馈粮,三农不遑于稼穑。殿下为臣为子,乃国乃家。为臣在于竭忠,为子期于尽孝。在家不可以自逸,在国不可以自康。一物有亏,圣上每留神念;三边或梗,殿下岂不兢怀。况当养德之秋,非是任情之日。
伏承北门之内,造作不常,玩好所营,或有烦费。倡优杂伎,不息于前,鼓吹繁声,亟闻于外,既喧听览,且黩宫闱。兼之仆隶小人,缘此得亲左右,亦既奉承颜色,能不恃托恩光。作福作威,莫不由此,不加防慎,必有愆非。傥使微累德音,于后悔之何及?《书》云:"不作无益害有益。"此皆无益之事,固不可耽而悦之。
臣又闻"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是知高危不可不慎,满溢不可不持。《易》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敬慎之谓也。在于凡庶,参守而行之,犹可以高振声华,坐致荣禄。况殿下有少阳之位,有天挺之姿,片善而天下必闻,小能而天下咸服,岂可不为尽善尽美之道,以取可大可久之名哉!伏愿博览经书以广其德,屏退声色以抑其情。静默无为,恬虚寡欲,非礼勿动,非法不言。居处服玩,必循节俭;畋猎游娱,不为纵逞。正人端士,必引而亲之;便僻侧媚,必斥而远之。使惠声溢于远近,仁风翔于内外,则可以克享终吉,长保利贞,为上嗣之称首,奉圣人之鸿业者矣。
又尝为《谕善箴》以献太子。太子善之,赐物甚厚。承庆又以人之用心,多扰浊浮躁,罕诣冲和之境,乃著《灵台赋》以广其志,辞多不载。
调露初,东宫废,出为乌程令,风化大行。长寿中,累迁凤阁舍人,兼掌天官选事。承庆属文迅捷,虽军国大事,下笔辄成,未尝起草。寻坐忤大臣旨,出为沂州刺史。未几,诏复旧职,依前掌天官选事。久之,以病免,改授太子谕德。后历豫、虢等州刺史,颇著声绩,制书褒美。长安初,入为司仆少卿,转天官侍郎,兼修国史。承庆自天授以来,三掌天官选事,铨授平允,海内称之。寻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仍依旧兼修国史。神龙初,坐附推张易之弟昌宗失实,配流岭表。时易之等既伏诛,承庆去巾解带而待罪。时欲草赦书,众议以为无如承庆者,乃召承庆为之。承庆神色不挠,援笔而成,辞甚典美,当时咸叹服之。岁余,起授辰州刺史,未之任,入为秘书员外少监,兼修国史。寻以修《则天实录》之功,赐爵扶阳县子,赉物五百段。又制撰《则天皇后纪圣文》,中宗称善,特加银青光禄大夫。俄授黄门侍郎,仍依旧兼修国史,未拜而卒。中宗伤悼久之,乃召其弟相州刺史嗣立令赴葬事,仍拜黄门侍郎,令继兄位,其见用如此。赠秘书监,谥曰温。子长裕,膳部员外郎。
嗣立,承庆异母弟也。母王氏,遇承庆甚严,每有杖罚,嗣立必解衣请代,母不听,辄私自杖,母察知之,渐加恩贷,议者比晋从王祥、王览。少举进士,累补双流令,政有殊绩,为蜀中之最。三迁莱芜令。会承庆自凤阁舍人以疾去职,则天召嗣立谓曰:"卿父往日尝谓朕曰'臣有两男忠孝,堪事陛下。'自卿兄弟效职,如卿父言。今授卿凤阁舍人,令卿兄弟自相替代。"即日迁凤阁舍人。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427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