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
作者:业奇农业网
•
更新时间:2025-02-18 20:52:59
实现农业产业化必须考虑以下几个社会经济因素:
1、农产品商品率。农业产业化是以商品性农业为基础的,农产品的商品率越高,商品量越大,才有大批剩余产品进行加工和销售。反之,只能解决温饱问题,更谈不上兴办农产品加工业。所以,实行农业产业化,要从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开始,这是先决条件。
2、加工能力。农产品加工是农业生产的内涵深化和外延扩大,就生产方式而言,它是独立于农业之外的一个产业部门,但就生产内容来讲,它是农业生产的继续和延伸,是联结农业初级产品与消费市场的中介环节,通过对农产品的初、深、精、细等不同层次的加工,可使农产品多次增值,各种资源得到综合利用。
而它作为农产品与市场的联结环节,对流通的制约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所以作为农业产业化的中间部位,其加工能力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农业本身的经济效益,同时对整个社会效益和综合效益也将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
3、运输条件。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加工产品不是为了本企业的消费,而是为了全社会的需要,就是说必须使产品流通于社会,如果没有运输,商品流通渠道就会堵塞,就不能达到农业产业化的目的,人们的生产、生活秩序也会被打乱。
4、销售市场。可以说,它决定着农业产业化整个经营活动的中心环节,也是实现经营目的的最后手段。可以说,它决定着经营效益高低,制约着生
产规模的大小。销售市场包括国内和国外市场。培植建立国内销售市场,就是要建立不同层次的批发商业,完善国内农产品市场体系,发挥市场的机制功能,保证农产品市场的有序运转与交流畅通,及时灵敏地发挥对生产和消费的指导作用,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开拓国际市场。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489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