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鳜鱼是安徽哪个地方的名菜
徽州
徽州臭鳜鱼,徽州水产类传统名菜。俗名“臭鳜鱼”,制法独特,食而得异香。
相传在200多年前,沿江一带的贵池、铜陵、大通等地鱼贩每年入冬时将长江名贵水产——鳜鱼用木桶装运至徽州山区出售(当时有“桶鱼”之称),途中为防止鲜鱼变质,采用一层鱼洒一层淡盐水的办法,经常上下翻动。
如此七八天抵达屯溪等地时,鱼鳃仍是红色,鳞不脱,质未变,只是表皮散发出一种似臭非臭的特殊气味,但是洗净后经热油稍煎,细火烹调后,非但无臭味,反而鲜香无比,成为脍炙人口的佳肴延续下来,至今盛誉不衰。如今烹制此菜不再使用桶鱼。
而是用新鲜的徽州自产桃花鳜(每年桃花盛开、春讯发水之时,此鱼长得最为肥嫩,故名)用盐或浓鲜的肉卤腌制,再用传统的烹调方法烧制,故称“腌鲜鳜”。
臭鲑鱼之所以能成为安徽菜的代表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历史悠久,相传臭鳜鱼已久 200 多年历史。
第二:其本身味道受广大徽州人喜爱,因为其本身肉质细腻,口感丝滑,广大徽州人喜爱。
第三:容易保存,因为其腌制的手法,保存时间较长,容易储备,人们吃的更多,印象更深刻。
为什么近期蔬菜的价格上涨过快?
安徽菜十大招牌菜有包公鱼、三河酥鸭、李鸿章大杂烩、符离集烧鸡、炒虾丝、无为熏鸭、胡氏一品锅、徽州蒸鸡、徽州毛豆腐、问政山笋。
1、包公鱼
包公鱼原名红酥包河鲫鱼,是安徽省合肥市的一道特色传统名菜,属于冷菜类。因取材于包河中的一种黑背鲫鱼,人们看到它,联想到铁面无私的包拯而得名。
2、三河酥鸭
三河酥鸭是安徽合肥肥西县三河镇传统特色名菜。以光鸭为主料,水发香菇为辅料,小葱、姜片、酱油、精盐、味精、八角、桂皮调味。此菜巧控火候,汤清,皮香,肉酥。
3、李鸿章大杂烩
李鸿章杂烩选用鸡肉为主料,佐以水发海参、油发鱼肚、水发鱿鱼等辅料烹制而成。此菜是将多种原料合配烧烩而成,故有多味,具醇香不腻,咸鲜可口的特点。
4、符离集烧鸡
符离集烧鸡是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的特色传统名菜,因原产于符离镇而得名。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也是中华历史名肴,和德州扒鸡、河南道口烧鸡、锦州沟帮子熏鸡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鸡。
5、炒虾丝
炒虾仁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传统名菜,属于鲁菜系。炒虾仁以炒虾仁为主要材料。虾仁淘洗干净,去掉黑线,控净水分,用刀碾成泥,加入精盐、鸡蛋清、淀粉和成糊,均匀地摊在一个抹有少量猪油的瓷盘上,以2.5毫米厚为宜,入笼蒸3分钟取出,晾凉后,揭下,切成丝。
把火腿、冬菇、蛋糕、菠菜心、冬笋、木耳切成细丝。精盐同黄酒、清汤30克对成汤汁。炒锅加熟猪油,中火烧至四成热,将虾丝下锅,待虾线漂起时捞出沥油。炒锅内留油,把虾丝连同配料一起下锅,倒入对好的汤汁,迅速颠翻几下,装盘即成。
6、无为熏鸭
无为板鸭是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的一道传统特色美食,属于徽菜系,其始创于清朝年间,以巢湖麻鸭为原料,配以八角、花椒、丁香、小茴香等约30种中药和调料,先熏后卤,制作而成。
7、胡氏一品锅
胡氏一品锅,安徽绩溪传统名菜,属徽菜系,在绩溪岭北一带乡村,每逢四时八节、婚丧喜庆,都时兴吃锅,说的就是绩溪胡氏一品锅。对其风味独特,有民间民谣可证。可见一品锅的独到口味。
8、徽州蒸鸡
徽州蒸鸡是徽州春节时期的传统佳肴,主料是母鸡,调料有酱油、绍酒、冰糖等,该道菜主要是通过将食材用旺火蒸的做法而成。
9、徽州毛豆腐
徽州毛豆腐也叫霉豆腐,徽州地区传统名菜,是一种表面长有寸许白色茸毛的霉制品。主要做法是将豆腐切成块状,进行发酵的过程,使之长出寸许白毛,然后用油煎成两面略焦,再红烧。
10、问政山笋
问政山笋是安徽省徽州地区传统名菜,用歙县问政山所出产的竹笋炖烧而成。传统烧法中,一般都用腊肉和竹笋一起炖烧,故又称为腊香问政笋。后来该菜因加上香肠、香菇等增香,故称为两香问政山笋。
最近蔬菜价格上涨主要原因是前期连续阴雨天气,蔬菜的生长和储存受到一定影响。
接下来分析其他具体影响蔬菜价格的因素:
1.8月份以来我国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等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暴雨影响,而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是我国大多地区的蔬菜供应来源,因暴雨的影响多地蔬菜被淹没,使得蔬菜的产量严重下降。
2.随着天气的转凉,蔬菜供应正处于由北方向南方转移,由露天蔬菜向设施蔬菜转移的更迭期。但是,从9月下旬开始到10月上旬,这期间蔬菜主产区雨水偏多,蔬菜的种植、生长、采摘、存储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蔬菜普遍上市推迟,而且产量不佳,导致了蔬菜供应的紧缺。
3.今年秋天的蔬菜的生长关键期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极端天气,且今年的气温比往年同期低了不少,不利于蔬菜的生长,导致各种蔬菜生长缓慢,蔬菜的采收期延长。
4.由于近期汽车油价的持续上涨,使得汽油和柴油的价格增加,而运输蔬菜的方式大多是靠大型货车运行的,届时运输成本增高。
5.消费需求的改进,随着生活逐渐变好,人们的消费观念在逐渐改变,比起大鱼大肉大家更向往健康膳食,蔬菜(特别是绿色蔬菜)变成了热门。
6.一定的炒作,因为蔬菜大产地的北方遭遇水灾和低温等情况,蔬菜供给变少,有些商贩故意抬高价格导致蔬菜价格上涨。
怎么解决蔬菜价格上涨过快:
1.品种价格过低时,政府部门采取宏观调控,大量平价收购,保证种植户的基本收益,保护菜农的积极性,防止来年大涨;在部分品种过高时,建议投入资金直接收购,低价投放市场。
2.积极扶植超市扩大蔬菜经营面积和品种。建议政府部门支持和帮助超市扩大蔬菜经营面积和品种,及时发布超市蔬菜价格,引导市民合理消费。
3.政府方面能像对待粮食生产一样,给蔬菜种植一定的补贴,特别是当蔬菜出现减产的年份提高补贴标准,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菜农的生产积极性,为平抑价格打下基础。
4.对于以种种理由囤积居奇、制造蔬菜供应紧张气氛的行为,有关部门应该重视并通过经济手段加以打击。
5.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培养素质相对较高的菜农,改进他们的种植方法,提高科学意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666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