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垄作栽培时应该怎么整地、作畦?
种植菜椒(青辣椒):整地时深耕土壤大约30厘米,作宽1—1.3米的高畦,每亩施农家肥大约4000公斤、磷肥50公斤、钾肥10—15公斤作为基肥料。幼苗有8—10片叶(大约80—90天),家庭式小菜园,面积都不宽,栽培出来都是满足自家所需,对栽培辣椒没有过多的硬性要求。因此,一般先把菜园深翻深耕之后,分成几部分,种上不同的蔬菜。种辣椒那部分土地精耙细耕平整后。
1:辣椒在种植时,应把地捞起箱面,箱面宽度不要太宽,应在70公分至80公分之间。把黑色薄膜盖着。2:在种植幼苗时,间距应在横竖30公分至40公分之间,这样有利于后期辣椒管理。辣椒忌连作,也不能与茄子、番茄、马铃薯、烟草等同科作物连作。栽培辣椒地块,要排水良好,排灌方便,并要求深耕。最好能做到冬耕,休闲冻土,以改良土壤,消灭越冬害虫和病菌孢子。
雨水过多甚至可能导致辣椒绝收。 辣椒种植之初就对土地有一定要求,能有效排水是必须的,而且辣椒种植都必须要进行起垄控沟,目的除保证种植产量外主要就为排水,在我们这里的辣椒多是本地品种,植株不是很大,所以在栽植的时候都是行距60厘米,因为是垅栽,每垅的宽度是60厘米,所以只能应用这个行距,株距为20——30厘米。
先要选土地整理平整,再把去年留下的辣椒粒放到土里撒上土木灰再盖上塑料皮,差不多二个月后苗有5厘米左右时,把辣椒移出来,选阳光充足的地方,这样长出的辣椒个头大,也好吃,农村自家地种的辣椒,每株间距八寸比较合适,辣椒苗成熟之后在一米高左右,种植间距过小,会减少辣椒苗的生长空间和光照面积,种植空间过大,会浪费土地。
重庆南川区原本的辣椒种植难题可能是种植的品种多而杂,也没有实施标准化种植,导致辣椒产量低,品质也参差不齐。
南川区木凉镇供销社按照“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的整体思路,采取“供销社+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依托大观片区为农服务中心和县域流通服务体系,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引导村民种植辣椒。
并从产后农产品收购环节切入,逐步将服务向产前、产中全产业链延伸,实现了泡椒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探索出了服务“三农”的新举措,让红红的“小辣椒”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大产业”,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辣椒种植方法
1、整地
种植辣椒的土地要深翻,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排水方便、适合灌溉,还要提前对土壤进行杀菌处理,砂质土壤更好。需要注意的是种植辣椒的土地只能种一年,第二年需要倒茬,不可以连续种植。
2、选种
挑选适合当地市场的优质辣椒品种。
3、育苗
育苗一般在春分至清明,将种子在阳光下暴晒2天,促进后熟,提高发芽率,杀死种子表面携带的病菌,然后播种在苗床上。辣椒育苗的温度保持在白天30度左右,夜晚20度左右,一个星期后即可发芽。
4、移栽
等到辣椒的叶子长到三、四片的时候,就要进行移栽。最好带上泥土栽植,这样成活率比较高,定苗的株距约为40厘米。
5、田间管理
要经常给地面除草,适当施一些磷肥、钾肥和农家肥,辣椒比较耐旱,不能浇水太多,可根据地面的潮湿度进行浇水,雨季注意清沟排涝。
6、采收
辣椒一般长到15-20公分的时候就成熟了,可以采摘。采摘的时候注意不要把杆扯断,如果要留作种子,可以让那部分辣椒再长一段时间,种子就会更加饱满。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668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