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现在叫什么名字
农村信用社”全称:“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没有其他名字。
现部分满足条件的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正逐步改为中国农村商业银行。
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前身是各农村信用社。
:农村信用合作社(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农村信用社、农信社)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农村信用社是独立的企业法人,以其全部资产对农村信用社债务承担责任,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其财产、合法权益和依法开展的业务活动受国家法律保护。
其主要任务是筹集农村闲散资金,为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
依照国家法律和金融政策规定,组织和调节农村基金,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综合发展,支持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社员家庭经济,限制和打击高利贷。
农信社分为以下部门,农信社合作社,农信社国际金融部门,政通农信社培训学校,农信社信贷部门等,是目前有银监会和国务院双重领导的部门。
农村信用合作社-百度百科
深耕“三农”沃土服务乡村振兴
农业银行因“三农”而生,因“三农”而发展,也因“三农”而壮大。农行长期扎根于农村,服务于农民,一部农行发展史,就是一部服务“三农”史。对农业银行来说,服务“三农”不是想做不想做、能做不能做的问题,而是必须做、必须做好的政治任务。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情况下,全行服务“三农”工作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立足品牌出亮点。服务“三农”是农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也是“三农”金融服务国家队的重要特征,更是农业银行传承和发展的立足点。服务“三农”工作既要做得好,还要叫得响,让客户体验到,让社会各界认同,让农行员工有自豪感。这要求在抓好面上服务“三农”工作的同时,还要注重抓特色、抓典型、抓亮点。通过以点带面,提升服务“三农”的品牌形象。
信贷支持抓重点。围绕国家乡村振兴重点领域、重点工作,在粮食安全、乡村产业、乡村建设等方面持续加大县域信贷投放,确保达到“农业贷款和乡村产业贷款增速高于县域贷款增速”的目标,为乡村振兴输入“金融活水”。同时,持续加大对25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信贷支持。
转型创新有特点。创新是发展的动力。要推动服务“三农”工作不断上台阶、提水平,需要加快转型创新来实现。不同的县域有不同的县情,不同农业产业有不同的生产周期和规律,金融需求存在个性化和多样性。要做好“三农”特色产品的创新与应用,必须因地制宜,结合各地区域特色,选择特色产品,根据生产周期与投入特点,努力做好产品创新与应用。
渠道建设扩支点。金融服务必须依托于渠道建设。要构建好物理网点、自助渠道、惠农通工程和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等渠道体系,特别是在一些新城、新区、新镇、新农村。要加快推进县域网点优化布局、“金穗惠农通”工程提质升级,积极推进“三农”县域业务数字化转型,做好掌银下乡和兴农商城营销推广,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更安全、更便捷的金融服务。
风险防控是要点。要准确把握涉农产行业周期性规律、重点区域风险特征,在客户准入、信贷进退等方面实施差异化策略,既要服务好乡村振兴,也要防控好信用风险。要对县域大额法人贷款,定期组织风险排查,对出现风险苗头的做好预案,因户因地精准施策。要强化从严管贷治贷,提升贷前、贷中、贷后管理质量。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803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