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通缩持续了多久
79个月。
日本的通缩紧缩问题由来已久。自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起,伴随日本经济增长由高速向中速转换,通胀水平也显著走低,并在90年代之后陷入长期通缩之中。近一段时间以来,在我国经济迈向“新常态”的同时,物价涨幅下行压力也明显加大,今年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降至0.8%,2、3月也仅为1.4%,仍处在2009年底以来的低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更连续37个月为负且跌幅整体扩大,关于我国可能陷入通缩的担忧也随之升温。
为此,本文将通过分析日本通缩产生的原因,并据此提出我国防范和应对通缩风险的政策建议。自上世纪50年代进入经济起飞阶段后,日本经济保持了近20年的高增长,并在70年代中后期进入经济增速换挡阶段。经济增长放缓的同时,日本通胀水平也出现明显的阶梯式下行,90年代末更陷入了持续的通缩之中,直至2013年才在“安倍经济学”的刺激下勉强走出通缩的泥潭。从图1可以看出,日本物价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以波峰为准划分,日本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同比变化率经历了5轮周期性波动,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影响的消费者物价指数(简称核心CPI)也表现出大体相同的走势。在历轮周期性的波动中,日本物价变化表现出三方面的特点:一是周期整体呈拉长的趋势。
日本始于1974年的第一轮物价周期性波动持续了79个月,第二、三轮则分别延长至122个和83个月,第四轮周期更长达129个月。第五轮物价周期尽管缩短至71个月,但2014年5月CPI涨幅出现的高点更多是受安倍经济学及消费税上调等政策性因素的影响,并非日本经济和物价自身周期性运行导致的结果,因此在政策刺激效果消退后,日本央行近期已再次警告可能出现物价下降的风险。二是波幅趋于平缓。日本物价周期性波动的幅度呈缩小趋势,若以标准差衡量每轮物价波动偏离其平均值的程度,在第一轮物价周期中,日本CPI和核心CPI标准差分别为8.25和8.4,到第五个周期时已降至1.36和1.27,显示日本物价波动趋于平缓。
三是由通胀变为持续的全面通缩。在5轮周期变化中,日本物价的波动经历了通胀的周期性变化、通胀与通缩相交替以及持续通缩三个阶段。第一轮周期中日本CPI和核心CPI同比涨幅的平均值和中位数分别高达9.7%和8.6%,到第四轮周期时均已转为负值,第五轮周期尽管有所回升,但如果剔除政策性因素在拉升通胀方面的影响,其平均通胀水平将明显降低。而且,不仅在消费领域,反映生产者价格变化的批发价格指数和涵盖范围更为广泛的GDP平减指数也均显示日本逐步陷入全面的通缩之中。
据报道,松茸消费在日本热度不减,日本市场上的中国松茸价格已连续两年走高,九月上旬的批发价格为每公斤11620日元(约合人民币670元),较去年同期上涨20%。
几年前,松茸靠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出圈,成为高端料理的标配。而在日本,素有秋季味觉之王称号的松茸,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道时令美食。
松茸在日本什么价
但日本近五年平均产量仅有37吨,年产量最少的时候仅有14吨。日本本土松茸价格因此一直居高不下,目前批发价格在1公斤5万日元上下,约合人民币2900元。
因此,日本国内松茸消费9成需要依靠进口,其中中国产松茸占到6成以上。但今年中国国内的松茸消费量增加,对外出口量相对减少。同时,松茸另一个重要产地美国因频繁发生的山火导致松茸产量下降。
一些日本蔬菜批发商的松茸进货量只有去年的7成左右。由于松茸对鲜度要求极高,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国际航班减少,运输成本攀升也直接影响了松茸的进货价格。日本市场上的中国松茸价格已连续两年走高,九月上旬的批发价格为每公斤11620日元(约合人民币670元),较去年同期上涨20%。
中国松茸在日本为什么这么贵
中国是松茸的主要出口国,每年出口大量的优质松茸到欧洲和日本制成深加工产品。云南是我国松茸主产地之一,近年来国内松茸消费需求持续增长。香格里拉作为中国松茸主产区,因产茸品质最好,每年出口供不应求,30年来一直是松茸出口冠军。
由于优质原料的短缺、科技的落后、保鲜技术的落后、国内对松茸的科普滞后、国内消费者对松茸的功效和价值认识不足等原因,中国松茸产业仍处于粗加工阶段。目前,国内有300多家松茸企业主要从事松茸出口和粗加工。
中美对日出口松茸量减少
首先,对于当前的市场来说,松茸出现比较高的价格实际上也是比较正常的现象。这是因为对于当前整个市场而言,日本市场对于松茸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但是在这么大的需求量的变化之下,实际上又有供给量的变化。
日本本土生产的松茸是非常少的,大量的松茸是需要外国的进口。而中国和美国是日本松茸的主要进口方,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中美之间到底能够给日本进口多少才是日本松茸能否实现价格稳定的重要基础。而今年无论是美国因为火灾导致了松茸的出口减少,还是本身中国的一些消费市场的变化,都给日本松茸带来了影响。
松茸在中国逐步转内销
其次,我们看到日本松茸的变化,其实还有一个核心的原因,这就是中国的消费者开始出现了松茸消费的出口转内销的现象。被出口到了日本市场,而如今伴随着国内消费者逐渐认识到松茸对于市场的重要性,以及消费者开始认同松茸这种消费。大量的松茸开始在国内被消费掉了,这也就必然会导致出口到日本的松茸减少。
松茸的消费市场需求打
从长期市场发展的角度来看,未来日本松茸有可能还会保持一个较高的价格,最核心的原因是国内消费者和日本消费者之间其实是一个消费的此消彼长的状态。国内消费者越来越认同松茸,那么能够出口给日本的松茸也就会出现数量的不足。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可以说松茸消费正在呈现出世界各国都在争夺的趋势,而国内的松茸无疑也在市场上拥有了更好的市场影响。
松茸的生长周期长无法人工培育
到目前为止,松茸还无法人工培育;松茸的生长时间缓慢,从一个孢子生长成一棵合格的松茸童茸,它需要三到五年时间;松茸从童茸到开伞只有两三天时间,开伞之后的松茸营养价值会迅速降低,口感也会随时间变化。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806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