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描写农耕文化的诗句

1. 关于石农耕文化的诗句

描写农耕文化的诗句

2. 关于农耕文化的诗句

关于石农耕文化的诗句 1.关于“农耕文化”的诗词有哪些

1.《过山农家》

唐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2.《刈稻了咏怀 》

唐杜甫

稻获空云水,川平对石门。寒风疏落木,旭日散鸡豚。

野哭初闻战,樵歌稍出村。无家问消息,作客信乾坤。

3.《西明寺威公盆池新稻》

唐唐彦谦

为笑江南种稻时,露蝉鸣后雨霏霏。

莲盆积润分畦小,藻井垂阴擢秀稀。

得地又生金象界,结根仍对水田衣。

支公尚有三吴思,更使幽人忆钓矶。

4.《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 》

唐杜甫

东屯大江北,百顷平若案。六月青稻多,千畦碧泉乱。

插秧适云已,引溜加溉灌。更仆往方塘,决渠当断岸。

公私各地著,浸润无天旱。主守问家臣,分明见溪伴。

芊芊炯翠羽,剡剡生银汉。鸥鸟镜里来,关山云边看。

秋菰成黑米,精凿传白粲。玉粒足晨炊,红鲜任霞散。

终然添旅食,作苦期壮观。遗穗及众多,我仓戒滋蔓。

5.《归园田居》

魏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描写农耕的诗句

1、农废汶阳耕

张继

《送邹判官往陈留》

2、农力废耕桑

杜甫

《又上后园山脚》

3、氓辍耕农耒

袁高

《茶山诗》

4、农野闻让耕

刘禹锡

《和浙西李大夫晚下北固山,喜径松成阴,怅然》

5、农者罢耘耕

张籍

《西州》

6、春农界上耕

薛能

《闻官军破吉浪戎小而固,虑史氏遗忽,因记为》

7、劝农元本是耕人

李频

《五月一日蒙替本官不得随例入阙,感怀献送相》

8、将何筋力事耕农

杜荀鹤

《伤硖石县病叟》

9、卖薪买酒到耕农

陆游

《丁酉上元》

10、何妨世世作耕农

陆游

《龟堂杂题》

11、农隙闲耕犊

陆游

《连日治圃至山亭又作五字》

12、耕农卖剑买牛

陆游

《六言》

13、耕农叱牛去

陆游

《杂赋》

14、耕农满野喜时平

陆游

《舟行过梅市》

15、看耕僭学劝农官

陆游

《自九里平水至云门陶山历龙瑞禹祠而归凡四日》

16、吴农竭力耕王田

杨维桢

《吴农谣》

17、至今燕赵常耕农

苏辙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虏帐》

18、三农田野耕

晁说之

《陈情》

19、诏下扫除勤耕农

晁说之

《送苏季升出守明州》

20、泉分数邑润耕农

陈网

《留题霍山应圣公庙》

21、梨钥彷野沸耕农

陈希声

《春日田园杂兴五首》

22、良农不辍耕

洪咨夔

《送崔先生东归》

23、民得平土趋耕农

廖行之

《赋压波亭呈益阳赵宰》

3.描写农耕的诗词

1.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外狭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3. 《闾门即事》

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4. 《农耕小诗》

飘雪

在柔柔的微风中

在倒垂的雨幕里

我朦胧的看见一个身影

挽着裤筒、衣袖

左手牵牛,右手执鞭

转瞬间

一片绿油油的土地

变成一湾浅水

他们等待着

等待时间的到来

播下嫩绿的秧苗

5. 《忆春耕》

谢白

绿满江南响杜鹃,

水渠急汩灌梯田。

一犁泥水拖新月,

几点蛙声没暮烟。

4.赞美“农耕”的诗句有哪些

1、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魏晋《归园田居·其三》

译: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

2、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陶渊明·魏晋《桃花源诗》

译:相唤共同致农耕,天黑还家自休息。

3、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王驾·唐代《社日》

译:鹅湖山下稻梁肥硕,丰收在望。牲畜圈里猪肥鸡壮,门扇半开。

4、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宋代《游山西村》

译: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的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5、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辛弃疾·宋代《清平乐·村居》

译: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

6、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翁卷·宋代《乡村四月》

译: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7、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司空曙·唐代《江村即事》

译:垂钓归来,却懒得把缆绳系上,任渔船随风飘荡;而此时残月已经西沉,正好安然入睡。

8、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唐代《悯农二首》

译: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9、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白居易·唐代《观刈麦》

译:农民终年没有闲暇,到了五月加倍繁忙。

10、运锄耕劚侵星起,陇亩丰盈满家喜。——张碧·唐代《农父》

译:每天星星还没有坠落酒披星戴月去劳动,辛辛苦苦,待到庄稼丰收在望的时候,全家是多么高兴呀。

5.关于赏石文化的诗歌两首

江西庐山南麓的虎爪崖下,距陶渊明故里栗里约1公里,仄斜卧在一条名曰醒泉的溪涧上那座相传曾经是陶渊明醉酒而卧的“醉石”,平滑的石面上刻有宋代诗人程思孟的《书醉石》诗:

万仞峰前一水傍,晨光翠色助清凉。

谁知片石多情甚,曾送渊明入醉乡。

附近摩崖上刻满了历代文人的题词和诗,其中明朝诗人郭波澄的一首《醉石诗》为:

渊明醉此石,石也醉渊明。

千载无人会,山高风月清。

石上醉痕在,石下醉泉深。

泉石晋时有,悠悠知我心。

五柳今何在,孤松还独青。

若非当时醉,尘梦几人醒。

注释:五柳――指陶渊明。陶渊明号五柳先生。

历代文人雅士们为自己喜爱的奇石,或者为友人珍藏的奇石吟咏诗词对联的就更多了。我国的赏石史上,最晚在南北朝时候,就已经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吟咏奇石的诗,例如南朝历史学家、文学家梁萧的《翠石》:

依峰形似镜,构岭势如连。

映林同绿柳,临池乱百川。

壁台终不落,丹字本难传。

迈有东明上,来游皆羽仙。

自随朝开始,文人雅士们为奇石赋诗的,已经相当多见,到了唐朝,就蔚然成风了,苏味道、宋之问、王维,李白、杜甫、刘长卿、白居易、刘禹锡、李德裕……都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咏石诗词。历经宋、元、明、清,伴随着赏石文化的长盛不衰,咏石诗词也一直长盛不衰,宋朝的苏东坡、清朝的乾隆皇帝,既是赏石的大家,同时也是吟咏奇石的大诗人,都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咏石诗歌。苏东坡的《双石》诗、《雪浪石》诗、《壶中九华》诗,都是如今赏石界脍炙人口的咏石名诗;乾隆皇帝的咏石诗,竟多达一千多首,也被当今石友们津津乐道。

这些都足以说明,奇石与诗词结缘,是中华赏石文化的一个特色。

奇石与诗词结缘这种形式一经出现,就长盛而不衰,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一种传统。

这样说,是否言之有据?我们无妨先来看看当年苏东坡所爱而无缘得到的奇石《壶中九华》的一段遭遇。

宋绍正元年(1094)苏东坡被贬惠州(今属广东)。一日,他路过湖江(今江西湖口县)时,看见藏石家李正臣府上有座奇石,九峰林立,独具风姿,十分喜欢,想购而得之,但因行色匆匆,不便购石,只在李的请求下,为石头起名“壶中九华”,并赋了一首七律:

清溪电转失云峰,梦里犹惊翠扫空。

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

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虚处处通。

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归买碧玲珑。

诗的前六句写了石头的形态、神韵,第七句字面写他的“仇池”奇石“太孤绝”,实际说的是他对“壶中九华”的钟爱;最后一句还是不由自主表露了他想重金购买的渴望。

过后,他对“壶中九华”一直念念不忘。几年后他被派往廉州(今广西合浦)任职,有一天路径湖口时,特地赶到李玉臣家,欲出重金购买,谁知早被别人买走了,扑了个空,万分遗憾,以郁闷的心情,原韵又写了一首七律:

江边阵马走千峰,闻讯方知冀北空。

尤物已随清梦断,真形犹在画图中。

归来晚岁同元亮,却扫何人伴敬通。

赖有铜盆修清供,仇池玉色自玲珑。

前四句写了心爱之物无缘拥有的无奈,后四句是无奈之中的自我宽慰。

苏东坡死后次年,他的好友、门生黄庭坚路过湖口,李正臣给他看了苏东坡写的那两首诗。黄庭坚看后,感动万分,同时为表怀念恩师之情,步苏东坡原韵写了一首和诗:

有人夜半持山去,顿觉浮岚暖翠空。

试问安排华屋处,何如零落乱云中。

能回赵璧人安在,已入南柯梦不通。

赖有霜钟难席卷,挂帆来听响玲珑。

由于苏东坡的赏识,“壶中九华”成为历史名石。到了明代,藏石家林有麟著作《素园石谱》时,把“壶中九华”的画图,以及苏、黄所写三首诗,全都收录其中,同时还收录了明朝诗人潘象安为“壶中九华”题咏的另一首诗:

片石苍山色,复如山势奇。

虽然在屋里,自有白云知。

“壶中九华”这块石头,从唐朝在李正臣家被苏东坡发现,到明朝被林有麟收录于《素园石谱》,仅我们所知的,就有三首七律、一首绝句和它结缘,近千年间,尚不知道的,必定更多。俗话说,窥一斑可以知全豹,从“壶中九华”的遭遇可以说明,诗词与奇石结缘,的确是中华赏石文化历史的一个传统。

6.与农耕有关的诗句

《送邹判官往陈留》

年代: 唐 作者: 张继

齐宋伤心地,频年此用兵。女停襄邑杼,农废汶阳耕。

国使乘轺去,诸侯拥节迎。深仁荷君子,薄赋恤黎甿。

火燎原犹热,波摇海未平。应将否泰理,一问鲁诸生。

《伤硖石县病叟》

年代: 唐 作者: 杜荀鹤

无子无孙一病翁,将何筋力事耕农。

官家不管蓬蒿地,须勒王租出此中。

《龟堂杂题》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长腰玉粒出新舂,秋获真成亩一钟。

衣食麤供官赋足,何妨世世作耕农。

关于农耕文化的诗句 1. 关于“农耕文化”的诗词有哪些

1.《过山农家》

唐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2.《刈稻了咏怀 》

唐杜甫

稻获空云水,川平对石门。寒风疏落木,旭日散鸡豚。

野哭初闻战,樵歌稍出村。无家问消息,作客信乾坤。

3.《西明寺威公盆池新稻》

唐唐彦谦

为笑江南种稻时,露蝉鸣后雨霏霏。

莲盆积润分畦小,藻井垂阴擢秀稀。

得地又生金象界,结根仍对水田衣。

支公尚有三吴思,更使幽人忆钓矶。

4.《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 》

唐杜甫

东屯大江北,百顷平若案。六月青稻多,千畦碧泉乱。

插秧适云已,引溜加溉灌。更仆往方塘,决渠当断岸。

公私各地著,浸润无天旱。主守问家臣,分明见溪伴。

芊芊炯翠羽,剡剡生银汉。鸥鸟镜里来,关山云边看。

秋菰成黑米,精凿传白粲。玉粒足晨炊,红鲜任霞散。

终然添旅食,作苦期壮观。遗穗及众多,我仓戒滋蔓。

5.《归园田居》

魏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 描写“农耕”的古诗词有哪些

《醉落魄》 宋代:魏了翁 无边春色。

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

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

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

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醉落魄》 宋代:魏了翁 无边春色。

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

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

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

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满庭芳 宋代:王子容 台衮筹边,京师蒙福,两淮谈笑尘清。

正銗筒无讼,桴鼓亦稀鸣。阅武分弓角射,催春事、亲劝农耕。

何须付,寻花问柳,小队出郊垧。 功名。

今已就,九重近天,好去辞荣。算人间极贵,何似长生。

刺占梅山日月,观二妙,玉纹枰休辞醉,洛阳花信,香到露华亭。 《赠房卢氏琯》 唐代:王维 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

岂复少十室,弦歌在两楹。 浮人日已归,但坐事农耕。

桑榆郁相望,邑里多鸡鸣。 秋山一何净,苍翠临寒城。

视事兼偃卧,对书不簪缨。 萧条人吏疏,鸟雀下空庭。

鄙夫心所尚,晚节异平生。 将从海岳居,守静解天刑。

或可累安邑,茅茨君试营。 《桃花源诗》 魏晋:陶渊明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3. 关于农耕的谚语

关于农耕的谚语:

1) 霜打片、雹打线。

2) 风刮一大片,雹打一条线。

3) 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

4) 一阵太阳一阵雨,栽下黄秧吃白米。

5) 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6) 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压弯桠。

7) 清明热得早,早稻一定好。

8) 四月不拿扇,急煞种田汉。

9) 铺上热得不能躺,田里只见庄稼长。

10) 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

11) 人往屋里钻,稻在田里窜。

12) 人热了跳,稻热了笑。

13) 人怕老来穷,稻怕寒露风。

14) 遭了寒露风,收成一场空。

15) 晚稻全靠伏天长。秋热收晚田。

16) 麦里苦虫,不冻不行。

17) 冻断麦根,挑断麻绳。

18) 冷收麦,热收秋。

19) 腊月大雪半尺厚,麦子还嫌“被”不够。

20) 麦苗盖上雪花被,来年枕着馍馍睡。

21) 大雪兆丰年。

22) 一场冬雪一场财,一场春雪一场灾。

23) 冬雪一条被,春雪一把刀。

24) 腊雪如盖被,春雪冻死鬼。

25) 冬雪是麦被,春雪烂麦根。

26) 冬雪是被,春雪是鬼。

27) 冬雪年丰,春雪无用。

28) 春雪填满沟,夏田全不收。

29) 雪化水成河,麦子收成薄。

30) 伏里一天一暴,坐在家里收稻。

31) 秋禾夜雨强似粪,一场夜雨一场肥。

32) 立了秋,那里下雨那里收。

33) 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

34) 处暑里的雨,谷仓里的米。

35) 处暑下雨烂谷箩。

36) 缸穿裙、盐出汗,大雨一定不少见。

37) 清明热得早,早稻一定好。

38) 四月不拿扇,急煞种田汉。

39) 铺上热得不能躺,田里只见庄稼长。

40) 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

41) 十几步能走海角天涯。

42) 三分扮相,七分眼神。

43) 一台戏得合手,不合手戏准丢。

44) 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

45) 一阵太阳一阵雨,栽下黄秧吃白米。

46) 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47) 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压弯桠。

48) 伏里一天一暴,坐在家里收稻。

49) 秋禾夜雨强似粪,一场夜雨一场肥。

50) 立了秋,那里下雨那里收。

51) 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

52) 处暑里的雨,谷仓里的米。

53) 处暑下雨烂谷箩。

54) 缸穿裙、盐出汗,大雨一定不少见。春雪流成河,人人都吃白面馍。

55) 下秧太冷怕烂秧,小秧出水怕青霜。

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农耕文化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其主体包括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中国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类型。农耕文明决定了汉族文化的特征。中国的文化是有别于欧洲游牧文化的一种文化类型,农业在其中起着决定作用。

4. 历史题目中华文明为什么不主张远征

中华文明的主体部位在本质上是农耕文明,所以从来不主张远征.成吉思汗远征时还没有进入中华文明的主体部位.农耕文明依靠的是春播秋收、精耕细作,强调的是“父母在,不远游”.按照许倬云教授的说法,精耕细作型的农耕文明讲究聚族而居,代代相传.不少中国文人即使在城市里呆很久,也认为是“客居”,迟早也要还乡.这种农耕文明的思维方式,与航海家的海洋文明和马背上的游牧文明全然不同.后二者强调冒险、进取,前者则主张防守、和平.譬如我们的万里长城,就是用来防守游牧文明的进攻的;再如杜甫写过“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的诗句,都是典型的农耕文明的思维方式.即使雄才大略如秦始皇、汉武帝,都没有想过远征希腊和埃及.有人说这是因为他们没有世界地理知识,可当时其他文明的君王也没有世界地理知识,但只要听到远方有财富有强权就骑上了马背,到很远的地方去征战.这就是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差别.守土自安,对外面的土地不感兴趣,这是沉淀已久的民族集体心理.所以你看郑和下西洋,走了那么多地方却没有产生过一丝一毫的领土要求,只是展示大国雄威.再看古代世界,很多军事远征,必然会遭到报复,军事报复的第一步就是消灭对方的文明.即使胜利了,也可能是文明自杀. 不远征,是一种中庸之道的表现,也是小农意识的产物.不远征体现了小富即安的思想,体现了思想封闭、自尊自大.中国的文明教育历来注重“和为贵”,其实就缺乏了一种进取精神,缺乏了一种敢为人先的锐气.。

三创三农大赛作品范例策划书怎么写: 一、活动背景(100字以内,内容为宋体四号字不加粗) 活动背景是指在什么环境下、什么条件下你要开展活动,即开展活动的基础和缘由,包括自然、社会(包含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也可以选择某个方面)的因素,活动目的是指通过活动你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活动的意义所在区别就是,活动背景是在活动开展之前已经存在的状态、情况,而活动目的是活动,开展后你所期待的发生的.新的变化。一个是已经存在,一个是期待发生。二、活动目的及意义(空两个字,引言)为隆重纪念xx,经XX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审核并报校团委批准,XX大学学生xx社团(协会)定于xx年xx月xx日在xx举办xx。 [关于引言的说明:表明活动目的,一般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表明大方面的意义,包括对学校和对同学的意义;第二部分表明活动所能达到的具体作用,如促进同学掌握某项技能或者促进社团的发展等;字数在150字以内,字体为仿宋小四。(“主标题”:宋体,小二或三号,加粗,居中,下空一行; “分类标题”:宋体,四号,加粗,左对齐,单独成行; “二级分类标题”:宋体,小四号,加粗,左对齐,单独成行; “内容”:宋体,四号,不加粗,段前空两格; “落款”:宋体,四号,不加粗,右对齐,单独成行; “时间”:宋体,四号,不加粗,右对齐,单独成行; (以上都是指非正文部分))[正文内容均为宋体四号,1.5倍行距。正文部分如有小标题,设为宋体四号,加粗。如有商家赞助根据协议,可冠名为:XX大学“xxx杯”xx活动,首行“一、”应空两个字,下面如有序号依此原则处理。格式和各种级别的序号如下:(一、(一);1、(1))三、活动主题(口号):四、活动时间:xx年xx月xx日[如有多场,应表明每一场的时间]五、活动地点:xx [注明每一场活动的地点]六、活动宣传:各方面宣传要到位、细致,七、活动内容:如果为比赛类,应写明参赛对象报名方法、以及报名截止时间;三竞赛规则,评比方法,评奖方式。如果为晚会类或演出类则应写出详细流程 。

活动流程安排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活动准备阶段(包括海报宣传、前期报名、赞助经费等);(二)活动举办阶段(包括人员的组织配置、场地安排情况等);注:须注明开展活动的阶段负责人、指导单位、参加人数等信息。(三)活动后续阶段(包括结果公示、活动开展情况总结等);注:如有涉及校园卫生、环境等情况,应及时清理。八、可行性分析200字左右,对该策划各方面进行细致分析,突出该活动的意义及主打九、安全措施(应急预案)[应写明如何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如是外出活动应写明出游方式及具体环节负责人等(外出须有带队老师,应写明其姓名及****);如是户外大型活动(如演出),应写明保护用电安全的措施和现场的维护等;如是室内活动,应写明如何做好防火措施和出入场秩序维护等。]十、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细节对活动中可能发生的一些对比赛不利或不符合比赛目的的情况予以说明,并指出注意事项。十一、附件1、活动安排表2、经费预算表3、宣传品样稿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815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