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苗期的常见病害
【辣椒苗期的常见病害】辣椒是我国的主要蔬菜和经济作物之一,近几年的生产技术迅速发展,但是由于缺少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苗期管理不当的话,病虫害会发生严重并影响产量。1.灰霉病症状灰霉病多发生在辣椒育苗后期。幼苗感病大多从叶尖开始腐烂, 后呈V”字形向叶内扩展, 病斑呈茶褐色。
茎部发病时产生褐色不规则病斑, 幼苗自病部折断死亡, 潮湿环境长出灰色霉状物。
2.猝倒病症状主要危害苗期, 茎基部出现水渍状病斑, 短时间内变为黄褐色, 病部组织腐烂, 干枯凹陷, 缢缩呈线状, 后植株倒伏地面。
初期仅个别苗发病, 形成中心病株, 然后病菌由雨水、农事活动传染。
遇高湿天气, 病残体表面及附近土壤长出白色棉絮状霉。
3.立枯病症状刚出土幼苗及田间定植的大苗均能受害, 一般多发生在育苗中后期。
患病苗茎基部出现暗褐色病斑, 呈椭圆形, 明显凹陷。
发病初期病苗白天萎蔫, 早晚恢复正常。
后病斑逐渐凹陷扩大, 绕茎一周, 收缩干枯死亡。
站立枯死和淡褐色丝状霉是识别该病的主要依据。
以上病害的病原菌均在病株残体或土壤内越冬, 当环境条件适宜时, 直接侵入寄主危害。
尤其播种过密, 低温多湿, 浇水过多, 光照不足通气不良等情况下, 更易引起辣椒死苗。
辣椒死苗防治, 应以加强苗床的栽培管理为主, 药剂防治为辅的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种子消毒应选用适应性广, 抗逆性强, 优质、丰产品种。
播种前用50℃-55℃温水浸种10min-15min。
2.及时清除病株, 加强田间管理出苗发病后, 应将病株及周围的土壤铲除, 集中深埋。
控制温湿度, 严防低温高湿。
加强通风透光, 注意避免浇水后连续阴雨雾天, 暴雨天气后及时排水。
3.合理轮作, 农业防治与豆科作物轮作或水旱轮作, 减少土壤病菌残留量。
增施有机肥与磷肥, 科学施肥, 培育壮苗, 适当间苗防治氮肥施用过量。
4.药剂防治1.猝倒病发病前喷腐光 (含氟乙蒜素) 乳油1500-2000倍液进行预防, 发病初期喷施耐功水剂1000倍液1~2次进行治疗;2.立枯病病前及发病初期喷腐光 (含氟乙蒜素) 乳油1500-2000倍液或均刹 (80%乙蒜素) 乳油1500-2000倍液;灰霉病苗期喷洒0.1%-0.2%磷酸二氢钾, 增强抗病力。
3.如果苗床只单独发现立枯病, 只用70%五氯硝基苯粉剂, 并混入等量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防治。
4.发病初期可选用4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稀释液;5%井冈霉素水剂1 500倍稀释液, 15%恶霉灵水剂450倍稀释液;如猝倒病、立枯病并发, 可用800倍72.2%普力克水剂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的混合液喷淋, 50%利得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30%苗菌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30%可枯星1500-2000倍液。
每隔7-10天喷1次, 酌情防治2-3次。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92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