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名气的农业农产品展销会有哪些
2021第十四集东北四省农资产品博览会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
支持单位: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长春市人民政府
协办单位: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长春市委员会
赞助单位:征集中
承办单位:吉林亿威展览有限公司
长春农业博览园
2021长春东北四省农资产品博览会概况:
东北四省农资产品博览会(简称“CCAF”)由吉林亿威展览有限公司创办于2008年,每年一届。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十三届,累计接待观众超过40万人次,已然成为中国北方具影响力的农资盛会。
作为农资行业不容错过的年度盛会——第十三届东北四省农资产品博览会于2021年9月25日-26日在长春农业博览园盛大召开。届时,展会将云集来自32个省、市、自治区的超过1000家杰出企业在此完整展示我国农资行业的新产品、新技术、新理念、新趋势。
助力农资厂商与东北代理商、经销商、终端服务商、职业种植者等农业全产业链的无缝对接!
坐拥“天下粮仓”、尽享“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CCAF2020携手全国品牌再聚春城,为您奉上全国屈一指农资全产业链的商贸洽谈、品牌展示、渠道营销和职业赋能交流平台!
预期规模:60000㎡+ 展商数量:1000家+ 观众:50000人+
日程安排:
报到布展:2021年9月23日-24日 8:30-16:00
展览时间:2021年9月25日-26日 9:00-16:00
撤展时间:2021年9月26日 16:00
2021长春展会参展范围:
(一)肥料展区
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控释肥、专用肥料、液肥、冲施肥、菌肥等有利于作物增长、改善品质的生物技术和产品等。
(二)植保展区
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农药原料和制剂、植保机械等。
(三)种子展区
大田种子、蔬菜种子、种苗加工、包装、包衣剂机,穴盘、苗盘、水稻育秧钵体软等。
(四)航空植保展区
农用飞机及小型无人机、农用航空施药技术与喷施装备、农用航空遥感技术、农用航空专用品、农用航空飞行安全装备等。
2021长春展会资费标准:
(一)展位收费标准
● 国际标准展位3m×3m RMB6500元/个,角位加收RMB500元/个;
展位配备:三面围板、公司名称楣板、咨询桌1张、椅子2把、2个射灯
● 室内光地(36㎡起租)二厅RMB650元/㎡,其他RMB600元/㎡
装承建商自理。
注:空地不提供任何展具设施,展馆收取的特装管理费、水电费由展商及其特装承建商自理。
“您参会、我买单”活动 -- 2021长春展会惊爆福利!
职业种植者尊享福利上线---前1000名受邀职业种植者将享受报销往返车费、免费食宿、免费学习、免费参加中国北方职业种植者赋能大会。
百万路费我买单福利上线---东北三省及蒙东地区的观众及买家,在开展前进行预约报名,即可享受报销单程车票的福利。
免费接送福利持续升级---为方便各地经销商顺利到达展会现场,在2019年展会免费接送的基础上,组委会不惜重金安排300辆大巴车全东北范围内提供免费接送服务。
免费住宿福利持续升级---你没有看错!就是免费住宿!为方便东北边远地区农资经销商参加本次展会,组委会特别推出免费提供会期住宿的服务(每家经销商可申请2人)。
展会当天福利持续升级---凡预约登记和乘坐大巴车的观众9月25日均可凭餐券现场免费领取午餐一份。
2021长春展会同期活动:
(一)2021中国-东北农资创新发展高峰论坛
(二)2021中国北方职业种植者赋能大会
2021长春展会优势:
(一)地理优势
吉林省作为国家商品粮基地,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坐拥东北地理核心位置,交通非常便利。
(二)宣传优势
整合了各种宣传媒介在短时间给参展企业进行轰炸式的宣传,覆盖面之广之大,是任何单一媒介无法做到的。
(三)资源优势
办展机构,品质保证,十二年市场资源积累,强大的农资行业的公信力,为企业提供好的服务支持。
七、展会服务
(一)开通参观自助服务平台
将开通参展企业展位查询自助平台,参会代表通过此平台可查询参展企业活动、展会门票预登记、展会证件申请、大会会刊领取、展会预登记等信息。
(二)大数据服务
我们拥有十二届农资经销商信息,定期向所有经销商发送展会资讯,以及重要参展企业参会、招商信息。
(三)专项服务
●为特装展位形象设计及装修统一安排设计、制作、质量监督一条龙服务;
●为企业策划并代办各类形象宣传活动;
●制作、印刷《大会会刊》给经销商;
●提供参展企业各类证件、名录、参展指南;
●提供参展商邀请客商的午餐预约服务。
2021长春植保会组委会****:
地址:长春市朝阳区工农大路5号金谷国际大厦508-509室
以江苏省洪泽县为例
绿色农产品是绿色农业的产物,是一种无污染、安全、优质食品,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融入了保护环境、崇尚自然、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目前,绿色农产品以其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有许多制约因素,如产品缺乏深加工,认证成本较高,技术人员匮乏,销售渠道不健全,品牌力量薄弱,消费意愿低等,影响了绿色农产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对此,前人已有诸多研究,例如:杨剑英(2008)、张太海(2008)分别从市场营销组合4P策略、加强政府扶持和监管等方面探讨我国农产品绿色营销方案。Eastwood, D B;Brooker, J R;Smith, J D(2005),靳明,赵昶(2007),Heinz Welsch, Jan Kuehling(2009),分别研究销售环境、农产品定价、群体行为、习惯做法等因素对绿色农产品消费心理的影响。以上学者的研究为后人提供了众多借鉴,也对绿色农产品发展实践有指导作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苏北生态县洪泽为例,分析制约绿色农产品发展的因素,总结经验教训,探讨对策,这些对于加快洪泽从农业大县到农业强县的华丽转身,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二、洪泽县绿色农产品发展的现状及特点,洪泽积极挖掘本县的特色资源,做足特色农产品品牌内涵,农产品品牌活力得到提升,努力培育了有机米、大闸蟹等一批特色产品主导产业,无论是种植规模、品质、加工能力等都走在全省前列,特色品牌效应得到显现;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禀赋,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经济优势,并已初见成效。到2010年底,洪泽县绿色农产品数为91个,涉及企业或单位32个,绿色农产品数居全市第二位。
(一)绿色农产品认证不断增多,品牌建设不断加强近几年来,洪泽县着重发展优质稻米产业、蔬菜种植业、水产养殖业和水禽养殖业。
在水稻方面,有机、绿色和无公害优质稻米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的80% 以上。全县年生产有机稻米、绿色稻米、无公害稻米分别为350吨、1.8万吨、11万吨。据2009年3月公布的数据,全县共有十多家企业申报了12个优质稻米品牌,其中:“九牛”、“白马湖”获有机食品认证,“苏星”、“雪粘”获得绿色食品认证标志,“洪泽湖”等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九牛”、“洪泽湖”及“苏星”等稻米品牌还在历届中国(淮安)优质稻米博览交易会上分获金奖或优质产品奖称号。
在蔬菜种植方面,到2007年底,高效种植面积达8.5万亩。洪泽县通过国家、省有关部门认定的无公害蔬菜类产品24个,主要有“洪泽湖”牌荷藕。目前,全县无公害荷藕种植面积达8万亩,年产优质荷藕10万余吨。“洪泽湖”牌荷藕在2001年(上海)农产品展销会上,被淮安市政府评为名优产品。
在水产养殖方面,2008年,洪泽县高效渔业面积5.3万亩。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24个、无公害水产品30个;有机水产品养殖基地2个、有机水产品7个;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1个;省级现代渔业科技园1个;国家级水产良种场1个;省级特种水产良种场1个;国家级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个和1个苏北地区最大的中国洪泽湖水产品批发大市场。其中比较着名的洪泽湖牌大闸蟹2005年被中国渔业协会授予中国十大名蟹称号。2009年,洪泽被授予“中国蟹都”、“中国洪泽湖大闸蟹之乡”等荣誉称号。2010年,洪泽湖大闸蟹入选CCTV4《走进中国》地理标志栏目。并于2010年底获得国家工商局地理标志的授权许可。
在水禽方面,全县重点发展以洪泽湖鹅为养殖重点的畜禽生产,全年家禽饲养量 1600万只,其中洪泽湖鹅850万只,跨入了全省养鹅重点县行列。全县已建成年保种6万只的蒋坝灰天鹅养殖场,三河、东双沟、黄集等8个四季鹅养殖园区,沿湖、沿河、沿堤8条养殖带,9个养鹅80万只以上的基地镇,养鹅农户已占全县总农户的40%。
(二)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不断增加产地的环境质量标准是绿色农产品标准体系中最基础的部分,是选择绿色农产品基地的根本依据。自2001年起,洪泽县已建成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共60个。其中无公害粮油产地、园艺产地46个,共38.41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91%;无公害水产品产地8个,占地6.7万亩,占全县水产品养殖总面积的50%以上;无公害畜禽产地6个,肉鹅、肉鸭、生猪等年出栏量占全县畜禽年总出栏量的55%。2007年洪泽县有机稻米科技示范区被认定为首批“江苏省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据2009年3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县共有19个有机、绿色、无公害优质稻米基地通过产地认证,合计面积达33.96万亩,占全县水稻总面积的95%以上,其中获得OFDC有机颁证0.15万亩;获准使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标志粳米基地面积6万亩;通过省级无公害产地认定面积27.81万亩,全县通过有机、绿色、无公害认定农产品达67个 。
(三)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行业协会不断发展壮大,产品认证不断增多截至2009年,全县有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37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个,市级龙头企业11个。较好地发挥了外连市场、内连农户的作用,全县农副产品加工的比率达30%以上。“白马湖”牌大米、“老子山”牌荷藕、“西顺河”牌洄鱼等共计91个农产品(水产品)已经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其中有机产品8个。同时,新建了岔河大米批发市场、朱坝木材交易市场、黄集四季鹅批发市场等。按照市场化原则分别组建了县大米加工协会、洪泽湖农产品协会、蔬菜协会、食用菌协会,吸纳会员800余人。
三、洪泽县绿色农产品发展存在的问题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在洪泽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绿色农业建设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与日本、德国、瑞典等发达国家的绿色农业相比,洪泽县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配置市场化程度不高;绿色农业的发展还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政府的制度安排、组织管理和支持政策体系对绿色农业的影响力亟待加强;民间组织的作用还有待挖掘。
(一)绿色农产品品种相对较少,产品附加值少,对农民增收的贡献有限洪泽县绿色农产品品种相对于生物品种总量所占的比例极少。在渔业生产中,洪泽县拥有鱼、蟹、虾、鳖、蚌、蚬等水产品90多种,然而绿色产品的认证仅限于螃蟹、青虾等少数几个品种;在水禽的生产上,野生水禽有獐鸡、野鸡、野鸭等近20种,年产量150万只,但绿色产品的认证只局限在四季鹅;在农作物种植方面,则集中在稻米等少数几个品种。
(二)绿色产品认证程序复杂,标准繁多,增加了农民负担在发展绿色农产品的初期,绿色产品认证程序复杂,标准繁多,将产生巨大的前期投入。以绿色食品为例,绿色食品的标准涉及产地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包装储运标准和其他相关标准,农民如果缺乏专业的指导将会难以应对。在申报绿色食品的过程中,单是环境检测就需要5万-6万元,再加上生产过程中的检测,一个农产品申请绿色食品认证花费至少需十多万元。而且即使申报成功,该标志的使用期限也只有3年,新标准虽然大幅度下调绿色食品的收费标准,但对年人均纯收入六七千的农民来讲仍是不小的负担。
(三)农业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偏低,农业技术人员较少根据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收益理论,人力资源是最有价值的资源,对人的投资所带来的收益率是最高的。当前我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35%,而发达国家约为75%。与发达国家相比,洪泽县农业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偏低。依据2008年颁布的淮安市第二次农业普查公报(第二号):洪泽县高、中、初级农业技术人员分别为48人、183人、331人,是淮安市技术培训工作相对较好的县。
(四)营销方面,品牌发展有待进一步整合洪泽县的一些绿色农产品已有了自己的品牌和注册商标,但除了稻米类品牌,其他绿色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还不高。不少申报主体企业规模偏小,技术含量较低,对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带动能力还不高,影响了产品的销售及利润的实现。例如,洪泽湖区的大闸蟹生产,湖区两市六县区基本上都是各自规划,独立发展,每个县区都有各自的自主品牌。洪泽县的“洪泽湖”、“老子山”牌大闸蟹;泗洪县的“金水”、“绿康”牌大闸蟹等。虽然有些品牌经各地政府的宣传,在市场上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因品牌杂乱,推广局限性大。
四、洪泽县绿色农产品发展的对策建议(一)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龙头企业的扶持,推动农业科技和管理体系的创新龙头企业是现代农业建设的主力军,技术创新是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竭源泉。政府要对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决不动摇,并努力提高龙头企业扶持的政策效率。鼓励科技实力强的龙头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有针对性地研究绿色农产品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不断培育新的品种;通过在示范园内试验、总结,逐步把农业科学技术向基地推广,推进洪泽绿色农产品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提高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激励水平科学的激励机制设计是提高农技推广体系运转效率的关键。建立科学的薪酬体制,将推广人员的劳动绩效与利益分配挂钩。以政府为主导,因地制宜地推行联产定额的综合技术承包、联质联效的单项技术承包以及指导性技术承包等多种形式的技术承包制;引入民主机制,强化对基层推广机构工作的监督。在农技推广机构的工作考评价中,更多地吸收和采纳农户的意见。推广项目的制订也应当采取需求导向制,加强对推广项目经济可行性的研究 。
(三)强化对生产者,主要是农民的科技教育根据“分级负责、分层管理、分级教学、明确责任、互相协作”原则,构建一个由政府主导、面向市场、开放运行,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相互协调、功能齐全的科教体系,及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将科技培训落到实处。形式上可以是举办培训班、发放技术资料、在电台或电视台制作专题节目等。同时要积极总结推广其他地区的有益做法和先进经验,在农村基础教育阶段,增设职业教育培训课,对完成文化课的初、高中学生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未来合格农民。
(四)彰显品牌特色,推进地理标志在农产品品牌推广中的应用地理标志效应的存在是一种客观现象,而绿色农产品的地理标志效应更加明显,对农产品消费者的产品品质评价和购买行为的影响很大。因此,挖掘、弘扬绿色农产品地理标志,对于特定区域内产业和企业的市场开拓和营销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洪泽县绿色农产品地理标志建设应继续明确政府、工商主管部门以及行业协会主体地位,促进产业集群并完善集群内部的市场服务体系,引导集群内部企业之间依据价值链形成有效的分工协作,扶持绿色农产品龙头企业。此外,必须在绿色农产品地理标志建设中,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和品牌的使用管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967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