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农资 >

在农业生产中,为什么要深耕翻土?

利用机械深耕深松,可以使耕层疏松绵软、结构良好、活土层厚、平整肥沃,使固相、液相、气相比例相互协调,适应作用生长发育的要求。但目前无论是旧式耕作方式还是机械翻地,普遍存在耕层偏浅的问题,一般为14~16 cm。因为对高产小麦而言,耕作深度一般应大于20 cm,否则会障碍了农作物产量的进一步提高。而且,长此以往,会导致熟土层厚度减少,犁底层厚度增加,形成下实上虚的耕层结构,影响地力,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对土壤的要求,粮食产量自然会受影响。

在农业生产中,为什么要深耕翻土?

采用深耕深松作业,可以加厚耕作层,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促进土壤熟化,加速养分分解与积累,为作物生长提供深厚的耕层,是进一步提高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大力提倡和推广深耕深松机械化地技术,对广大农业区尤其是以人畜力和小型拖拉机为主要耕作动力的农业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机械化技术

深耕翻技术采用深耕机械作业,加深耕层,疏松土壤,增强土壤对降水的吸收速度,提高降水蓄纳能力,避免产生地表径流。机械深耕的技术实质是用机械实现翻土、松土和混土,以利于恢复土壤团粒结构,调整三相(固、液、气)的比例关系,增强土壤的蓄水保墒功能。

深耕可以有效打破犁底层,熟化土壤,促进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与传统耕翻土地相比,可每隔2~3 a对土地深耕一次。深耕所使用的机械有铧式犁和圆盘犁。铧式犁是农业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深耕机械,具有良好的翻垡覆盖性能,耕后植被不露头,回立垡少,为其他机具所不能及。圆盘犁以圆盘犁体为工作部件,牵引阻力较小,耕作过程中带刃口的圆盘旋转,能切碎干硬土壤,切断草根和小树根,特别适于高产绿肥田的耕翻作业,具有良好的通过性。

增产

1、深耕能疏松土壤,加厚耕层,改善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有利作物生长发育

深耕能打破坚硬的犁底层,加厚熟土层.使耕层土壤疏松,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加,从而增加土壤通透性,改变了土壤固、气、液3相存在的状况,即改善了土壤中水、肥、气、热状况,扩大了根系生长范围,为根系下扎创造了有利条件,发育良好的根系是作物丰产的基础。

同时,深耕使土层深厚疏松,在降雨期间使土壤能大量吸收水分,从而减少了地面径流量和对表土的冲刷,增强了土壤蓄水保墒抗旱能力。深耕也改变了土壤的温度状况,据测定,深耕后的土壤温度比未深耕的高,昼夜温差减小,地温变化小。这是因为水分含量高的土壤,热容量大,因而温度上升和下降都比较慢。适合的土温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和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运输,促进地上部分的快速生长。低洼湿地,通过深耕,有促进散墒提温和增加土壤通气性的作用,因此有利于作物的播种与生长发育。

2、深耕可恢复土壤结构,促进土壤熟化,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土壤条件

表层土壤由于受雨水的冲击和人们在农事作业时的不断“践踏”,土壤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耕层变得紧实,形成水、气通透不良的状态。通过深耕,一方面将结构不良的上层土壤翻埋到下层,使之在冻融交替、干湿交替和作物根系的作用下,把大而硬的土块变得酥而散,并逐渐恢复土壤结构;另一方面把结构已经变好的下层土壤翻至上层,有利于透水透气,这样上下层隔一定时间后交替更换,对于经常维持和不断改善整个耕层的构造是很有好处的。另外,如将耕层逐渐加深,使心土层土壤逐渐熟化,加厚熟土层,更利于促进作物根系生长。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z/4_657181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