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中药养生汤
秋季气候特点比较干燥,肺部尤其容易受到影响,所以有着“秋季养肺”之说。中医对时令养生有着非常独到的见解,中医推荐的秋季中药养生汤有哪些呢?
材料:百合50克,洗净;再取银花10克,焙干为末备用。
做法:先将100克粳米淘净,煮至粥浓稠时再放百合煮10分钟,起锅前放入药末及适量白糖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消炎、生津解渴。
沙参玉竹饮
材料:南沙参10克,玉竹10克,麦冬10克,白芍10克,佛手5克,延胡索5克。
做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润肺止咳,养胃生津。现代还可用于慢性胃炎和胃神经症。
十润方材料:麦冬、胖大海、金银花、生地黄、桔梗、板兰根、射干、甘草、菊花、木蝴蝶各3克。
做法:水煎服,早晚各一剂,或沸水泡服均可,四季皆宜。
功效:养阴润肺、清热解毒、清利咽喉、镇咳止痒,可用于慢性咽炎引起的咽干、咽痒、 *** 性咳嗽及口鼻干燥、口渴干咳、少痰或痰液胶粘难咳等症。雪梨川贝饮
材料:大雪梨一个,去皮挖心装入川贝末0.5克、冰糖2克。
做法:同蒸熟后食用。
功效:治疗喉炎。
罗陈瘦肉汤材料:罗汉果一个、陈皮6克、瘦猪肉J00克。
做法:先将陈皮浸泡后去白再与罗汉果瘦猪肉同煮熟后去罗汉果、陈皮喝汤吃肉。
功效:适于肺燥咳嗽痰多、咽干口燥等症。
秋季气候特点比较干燥,肺部尤其容易受到影响,所以有着“秋季养肺”之说。中医对时令养生有着非常独到的见解,中医推荐的秋季中药养生汤有哪些呢?
女贞子熟地饮材料:女贞子、旱莲草、熟地、枸杞各15克。
做法:水煎,早晚服,连服半月以上。
功效:养阴补血,对肝肾阴血亏损引起的脱发效果明显。
胡麻仁汤材料:胡麻仁15~50克。
做法:将药材打碎,煎服。
功效:润燥滑肠,滋养肝肾。用于津枯血燥、大便秘结,病后体虚、眩晕乏力等症。
1秋服中药会上火纯属谣传
中药有寒、热、温、凉之分,有些药具有温热性,有些药具有清热性,有些药能泻下,有些药能平调阴阳等。医生会根据病人的体质,而为其选择对症的中草药,患者完全不必有“上火”的`顾虑。适合秋季的中药方有很多,如生脉饮、桑菊饮、五味消毒饮等,这些方剂都能清热下火、消暑生津,服用后不但不会上火反而能治愈上火病症。
2秋季补药这样吃才对
中医理论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可以服补药,但此季节进补不宜过猛,宜“清补”不宜“滋补腻补”,要遵守“温润、平补”两大关键。所谓“清补”主要是指补而不腻,具体而言就是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热、利湿的食物或药物,一方面可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中排出,以消除夏日酷暑的“后遗症”,另一方面能调理脾胃功能,为中、晚秋乃至冬季进补奠定基础。此时不妨适当多喝点绿豆粥、荷叶粥、红豆粥、红枣莲子粥、山药粥等食品。对一些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朋友而言,此时一定要与滋腻的养阴之品如鹿角胶、阿胶等“划清界限”,否则非常容易加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脾胃虚弱的人若适当喝点具有健脾利湿作用的薏米粥、扁豆粥则对身体大有裨益。这个季节,除了阳虚体质者外,不要过多食用温热的食物或药物,如羊肉、狗肉、人参、鹿茸、肉桂等,否则极易加重秋燥。此外,秋季进补还应因人而异。因此,对于身体虚弱、患有慢性疾病的朋友,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辨证进补,以达事半功倍之效。
3秋季养生不妨服用这些中药
中医认为“食药同源”,这也是我国从古到今的养生优势,王新本介绍了如下几类适合秋季养生的中药,可作为膳食的食材,或煮粥、或煲汤、或煮茶、或做菜,以融入人们的日常饮食。一是玉竹,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的功效,而且玉竹中所含维生素A,对改善干裂、粗糙的皮肤状况有不错的作用。
二是百合,可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尤其是鲜百合更是甘甜味美。百合特别适合养肺、养胃的人食用;另外,百合有清心润肺、安神定志的功效,失眠者可以多吃一些,但脾胃不佳者待将脾胃调理好后才能服用。三是西洋参,有补肺降火、养胃生津之功。日常生活中西洋参的食法多种多样,无论是煲汤还是泡水,可谓药食相宜。四是沙参,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的功能。五是菊花,可明目、清热和散风。七是杜仲,能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特别适合老年人服用。七是山药,其补脾益肾效果比较明显。八是枸杞,枸杞有十大美名,即气可充、血可补、阳可升、阴可涨、目可明、神可安、肝可滋、肾可养、火可降、风湿可祛。它的主要功能是补肝肾、明目、安神。对于老年人,枸杞子还有润肠通便之功效。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1025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