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冬季气温低药材要防冻

由于冬季气温偏低,在地中药材(如枳壳、吴茱萸、黄栀子、厚朴、杜仲、黄柏等)比较容易遭受冻害侵袭。据了解,南方不少地区的药农往往在冬季来临后没有对越冬药材及时采取必要的防冻措施,结果影响了药材来年的生长和产量,降低了种植效益。对此,我们现根据生产实践经验,介绍几种简单易行的中药材防冻方法,以供读者参考。 

?冬季气温低药材要防冻

培土壅蔸 冬季结合中耕、清沟进行培土壅蔸,即对植物根部培上5~10cm厚的较干燥土壤(树蔸培土40~60cm厚),使其根系的深度相应增加,这样能减轻或避免低温冻害对根系的危害。

树干刷白 利用白色对光的反射作用缩小树体的昼夜温差,这样能有效地避免树干冻伤。方法是:用生石灰1.5kg、食盐0.2kg、硫磺粉0.3kg、油脂少许(作用是避免雨水淋刷)、水5kg混和拌成糊状溶液,然后将此溶液均匀刷在齐地1.2m以内的树干上。 

覆盖秸秆 严寒来临前,用稻草、茅草等秸秆遮盖于药材植株行间,上面包搂树体,能保持地温相对稳定,弥合土缝,减轻寒风直接侵袭根部。对木本药材幼苗防冻,应先覆盖一层草木灰,再用塑料薄膜扣棚保护,将整树捆包,近地面主干处培土并压紧。

湿物烟熏 在将要发生霜冻的夜晚或清晨,利用湿润的杂草、树叶、锯末、谷壳等物,堆放在药田等距离(一般每亩药园燃放8~10个烟堆为宜)的上风位置,将其点燃后所形成的烟雾能缓和气温的降低,有明显的防冻效果。应注意的是熏烟时要掌握好在外界气温比药材受害的温度低1~2℃时点燃,待气温回升到作物受害温度以上时停止。 

重施腊肥 俗话说:「冬施一层肥,好比盖棉被」。在封冻前,每亩用1500~2000kg土杂肥等壅施在药材植株行间,不仅能提高地温,起到防冻保暖作用,同时又能起到冬肥春用,提高土壤肥力。 

及时摇雪 如遇下雪,应及时将木本药材树上的积雪撞去,以免雪压枝条造成大量枝裂,减少机械损伤和各种枝干性病害的发生。

农历节气上的「立冬」象征冬季的开始。依照习俗大家都会在这天「冬令进补」,以吃补的方式让身体储备过冬不怕寒的能量,只是「补冬」该怎么补?药材如何用才对?就请吴明珠中医师带你先搞清楚外!

先知道为何要冬令进补

传统中医学认为养生与四季节气密不可分,人们历经春生、夏长到秋收,体力长期消耗下,每到冬至寒邪侵袭,容易体虚生病。冬令进补即是利用此时人活动减少、新陈代谢趋缓,摄取的营养容易贮藏起来的原理,加上天冷的食欲旺盛下,以『食补』方式养精蓄锐,为来年作准备。

十全药材大分辨

茯苓:味甘淡、性平,健脾、安神、镇静、利尿,也能促进身体免疫能力,被誉为中药「四君八珍」之一。

白术:味甘、苦,性温微香。补肺益气、健胃镇静、安胎滋补。

芍药:味苦酸,性微寒,具养血柔肝、补血调经、缓急止痛等功效。

当归:味辛甘、微苦,性温。使血各归其所,活血、补血、润肠通便。

川芎:味辛,性温。活血行气、袪风止痛。

肉桂:性辛、甘、热。具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的功效。

黄耆:性味甘温,能补益脾胃、提高免疫功能、利水退肿。

人参:性味甘,微苦、微温。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气、生津、宁神益智之功效。

熟地:味甘,性微温。滋阴补血、强壮强心、利尿凉血、清热平喘。

炙甘草:味甘,性微温。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百药。

红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能。虽然不列入正式的「十全」药材里,一般市售的十全排骨却常常使用,有添加气味之效。

补冬名堂搞清楚:

吴明珠中医师说:「『四物』是指当归、熟地、川芎、芍药。『四君子』是指人参、白术、茯苓、甘草。所谓的『八珍』就是四物加上四君子等八种药材,『十全』则为八珍的八种药材再加上黄耆、肉桂。因此没有所谓四物是男生不可食用的说法。至于『五味』之称,在中药学上是指酸、苦、甘、辛、咸等5种药味,味不同、作用也不同,并非特指某五种药材。」

补冬三大原则

补肝肾正是时候:

传统医学主张「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又因「寒」为冬季主气、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尤其老年人最易伤及肾阳,所以冬天的时候补肝肾效果最佳。建议可视个人体质于膳食中适度使用温性或是能温补肾阳的药材进行调理。

温、热性食物为佳:

若为虚寒体质,建议选择具有活血、通络、祛寒等功能的温性食物(如栗子、红枣、大蒜、南瓜、姜、鸡肉、羊肉、鳝鱼、海参等)或热性食物(如花椒、鳟鱼等)食用。生冷及寒性食物〈如瓜果、虾蟹等〉则应少吃。

补冬不补油:

补冬同时要节制摄取高热量的甜食及油炸物,多吃纤维质类蔬菜,以增加肠胃的饱足感。若害怕食入过多油脂者,可于炖煮好后冷藏再刮去浮油。

补冬三不一提醒

进补也是有禁忌的,可别一股脑的「补」下去喔!

一不!患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及痛风患者,不宜进补动物内脏及海鲜,也不适合使用温补药材来进补。

二不!急性感染症者,如感冒、咽喉痛、发烧者,不能补。

三不!平时易腹泻及腹胀等肠胃虚弱者,要节制饮食,以免症状加重,最好避免使用太过滋腻的药材或食物。

四提醒!进补时应视个人身体反应自行调整摄取量。在台湾,多数人平日口味较重、嗜食冰品、常熬夜,因此阴虚或火旺体质的人相当多,若不小心进补过头,常易出现头痛、牙龈出血、流鼻血、烦躁不眠、口干口苦、大便干硬、皮肤冒痘等症状。此时除立刻停止进补外,还可饮用一些甘蔗汁、绿豆汤、冬瓜茶等来减低不适情况。

另外,因孕妇用中药最忌动气动血,易导致流产,而「十全大补汤」中内含有川芎、肉桂等活血行血之品,又有茯苓之渗利不利胎元,若本身体热、口干舌燥、便秘溲黄则为禁用。所以在怀孕期间用药需非常小心谨慎,要服用十全一定要经过中医师对剂量或药方组成的加减化再服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1145380.html